学术投稿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刘世军;曹安星;唐志书;崔春利;梁艳妮;刘红波;张娱;王梅

关键词:大枣, 正交试验, 多糖, 黄酮, 配方颗粒
摘要:目的:优化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试验,以出膏率、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水提佳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提取3次,3 h/次.结论:优选出的大枣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合理、可靠.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炒三仙配伍牛羊草结对小鼠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目的:探讨炒三仙配伍牛羊草结对小鼠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阿托品腹腔注射法制备胃肠功能障碍小鼠模型,采用营养性半固体糊加活性炭推进实验观察炒三仙配伍牛羊草结不同剂量作用下,正常小鼠及胃肠功能障碍小鼠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的变化情况.结果:炒三仙配伍牛羊草结对正常小鼠的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无显著影响;与模型组比较,中药高、中剂量组的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5);莫沙必利组的胃排空率及肠推进率显著高于中药高、中剂量组(P<0.05).结论:炒三仙配伍牛羊草结对阿托品所致胃肠功能障碍小鼠的胃排空及肠推进功能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强度弱于莫沙必利.

    作者:黄志远;彭树灵;罗超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某省中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职业暴露防护干预策略探讨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员工职业暴露防护的干预策略,以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方法:采用配对设计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表,对26名消毒供应中心员工在基线调查的基础上,实施综合干预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后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总体正确率从干预前的76.06%提高到干预后的97.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6个月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4.62%;干预后6个月内职业暴露发生率为3.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干预策略能有效强化消毒供应中心员工的职业暴露防护意识,提高职业防护依从性,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作者:马彩云;刘秀芳;杨春林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从《金匮要略方论》肾气丸的应用论异病同治

    从肾气丸的运用与“异病同治”的渊源、有关肾气丸的思考与“异病同治”的发展、肾气丸的“现象”与“异病同治”的升华3方面入手探讨《金匮要略方论》中肾气丸异病同治的应用,指出不论是学者们对肾气丸的作用及其本质的研究还是对风湿性疾病的理解和临床灵活运用,只有细致入微地观察疾病的特点和规律,准确无误的辨证,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异病同治这一方法.

    作者:赵凌杰;张群燕;蔡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调查

    目的:调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生活质量及影响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应用自制问卷对128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调查,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性质、病程等;应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生活质量4个维度和全国生命质量协作组提供的一般正常人常模比较生理领域的得分明显低于正常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心理领域比较无差异(P>0.05),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高于常模人群(P<0.001).结论:脑力劳动者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高危人群,生理方面的改变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

    作者:刘会玲;郝晓宇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状况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采用现况调查方法,调查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并进一步探讨影响其体质类型的因素.方法:采用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化的中医体质评分表及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咸阳市230名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调查.结果:高血压患者中医体质以平和质多,其次为气虚质、阴虚质、痰湿质等,不同性别人群体质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所调查的因素中,性别、BMI、是否饮酒、是否有冠心病史及夜尿次数与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有关(P<0.05),是否饮酒及有无冠心病史与体质类型呈负相关.结论:高血压患者体质类型与性别、BMI、是否饮酒、是否有冠心病史及夜尿次数有关.

    作者:孙娜;辛宝;钱文文;张荣强;荆朝霞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放-放-冲”三步改良尿管拔除模式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患者尿管拔除的佳时机,大限度减少患者尿潴留及排尿踌躇症状的发生率,缩短术后留置尿管时间.方法:将脊柱手术留置尿管的住院患者360例依据所属责任护士分管床位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入组后其他术前术后护理2组相同,观察组采用“放-放-冲”三步尿管拔除模式,对照组采用患者膀胱排空后拔除尿管模式,观察2组患者排尿踌躇症状的发生率即拔管后至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以及排尿舒适度、尿潴留发生率.结果:2组在拔管后患者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排尿舒适度评定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放-放-冲”三步改良尿管拔除模式可显著缩短患者首次自然排尿的等待时间,提高排尿舒适度并降低尿潴留的发生率.

    作者:张德娟;张晓岚;寇贤丽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外治法干预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

    从中医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认识、儿科运用中医外治法现状、临床常用干预小儿FD的中医外治法3方面入手对中医外治法治疗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文献报道进行分析,指出中医外治法在小儿FD的治疗方面以其疗效佳、无毒副作用、安全易行、依从性好等特点易被广大家长及儿童所接受.但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应将辨证分型及治疗方案规范化,制定临床评价标准;多方位探讨中医外治法干预FD的机制,加强实验研究,动态观察远期疗效及复发率;根据临床患儿的需求及现有治疗FD的方法途径,多种方法联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当进行一些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及微观的基础研究,深入探讨中医外治法对FD的干预作用及机制研究,为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寻找佳方案,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志华;宋瑞平;舒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农本草经》动物类及矿物类抗肿瘤中药探析

    对《神农本草经》动物类与矿物类抗肿瘤中药进行探析,意在为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及动物类与矿物类抗肿瘤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朝玉;方艳;应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新医改下中医护理工作现状、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调查

    目的:调查各级医院中医护理工作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使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甘肃省不同地区的15家医院的56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中医护理特色、影响中医护理开展的因素、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形式、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中医护理培训方式、中医护理培训存在问题及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措施等8项内容.结果: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61份,收回557份,无效问卷14份,终有543份调查问卷纳入研究.中医护理特色主要体现在治未病、养生保健(85.63%)及辨证施护(71.45%)方面;影响中医护理开展的因素主要为中医知识缺乏(81.03%)、护理人力不足(52.3 0%)、缺乏积极性(47.7 0%);中医护理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主要有艾灸(81.03%),拔火罐(76.24%)、穴位按摩(71.45%)、穴位贴敷(66.67%)、刮痧(47.70%);健康教育形式主要为教育宣传栏(85.64%)、发放宣传资料(76.24%)、示范式教育(47.70%);中医护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主要为中医护理知识不扎实(85.64%)、患者对疾病理解存在差异(66.67%)、科室发展不均衡(47.7 0%);培训方式主要有业务学习(90.42%)、西学中(47.7 0%)、三基考核(42.91%);中医护理教育培训存在问题主要有师资不足(71.09%)、教材缺乏(61.89%)、学习积极性低(57.09%);促进中医护理工作开展的措施主要有建立护理培训计划(90.42%)、规范熟练中医操作(85.64%)、增加护理人力(76.24%)、提供必要的设备(71.09%)、增加经济投入(66.67%).结论:目前在二三级医院均开展中医护理工作,开展项目较多,但是在开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引导.

    作者:丁玉芬;王颖;张丽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朱红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血尿汞浓度波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汞离子在人体内的吸收与排泄过程.方法:将慢性皮肤溃疡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外用朱红膏,对照组使用不含汞的龙珠软膏,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6周,停药后2周、6周测其血汞及尿汞浓度.结果:血汞、尿汞浓度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因素的作用因分组的不同而不同;药物因素能升高患者血尿汞浓度,停药后浓度明显下降.结论:朱红膏外用于溃疡面积小于60 cm2慢性皮肤溃疡患者6周,血尿汞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有不同类型的波动形式,但其值仍在安全范围之内.

    作者:孔晓丽;徐旭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安坤种子丸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致不孕症AFC和OV的影响

    目的:观察安坤种子九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致不孕症患者卵巢窦卵泡数目(AFC)和卵巢体积(0V)的影响.方法: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致不孕患者32例,于月经干净后第3日口服安坤种子丸,10粒/次,3次/d,经前1周及经期、急性炎症期停药(闭经者除外);服用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6月,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治疗后AFC和OV变化情况,血清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月经、妊娠及中医症状积分等改善情况.结果:中医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E2水平明显上升,FSH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H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窦卵泡数目较治疗前增加(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体积(纵径、横径、前后径)较治疗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月1 0例患者妊娠,且月经周期、经量恢复正常,2例患者月经及其兼证等无明显改善.结论:安坤种子丸能改善卵巢储备功能下降致不孕患者的卵巢功能,减轻临床症状,可能与促进AFC和OV正常反应有关.

    作者:刘迎萍;陈玉庆;屈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试验,以出膏率、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水提佳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提取3次,3 h/次.结论:优选出的大枣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合理、可靠.

    作者:刘世军;曹安星;唐志书;崔春利;梁艳妮;刘红波;张娱;王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三种不同CT扫描技术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不同CT扫描方法对腰椎峡部裂的诊断价值,以改进扫描技术.方法:将腰椎峡部裂患者324例随机分3组,每组108例,分别采用常规扫描、反角度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对比分析峡部裂的显示率.结果:3组间峡部裂显示率差异有显著性,多层螺旋CT扫描三维重建对峡部裂的显示率为100.0%,反角度断层扫描的显示率为92.6%,常规断层扫描的显示率为79.6%.结论:不同CT扫描技术对峡部裂的诊断价值不同,常规扫描技术对部分峡部裂易漏诊,反角度扫描对峡部裂的显示较为理想,但不能同时显示峡部裂所示的继发性改变及椎体与椎间盘病变,多层螺旋CT扫描与重建对峡部裂的诊断价值高,且可同时准确显示椎体及椎间盘病变,是首选扫描技术.

    作者:王闻奇;邓强;董馥闻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服用中药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289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术后第1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术后第4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术后第7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结论: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有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早期证候以虚为主,逐渐演变为虚中夹实.

    作者:罗明辉;潘建科;洪坤豪;谢辉;曹学伟;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从“肝火”论治偏头痛的研究

    从经脉联络及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偏头痛发病与“肝火”的联系,指出临床常以清肝泻火法或清肝泻火法与活血化瘀、养血、补肾等方法相结合治疗,治疗手段包括中药复方、中成药、针灸或耳穴等.

    作者:王祎晟;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湿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疗效及对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平补平泻针法组和温通针法组各35例,平补平泻针法组给予平补平泻针刺手法治疗,温通针法组给予温通针刺手法治疗.1个疗程(4周)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变化情况,并评价治疗的安全性.结果:1)临床总有效率温通针法组为88.6%,平补平泻针法组为68.6%,温通针法组的疗效优于平补平泻针法组(P<0.05);2)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IL-6、IL-8含量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温通针法组下降较平补平泻针法组明显(P<0.05).3)所有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温通针法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高的安全性,其作用机理可能与温通针法能有效降低(IL-6、IL-8)炎性反应表达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允娜;牛崇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25例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预防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均无颈髓和神经根损伤,无植骨块脱落、肺不张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前焦虑发生率仅为8.0%(2/25),术后功能锻炼掌握率为84.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病情观察,给予精心细致的专科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魏丽丽;丹金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就业现状调查的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设置标准探析

    以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问卷调查为契机,通过对该专业就业现状的调研与剖析,反思目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该专业的设置标准,以期加快专业建设,提升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作者:王传明;陈景华;季顺欣;张丽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白话《黄帝内经》中之“毒”

    通过古今对毒与药的认识,解析《黄帝内经》中之“毒”,分析古今中医学对“药”与“毒”的认识关系的演变,浅述其应用范围及含义,重点探讨此中“毒”义对临床辨证治疗,指导用药配伍思想的理论价值,指出将药物称为“毒药”,其实是《黄帝内经》对后世用药治疗疾病的警醒,在药物配伍使用时产生多种多样的作用时,要更注意药物对人体的作用,尤其是在认识中药学“十八反~十九畏”方面应从中药学理论的源头探讨其机理.

    作者:白俊杰;陈子杰;翟双庆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男性失代偿期肝炎肝硬化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男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状态与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男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其中乙肝肝硬化72例,丙肝肝硬化12例;肝功能A级32例,B级42例,C级1 0例;同时收集男性健康体检人群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ROG)、睾酮(TSTO)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O4)等性激素水平的测定,观察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性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分析肝功能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E2、FSH和PRL水平逐渐升高,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STO和DHEA-SO4降低,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LH和PROG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E2、FSH、PRL、TSTO、DHEA-S04变化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之一,其水平是反应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作者:杨小强;张月荣;王慧;杨俊杰;刘雄昌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