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神农本草经》动物类及矿物类抗肿瘤中药探析

张朝玉;方艳;应小平

关键词:《神农本草经》, 动物, 矿物, 抗肿瘤中药
摘要:对《神农本草经》动物类与矿物类抗肿瘤中药进行探析,意在为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及动物类与矿物类抗肿瘤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西部中医药杂志相关文献
  • 磁振热联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磁振热联合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时照组患者给予整脊手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磁振热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模拟视觉评分(VAS)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3.23±1.12)分,低于对照组的(4.02±1.32)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振热联合整脊手法治疗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整脊手法治疗,能缓解患者疼痛.

    作者:宋宗梅;孙勃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朱红膏治疗慢性皮肤溃疡血尿汞浓度波动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汞离子在人体内的吸收与排泄过程.方法:将慢性皮肤溃疡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外用朱红膏,对照组使用不含汞的龙珠软膏,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周、4周、6周,停药后2周、6周测其血汞及尿汞浓度.结果:血汞、尿汞浓度有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时间因素的作用因分组的不同而不同;药物因素能升高患者血尿汞浓度,停药后浓度明显下降.结论:朱红膏外用于溃疡面积小于60 cm2慢性皮肤溃疡患者6周,血尿汞随用药时间的延长有不同类型的波动形式,但其值仍在安全范围之内.

    作者:孔晓丽;徐旭英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正交试验法优选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

    目的:优化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L9(34)正交设计安排试验,以出膏率、多糖含量、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优化大枣配方颗粒的提取工艺.结果:优选出水提佳工艺为加12倍量水,浸泡30分钟,提取3次,3 h/次.结论:优选出的大枣配方颗粒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合理、可靠.

    作者:刘世军;曹安星;唐志书;崔春利;梁艳妮;刘红波;张娱;王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酸枣仁汤对高架十字迷宫所致焦虑大鼠的影响

    目的:探讨酸枣仁汤抗焦虑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建立高架十字迷宫大鼠焦虑模型,观察酸枣仁汤对焦虑大鼠行为的影响,ELISA法检测大鼠脑内海马五羟色胺(5-HT)、五羟吲哚乙酸(5-HIAA)、伽马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结果:各给药组开放臂进入次数与进入时间与模型组比较显著提高(P<0.05);各给药组进臂总次数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酸枣仁汤大、小剂量组5-HT、5-HIAA、GABA、GLU、NE的含量均有一定变化.结论:酸枣仁汤对高架十字迷宫所致的大鼠焦虑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抗焦虑的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海马神经递质的平衡有关,且酸枣仁汤小剂量组较大剂量组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军武;邹文信;田凡;张亚宁;张胜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就业现状调查的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设置标准探析

    以医学美容技术本科专业学生的就业问卷调查为契机,通过对该专业就业现状的调研与剖析,反思目前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探析该专业的设置标准,以期加快专业建设,提升该专业毕业生的核心就业竞争力.

    作者:王传明;陈景华;季顺欣;张丽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阿仑膦酸钠联合通痹强督汤对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及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通痹强督汤对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及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治疗组给予阿仑膦酸钠联合自拟通痹强督汤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有效率及腰椎骨密度、脊柱活动度改善情况.结果:有效率治疗组为97.7%,对照组为88.6%,治疗组疗效更优(P<0.05);腰椎骨密度治疗组为(0.89±0.12) g/cm2,对照组为(0.79±0.13) g/cm2,分别高于治疗前的(0.71±0.11) g/cm2和(0.71±0.12) g/cm2(P<0.05);脊柱活动度治疗组为(51.34±11.94)°,对照组为(43.14 ±9.34)°,分别高于治疗前的(30.42±13.98)°和(30.45±12.87) °(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通痹强督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活动状况,抑制骨代谢,提高骨密度与脊柱活动度,有利于总体疗效的改善.

    作者:张韬;雷雪飞;程建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陇中正骨流派系列疗法治疗Danis-Weber A型踝关节骨折48例

    目的:观察陇中正骨流派系列疗法治疗Danis-Weber A型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陇中正骨系列疗法(陇中正骨手法复位骨折,改良小夹板外固定,并配合早期消定膏外敷及消肿止痛合剂口服,中期损伤胶囊口服,后期通敷合剂外洗及陇中正骨康复方法等)治疗Danis-Weber A型踝关节骨折患者48例,随访10~32个月,按01erud-Molander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定,观察患者疼痛减轻、肿胀缓解、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并发症发生及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优29例,良12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达85.42%.结论:采用陇中正骨系列综合疗法治疗Danis-Weber A型踝关节骨折,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局部肿胀,骨折复位效果良好,骨折愈合率较高,有利于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刘红喜;毕军伟;李盛华;米仲祥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行为学及血清IGF-1浓度的影响

    目的:观察温针灸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行为学及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IGF-1)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和温针灸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予处理,其他3组采用木瓜蛋白酶关节腔注射法造模,造模后模型组不做处理,温针灸组给予温针灸治疗,药物组给予美洛昔康溶液灌胃,治疗结束后观察各组大鼠Lequesne MG膝关节评估级别及血清IGF-1含量变化情况.结果:Lequesne MG膝关节评估在局部反应、步态反应、关节活动和关节肿胀方面温针灸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针灸组血清IGF-1浓度较模型组和药物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改善大鼠行为学功能,能提高大鼠血清中IGF-1表达水平,起到抗炎止痛,修复损伤的作用,是防治膝骨关节炎的可能机制之一.

    作者:王华敏;宓轶群;张永亮;刚嘉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难复性寰枢椎脱位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提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对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25例给予针对性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功能锻炼指导,预防手术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均无颈髓和神经根损伤,无植骨块脱落、肺不张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前焦虑发生率仅为8.0%(2/25),术后功能锻炼掌握率为84.0%.结论:做好围手术期病情观察,给予精心细致的专科护理,是预防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的关键.

    作者:魏丽丽;丹金秀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神农本草经》动物类及矿物类抗肿瘤中药探析

    对《神农本草经》动物类与矿物类抗肿瘤中药进行探析,意在为肿瘤的中医药治疗及动物类与矿物类抗肿瘤中药的研发提供参考.

    作者:张朝玉;方艳;应小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论中医翻译中喻体意象的保留

    从中医学的思维模式和语言角度出发,探讨中医语言的意象性和保留原有喻体意象在中医翻译过程中的必要性,并展示这一策略在保持中医概念的完整性和独立性、增强译文的回译性和简洁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等多方面的优势.

    作者:穆文超;李权芳;史文君;梁静;侯洁诚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藏药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盐酸左旋咪唑组(25 mg/kg)及黄酮苷元高、中、低剂量组(336,168,84 mg/kg),每组10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黄酮苷元,正常组和模型组灌服等体积5%吐温-80溶液,共10天.第8天开始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除正常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外,其他各组分别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共3天.采用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NK细胞活性的测定、血清溶血素的测定方法观察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镰形棘豆黄酮苷元各剂量组能明显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淋巴细胞转化能力(P<0.05)、NK细胞活性百分率(P<0.05)和血清半数溶血值(HC50)(P<0.05).结论:镰形棘豆黄酮苷元能够提高环磷酰胺造成的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古秋莉;田卫花;姜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药化瘀消癥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消癥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2组均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化瘀消癥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治疗10天后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6.0%,低于观察组的1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化瘀消癥汤双腔气囊导尿管保留灌肠联合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优于常规西医治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婷;汪俊红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中医经典著作译名问题探讨

    通过具体译例分析造成中医经典著作名称之译名问题的因素,旨在更正这些译名错误,促进中医经典著作译名标准化,促进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

    作者:李永安;卢琰;董娜;史文君;马伦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从“肝火”论治偏头痛的研究

    从经脉联络及病因病机等方面论述偏头痛发病与“肝火”的联系,指出临床常以清肝泻火法或清肝泻火法与活血化瘀、养血、补肾等方法相结合治疗,治疗手段包括中药复方、中成药、针灸或耳穴等.

    作者:王祎晟;陈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基于“肝主筋”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基于“肝主筋”理论取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治疗组以肝经穴位为主,对照组常规取穴,1次/d,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下腰痛评分(JOA)、VAS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结束后随访3个月的复发率.结果:2组治疗后JOA、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有效率治疗组为92.85%,对照组为80.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第3个月随访时复发率治疗组为8.97%,对照组为22.3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肝主筋”取穴组近期与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的常规取穴治疗.

    作者:李艳;吴耀持;范兴良;陈绍华;张峻峰;孙懿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从肝论治”焦虑障碍的研究

    “从肝论治”焦虑障碍的研究显示,机体内部气血失和,脏腑功能失常,经脉郁滞不畅是焦虑障碍的基本病机;以焦虑为主症的患者多表现为易怒、多虑、失眠、多梦、心悸、乏力、善太息、脉弦等症状,而此类症状多与肝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从肝论治为主要治疗方向,结合其他脏腑气血阴阳辨证论治,可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作者:沙中玮;徐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针灸介入急性胰腺炎治疗现状——从文献定量与定性角度分析

    目的:调查国内针灸介入急性胰腺炎治疗的研究现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方向和思路.方法: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资料来源,回顾2005~2014年针灸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文献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55篇有效文献,分别发表在37种期刊上;以临床研究类文献为主;临床治疗中以多种方法联合应用为主;对针灸治疗胰腺炎的机制有了一定研究.结论:针灸治疗本病在改善症状与体征方面疗效肯定,但临床及实验研究水平偏低,针灸作用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佳;李宁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辨证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服用中药治疗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289例运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方法,采用自制证候信息采集表采集四诊信息并进行辨证分型.结果:术后第1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术后第4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气滞血瘀证.术后第7天,证候按构成比大小排列依次为:气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脾虚湿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气血亏虚证.结论:在老年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中医证候主要有气虚血瘀证、肾虚血瘀证、脾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气血亏虚证,早期证候以虚为主,逐渐演变为虚中夹实.

    作者:罗明辉;潘建科;洪坤豪;谢辉;曹学伟;刘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以“伏邪”学说探讨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中医诊治

    参阅古今文献,结合临床实际,认为复发性口腔溃疡与“伏邪”关系密切,并将“伏邪”的病因病机与该病的形成相联系,临床采用育阴潜阳法,方药以三甲复脉汤、大定风珠等为主进行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

    作者:曹云松;王敏;李方凯;谷新怡;王东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西部中医药杂志

西部中医药杂志

主管: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