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78例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沈佳俐

关键词:护理干预, 骨盆骨折, 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至2012年医院收治的骨盆骨折患者156例,对其分别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n=78)和综合护理干预(干预组,n=78),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 1年后康复疗效,干预组优36例,良27例,可13例,差2例,优良率为80.77%;对照组优23例,良26例,可20例,差9例,优良率为62.82%.干预组术后1年的康复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x2=8.82,P<0.05).干预组术后疼痛改善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32.30,P<0.01),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3.36,P<0.01),健康教育、主动服务、心理支持、态度热情、关爱患者及总体服务评价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对骨盆骨折患者术后予以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240例

    目的 观察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应用于无痛肠镜检查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拟行无痛肠镜检查的患者480例,随机分为A组(单纯丙泊酚组)、B组(丙泊酚复合地佐辛组).观察麻醉诱导前、术中5 min、术毕苏醒时的收缩压(S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记录丙泊酚诱导量和总用量、检查中不良反应及检查后的视觉模拟评分.结果 与A组相比,B组术中SBP,HR,SpO2变化较稳定,差异有显著性(P<0.05);B组丙泊酚诱导量和总用量、术中发生呼吸抑制和体动例数均低于A组,术毕30 min腹痛VAS评分B组也低于A组,两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地佐辛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检查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鸿军;许卿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4-N-去甲基安乃近杂质来源分析及实验室合成

    目的 分析制备安乃近时形成的杂质4-N-去甲基安乃近及其产生原因,并在实验室合成该杂质.方法及结果 用氨基安替比林(AA)同焦亚硫酸钠和甲醛在乙醇中回流反应40 min(折纯的氨基安替比林:焦亚硫酸钠:甲醛=1∶0.65∶1.1)来制备4-N-去甲基安乃近,收率为67% ~ 73%.结论 4-N-去甲基安乃近是由于生产过程中,氨基安替比林(AA)与焦亚硫酸钠、甲醛发生缩合反应而形成.

    作者:胡康康;付涛;吴红利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罗哌卡因与芬太尼联合用药对无痛分娩的临床效果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20例孕妇,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进行分娩镇痛,对照组产妇采用罗哌卡因镇痛,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产妇第二产程和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为(231.7±101.7) min,短于对照组的(379.1±139.2) min(t=6.62,P<0.05).观察组产妇镇痛效果优良率为93.33% (56/60),高于对照组的63.33%(3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62,P<0.05).观察组产妇中出现呕吐1例;对照组产妇中出现呕吐2例,尿潴留1例,运动障碍l例;两组产妇均未出现呼吸抑制.结论 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硬膜外阻滞应用于镇痛分娩,能减轻疼痛,确保母婴安全,是一种安全、方便、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

    作者:张美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氯磷定救治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60例

    目的 观察盐酸戊乙奎醚(长托宁)联合氯磷定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重度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A组应用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氯磷定,B组应用阿托品联合氯磷定,观察达长托宁化或阿托品化的时间及胆碱酯酶活性回升达50%时间.结果 A组达长托宁品化时间短于B组达阿托品化时间(P<0.05),胆碱酯酶活性回升达50%时间短于B组(P<0.01),且中间综合征的发生率稍低于B组.结论 盐酸戊乙奎醚联合氯磷定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的临床疗效优于阿托品联合氯磷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承昊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复方甘草酸苷序贯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小成本分析

    目的 评价复方甘草酸苷2种方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经济学效果.方法 92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别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序贯疗法(治疗组)、单纯注射复方甘草酸苷(对照组)治疗,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2种方案采用药物经济学中小成本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9.13%,86.96%,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4.35%,成本分别为544.5元和801.0元.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序贯疗法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较佳方案.

    作者:冀建明;蒋蓉;杨常成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干预中药注射剂使用的效果与体会

    目的 督促临床医师使用中药注射剂时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用法、用量及疗程用药,严格执行《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基本原则》有关规定.方法 药师参加医疗质量查房,面对面与被查科室交流不安全使用中药注射剂医嘱,提出合理使用建议.结果 杜绝了中药注射剂超剂量、超疗程及重复用药,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上报成为医师自觉行为.结论 药师参与医疗质量查房是极为有效地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一种模式.

    作者:李文杰;李冬梅;李小云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溴芬酸钠滴眼剂中抗氧剂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测定溴芬酸钠滴眼剂中抗氧剂亚硫酸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硫酸钠在酸性条件下与碱性品红生成的紫红色络合物在560 nm波长处的吸收度,计算亚硫酸钠的含量.结果 亚硫酸钠进样量在0.3 ~2.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8.7%,RSD为1.31%.结论 该方法可测定溴芬酸钠滴眼剂中抗氧剂亚硫酸钠的含量,且方法简便、准确.

    作者:张志明;付晓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行政干预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

    目的 探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案实施的可行性,提高医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 医院2009年至2012年对抗菌药物实施的监管分为3个阶段,采用分层抽样法,对各阶段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病原送检率的指标进行对比研究;通过等级相关的统计方法,研究Ⅰ类切口手术平均预防用药天数逐季度变化值与医院对抗菌药物临床合理使用实施行政干预强度变化的关系.结果 3个阶段抗菌药物使用率呈逐渐下降趋势,限制级/特殊级抗菌药物使用前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及预防用药合理性虽然呈逐渐上升趋势,但处于较低水平;Ⅰ类切口手术平均预防用药天数与行政干预强度呈负相关.结论 医院现阶段各项管理制度及采取措施提高了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但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预防使用率、病原送检率还未达到《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的要求,需要持续改进,同时医院应加强监管力度,以确保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作者:李潇;张卫东;程立华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品管圈用于提高门诊药房电子处方合格率的实践

    目的 提高电子处方的合格率,加强团队合作精神,发挥员工潜力.方法 门诊药房员工自发组成品管圈,在自我和相互启发下,活用各种品质管理方法进行活动.结果与结论 在门诊药房开展品管圈之后,不合格电子处方由原来的16 521张/月降至2 175张/月.

    作者:焦乾升;刘艳秋;高超;戴燕鸣;黄富宏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羧甲基壳聚糖口腔用复合膜的研制

    目的 制备羧甲基壳聚糖口腔用复合膜,为临床提供更适合治疗口腔溃疡、牙周炎、牙龈炎等口腔疾病的理想药物制剂.方法 先以5%聚乙烯醇、壳聚糖、甘油为成膜液制成空白隔离层,40℃烘干;再以奥硝唑为主药,羧甲基壳聚糖、甘油为辅料制成药物层成膜液,均匀涂布于空白隔离层上制成复合膜.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主药奥硝唑含量,测定波长为312 nm.结果 该膜剂外观性状良好且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柔韧性.奥硝唑质量浓度在6~1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18%(RSD=1.98%,n=9).结论 该膜剂制备工艺简单,含量测定准确,质量可控,是临床治疗口腔疾病理想的新制剂.

    作者:张庆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50例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骨科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 将诊治的10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术后常规止痛)和观察组(术后应用镇痛泵镇痛),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镇痛有效率、24 h睡眠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镇痛治疗的有效率明显升高,24 h睡眠时间显著延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 骨科手术患者术后应用镇痛泵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镇痛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胡蓓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的纯化工艺研究

    目的 以含有TpN47基因的表达菌体为原料,纯化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并提高产品收率.方法 表达菌体经超声破碎后离心取沉淀,沉淀变性溶解后采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进行纯化.通过对层析异常现象的分析和优化层析工艺操作提高收率.结果 所得纯品经SDS-PAGE分析表明可用于检测梅毒相关抗体,优化后的操作工艺使产品收率大幅提高.结论 利用金属螯合亲和层析可纯化得到符合要求的梅毒螺旋体重组抗原TpN47,通过改善层析操作提高目标蛋白收率是可行的.

    作者:章刚;黄德新;骆晓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用于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50例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在脊柱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100例脊柱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0例.A组术中应用硝酸甘油降压;B组术中应用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降压.于血压稳定后降压前即刻(T0)、降压30 min (T1)、60 min (T2)、停止降压后15 min(T3)4个时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变化,并进行Fromme术野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MAP的下降均显著低于降压前(P<0.01),降压期间B组的心率显著低于A组(P<0.05).B组30,60 min时的Fromme术野质量评分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硝酸甘油联合艾司洛尔控制性降压应用于脊柱手术有协同作用,使术野更清晰,手术时间明显缩短.

    作者:兰晓立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黛力新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0例

    目的 观察黛力新(盐酸氟哌噻吨+美利曲新)联合奥美拉唑镁肠溶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FD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每日2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用黛力新l片口服,早上1次、中午1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前后症状改善程度.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5.00%,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治疗组症状积分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治疗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用药后均比用药前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SAS和SDS评分治疗后较用药前都有所减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黛力新联合洛赛克治疗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症状及焦虑、抑郁症状.

    作者:李良霄;刘彦洁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叶酸干预小鼠卡马西平致畸作用的试验研究

    目的 观察卡马西平对妊娠小鼠的致畸作用,并探讨叶酸对卡马西平致畸效应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雌雄比例2∶1.空白对照组,每天灌胃蒸馏水,容量为10 mL/(kg·d);卡马西平组,给药66.7 mg/(kg·d),每天经口灌胃;卡马西平与叶酸联合用药组,卡马西平经口灌胃剂量同卡马西平组,同时添加叶酸0.7 mg/(kg·d).上述各组小鼠于分组后次日,雌鼠开始灌胃各药物,按上述方法给药,直至妊娠结束.以阴栓出现日为妊娠零天,观察小鼠生殖能力、生长发育、畸形等指标.结果 卡马西平可使孕鼠活胎率显著降低、吸收胎率和死胎率升高,叶酸能对抗其所致的影响.卡马西平对胎鼠生长发育影响明显,叶酸能拮抗其对胎鼠身长和尾长的影响.卡马西平对胎鼠有致畸作用,补充叶酸能有效干预.结论 卡马西平对孕鼠生殖能力、胎鼠生长发育、畸形方面均有明显的影响,而叶酸能有效拮抗卡马西平对孕鼠生殖能力及胎鼠畸形方面的毒性作用.

    作者:郑丽娜;李云霞;阚淑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四物口服液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目的 评价四物口服液体外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 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过氧化氢溶液与不同浓度的四物口服液稀释、混匀,254 nm紫外光照射后加入苯甲酸溶液,室温放置后在激发波长304 nm、发射波长401 nm条件下测定荧光强度,用羟基自由基清除率IC50(荧光强度降低50%时药物浓度)作为四物口服液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大小的评价指标.结果 四物口服液体外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IC50为0.009 3倍原药.结论 四物口服液具有体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作用.

    作者:胡大强;傅若秋;卢来春;宋宏宇;徐靖;向明凤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左旋布比卡因与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0.25%左旋布比卡因与0.25%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行剖腹产手术并要求PCEA术后镇痛的产妇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进行双盲对照观察.选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术毕留置硬膜外导管行术后PCEA.距后1次硬膜外给药30 min开启镇痛泵,观察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PCA按压次数、Bromage运动阻滞评分、不良反应及24 h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点为术后0,3,6,18,24 h.结果 两组患者镇痛效果均满意,左旋布比卡因运动阻滞效果稍强.结论 0.25%左旋布比卡因与0.25%罗哌卡因硬膜外PCEA的镇痛效果均较满意,特别是低浓度的罗哌卡因在术后镇痛方面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桂银;李桂清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右美托咪定复合长托宁及高乌甲素与传统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麻醉方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评价右美托咪定复合长托宁静脉输注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取石术麻醉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麻醉下行ERC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右美托咪定复合长托宁输注组(A组)和静脉输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组(B组).观察麻醉前(T0)、诱导入睡(T1)、插镜(T2)、套石(T3)、退镜(T4)、睁眼(T5)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频率(RR)、脉搏氧饱和度(Sp02)、苏醒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术中镇静评分及术后患者满意度.结果 B组T1时点MAP和RR较T0时点显著下降(P<0.01),组间比较B组T1时点MAP和RR较A组T1时点下降(P<0.05);A组T1~T3时点HR较T0时点下降(P<0.05或P<0.01).A组患者呼吸抑制、术中体动发生率低于B组(P<0.05),A组镇静评分优于B组(P<0.05),A组患者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复合长托宁及高乌甲素静脉输注在ERCP诊疗麻醉中镇静效果良好,可节省丙泊酚及芬太尼的用量且无明显的呼吸抑制,不影响患者的清醒.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袁超;霍志永;尚颖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弯管列当多糖佳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弯管列当多糖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多糖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四因素对弯管列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次数>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15,提取温度80℃,提取2次,每次提取1h.结论 优化工艺可为弯管列当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杨美珍;王晓琴;文迪;王娜;王芳 刊期: 2013年第21期

  • 纳米银创伤贴用于阑尾炎切除手术切口68例

    目的 观察纳米银创伤贴预防阑尾炎切除手术伤口感染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阑尾炎切除手术后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8例)和对照组(67例),观察组以0.9%氯化钠注射液清创后使用纳米银创伤贴覆盖,对照组以医用酒精消毒后使用普通无菌敷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和感染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切口均为甲级愈合,无红肿,无分泌物,未培养出化脓菌,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 纳米银创伤贴在预防手术切口感染方面比常规无菌敷料好.

    作者:严伟 刊期: 2013年第2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