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实践分析

钱先中;杨积顺;金惠静;陈超;徐立平

关键词:门急诊药房, 药物, 咨询窗口, 药学服务
摘要:目的 探讨改进门急诊药房咨询服务的措施.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记录1 250张,对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患者及家属占多数(78.24%),其中大于55岁的中老年人占51.33%;咨询内容中药物服用时间咨询多(30.88%),药物的用法用量(13.09%),药品不良反应(12.99%),品名、品种及价格咨询(15.03%)较常见.结论 药物咨询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药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药物咨询服务水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2012年我院西药房12874份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西药房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西药房12 874份处方,分析不合理类型和科室分布.结果 12 874份处方中共有296份处方不合理,占2.30%.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给药剂量和用药疗程不合理,分别占30.74%和25.00%.以妇产科、儿科和老年科常见,分别为3.31%,3.00%和2.55%.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为3.93%,其中常见的为配伍禁忌和选药错误,分别占39.19%和22.97%.不合理应用处方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2%,合理应用处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 (P<0.05),其中以皮肤损害常见,占46.94%.结论 西药房处方不合理情况依然存在,应加强处方审核、监督,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447例

    目的 探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对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鼻窦炎患者8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克拉霉素,观察组给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6周后对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39%和89.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作者: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主要合并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400例次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连续输注药品特点,为冠心病治疗使用苦碟子注射液与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400例次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主要合并用药,重点分析用药前后连续输注其他药品情况.结果 21.25%患者在苦碟子注射液输注前后未连续输注其他药品,66.50%患者连续输注了其他药品.结论 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用药前或后多数患者存在连续输注其他药品情况.

    作者:胡大强;傅若秋;宋宏宇;徐靖;向明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该文在对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升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杨莉;连桂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含量

    目的 建立检测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取大鼠20只,一次性给予尾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0 mg/kg,分别于给药后0 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1h,1.5h,2h,4h,6h时眼内眦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药浓度.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2:3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 咪达唑仑的保留时间为6.7 min,回归方程为Y=0.075 2X-0.004 2(r =0.999 9,n=7),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30 mg/L.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血浆样品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109.8±4.54)%,(101.6±3.28)%和(104.9±4.30)%;日内RSD分别为2.86%,4.38%,3.54%,日间RSD分别为3.25%,3.17%,3.14%;咪达唑仑血浆样品-40℃保存3d及反复冻融3次,性质稳定,血浆样品处理后放置4h对测定无影响.20只大鼠血浆样品中咪达唑仑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78±2.18)mg/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浓度的测定.

    作者:刘宏达;张志清;任静华;何文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颈康胶囊中二苯乙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颈康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Lichrom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样量在0.027 ~0.43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42%(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颈康胶囊中何首乌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慈海;宋军;成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氯雷他定联合中药丸剂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中药丸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氯雷他定口服,观察组另加服医院自拟中药丸剂.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2.58%,总有效率为93.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1.67%和总有效率73.33% (P <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丸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临床药师工作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临床药师定期参与回访,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生活健康教育及治疗药物方案调整等;对照组患者定期直接到门诊由医生进行常规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因血压升高额外就诊人次,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数和相应人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次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血压升高额外就诊人次、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数和相应人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方面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能协助医生更好地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药物治疗.

    作者:李刚;陈岷;曾杰;童荣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制剂室生产过程偏差分析及管理建议

    目的 提高药品生产质量水平,从而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分析医院制剂室生产药品过程中偏差处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结果 制剂生产过程中偏差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对偏差管理认识不足;偏差管理培训不到位;偏差管理程序制定不合理;纠正预防措施不全面等.结论 制剂生产单位偏差管理需要提高偏差管理认识,加强偏差管理培训,建立科学的偏差管理程序.

    作者:武晓琼;李连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医院煎药机使用经验与体会

    目的 科学使用煎药机,提高煎药质量.方法 以医院煎药机为例,结合多年使用经验,总结科学使用煎药机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尽管目前煎药机仍存在不足,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煎药机功能,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为中药现代化作贡献.

    作者:石新华;李原;邵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 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对5株阳性代表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结论 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可提高中成药的微生物检出率.

    作者:黄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缓冲液(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6 mL,加水稀释至200 mL,以磷酸调节pH至6.5)-水(20:20:60),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样量在0.1~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0.78%(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测定.

    作者:陆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医院儿科药品不良事件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儿科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为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8年至2012年收集的41例儿科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41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中,患者男23例(56.09%),女18例(46.34%);0~3岁发生率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20例(48.7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例(39.02%);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以头孢菌素类多.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儿科药品不良事件的监测,以确保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杨树仙;周财学;崔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地市级药品检验所开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实践

    目的 为药品检验所开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从认可前期准备、试运行、申请资料、整改落实4个方面对食品实验室认可工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要提高药品检验所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提高食品检测能力.

    作者:王影;马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查医院2012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12 000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6.80%,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5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96%.结论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偏高且存在不合理使用,应加强用药监督和指导.

    作者:黄恩;付翔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生产工艺优化

    目的 优化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生产工艺参数,如烘干温度、环境湿度、颗粒水分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 当烘干温度控制在65℃、环境相对湿度小于45%、颗粒水1.0%以下生产时,颗粒色泽、含量未发生明显改变,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结论 按新工艺生产的产品质量稳定,适合批量生产.

    作者:陈庆龙;张景良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桂枝茯苓胶囊辅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62例

    目的 观察桂枝茯苓胶囊辅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将124例接受药物流产的妇女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2例,两组采用相同的服药方法药物流产.在孕囊排出后,治疗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对照组口服益母草胶囊,均3粒/次,3次/天,10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阴道出血量及出血时间.结果 治疗组阴道出血总量显著小于对照组,出血持续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桂枝茯苓胶囊辅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可减少阴道出血量、缩短出血时间,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高军秒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比拜克胶囊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45例

    目的 观察比拜克胶囊联合2.5%二硫化硒洗剂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比拜克胶囊内服联合2.5%二硫化硒洗剂外用,对照组45例仅采用2.5%二硫化硒洗剂外用,对患者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1.11%,对照组为68.8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继续观察8周后复发率治疗组为17.07%,对照组为40.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比拜克胶囊内服联合2.5%二硫化硒洗剂外用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谢飞;陈正萍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医嘱共4 803份,占总医嘱的0.52%,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合理、溶剂用量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等.结论 通过对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并定期分析总结,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辰;刘圣;徐维平;夏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实践分析

    目的 探讨改进门急诊药房咨询服务的措施.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记录1 250张,对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患者及家属占多数(78.24%),其中大于55岁的中老年人占51.33%;咨询内容中药物服用时间咨询多(30.88%),药物的用法用量(13.09%),药品不良反应(12.99%),品名、品种及价格咨询(15.03%)较常见.结论 药物咨询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药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药物咨询服务水平.

    作者:钱先中;杨积顺;金惠静;陈超;徐立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