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447例

宋颖

关键词:鼻渊舒口服液, 老年鼻窦炎, 嗜酸性粒细胞
摘要:目的 探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对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鼻窦炎患者8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克拉霉素,观察组给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6周后对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39%和89.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临床药师工作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临床药师定期参与回访,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生活健康教育及治疗药物方案调整等;对照组患者定期直接到门诊由医生进行常规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因血压升高额外就诊人次,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数和相应人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次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血压升高额外就诊人次、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数和相应人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方面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能协助医生更好地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药物治疗.

    作者:李刚;陈岷;曾杰;童荣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氯雷他定联合中药丸剂治疗慢性荨麻疹62例

    目的 探讨氯雷他定联合中药丸剂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 将12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氯雷他定口服,观察组另加服医院自拟中药丸剂.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72.58%,总有效率为93.5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41.67%和总有效率73.33% (P <0.01).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丸剂联合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微且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永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国家基本药物麦角新碱注射液停产的原因及思考

    目的 探讨国家基本药物麦角新碱注射液的历史概况、生产现状和停产原因.方法 通过全国药品评价抽验工作,与相关生产企业、研究机构和使用单位等进行沟通和调研,对麦角新碱注射液进行了全面评价.结果与结论 麦角新碱注射液安全有效、价格低廉,作为妇产科类的国家基本药物符合我国国情,应尽快建立协调机制,恢复生产,保障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

    作者:李哲媛;任杰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制剂室生产过程偏差分析及管理建议

    目的 提高药品生产质量水平,从而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分析医院制剂室生产药品过程中偏差处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结果 制剂生产过程中偏差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对偏差管理认识不足;偏差管理培训不到位;偏差管理程序制定不合理;纠正预防措施不全面等.结论 制剂生产单位偏差管理需要提高偏差管理认识,加强偏差管理培训,建立科学的偏差管理程序.

    作者:武晓琼;李连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椎间盘突出症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

    椎间盘突出症(LDH)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对于轻中度的LDH大多采用非手术疗法,且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该文就目前临床上有关椎间盘突出症的几种主要非手术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如下.

    作者:陆海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医院儿科药品不良事件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通过探讨儿科药品不良事件发生的情况,为儿童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医院2008年至2012年收集的41例儿科药品不良事件进行分析.结果 41例药品不良事件报告中,患者男23例(56.09%),女18例(46.34%);0~3岁发生率高,性别差异不明显;静脉给药20例(48.78%);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6例(39.02%);引发药品不良反应/不良事件(ADR/ADE)以头孢菌素类多.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儿科药品不良事件的监测,以确保儿童安全合理用药.

    作者:杨树仙;周财学;崔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药学监护体会

    目的 分析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用药方案,探讨临床药师对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药学监护点.方法 对1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进行药学监护.结果 临床药师可在有效循环血量、营养支持、胰腺休息及抗感染药物等方面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避免潜在的用药风险.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暴发性急性胰腺炎药物治疗,有利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徐新;唐春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药学服务探讨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如何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方法 临床药师利用药学知识并结合药学服务实践,对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常用药物的用药指导.结果与结论 临床药师提供药学服务非常必要,可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品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蔡琴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白芷乳膏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白芷乳膏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Waters e2695高效液相色谱系统,Empower Waters工作站,Waters 2489 UV/visible Detector检测器;Hypersil ODS2 C18柱(150 mm×4.6mm,5μm),流速1.0 mL/min,流动相甲醇-水(62:38),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 μL.结果 欧前胡素进样质量浓度在1.274 ~ 25.4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9);异欧前胡素与峰面积在1.338~26.7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9).欧前胡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7%(n=9),RSD=1.31%;异欧前胡素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87% (n =9),RSD=1.95%.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灵敏度高,适用于复方白芷乳膏中欧前胡素和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控制.

    作者:何荣芬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医院煎药机使用经验与体会

    目的 科学使用煎药机,提高煎药质量.方法 以医院煎药机为例,结合多年使用经验,总结科学使用煎药机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尽管目前煎药机仍存在不足,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煎药机功能,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为中药现代化作贡献.

    作者:石新华;李原;邵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石荠苧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观察石荠苧提取物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氧自由基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建立小鼠流感病毒性肺炎的生物模型,用不同剂量石荠苧提取物灌胃给药,检测小鼠肺指数、肺组织病毒载量并观察其病理形态变化,测定肺组织匀浆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一氧化氮合酶(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结果 石荠苧提取物能明显降低感染小鼠肺指数和病毒载量,减轻肺组织病变程度及过氧化水平.结论 石荠苧提取物可通过抑制流感病毒性肺炎小鼠脂质过氧化水平及氧自由基损伤而发挥保护作用.

    作者:臧家娜;邓丽丽;余陈欢;方杰;应华忠;吴晓宁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480张应用糖皮质激素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1年3月医院门诊处方共23 420张,其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处方1 480张(6.22%),进行使用现状统计及处方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在适应证、药品选用、药品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学习与培训,做好临床药学工作,提高门诊糖皮质激素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卞元清;罗燕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盆腔炎72例

    目的 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治疗支原体感染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阿奇霉素)和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每组各36例,对两组临床疗效、复发率、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后子宫血流动力学指标[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平均血流速度(Vmin)]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提高(97.22%对77.78%),不良反应发生率(2.78%对22.22%)均显著降低,RI[(0.86±0.05)对(0.83±0.04)],PI[(2.42±0.10)对(2.21±0.11)],Vmin[(0.57±0.05)cm/s对(0.48±0.05)cm/s]均明显提高(P<0.05).结论 对于支原体感染盆腔炎患者,阿奇霉素联合盆腔炎2号方的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祁明花;杨素兰;刘珊珊;于福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某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用药医嘱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医嘱共4 803份,占总医嘱的0.52%,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合理、溶剂用量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等.结论 通过对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并定期分析总结,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辰;刘圣;徐维平;夏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化浊解毒方对黄褐斑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法对黄褐斑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治疗组,3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化浊解毒方口服加颜面熏蒸方法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组干预.观察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清IL-1,IL-6,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IL-6,TNF-α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化浊解毒方可能是通过降低黄褐斑患者体内IL-1,IL-6,TNF-α含量,从而抑制黑素细胞的合成达到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作者:刘艳苏;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临床药师在皮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皮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临床药师在皮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具体情况.结果 临床药师针对临床治疗需要发挥自身药学专长,并在皮肤科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 临床药师应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作者:周俊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

    目的 建立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 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对5株阳性代表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结论 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可提高中成药的微生物检出率.

    作者:黄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实践分析

    目的 探讨改进门急诊药房咨询服务的措施.方法 收集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医院门急诊药房咨询窗口工作记录1 250张,对咨询内容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咨询者中患者及家属占多数(78.24%),其中大于55岁的中老年人占51.33%;咨询内容中药物服用时间咨询多(30.88%),药物的用法用量(13.09%),药品不良反应(12.99%),品名、品种及价格咨询(15.03%)较常见.结论 药物咨询是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药学服务的基础,药师要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药物咨询服务水平.

    作者:钱先中;杨积顺;金惠静;陈超;徐立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颈康胶囊中二苯乙烯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颈康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Lichrom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为320 nm.结果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进样量在0.027 ~0.432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86%,RSD=1.42%(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颈康胶囊中何首乌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慈海;宋军;成森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台湾临床药师用药教育介绍

    目的为加强临床药师患者用药教育,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台湾医院的临床药师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的模式与特色.结果台湾临床药师的工作细致深入,用药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且后续工作周到完善.结论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的临床药师在人员配备、培养模式以及信息化程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用药教育的开展也非常有限.可借鉴台湾用药教育的模式,逐渐提升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韩璐;原永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