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影;马平
目的 概括补肾活血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对补肾活血方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及在临床的试验研究概况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 补肾活血法可以调节脂肪代谢紊乱、改善骨质疏松及股骨内血管病变并减缓细胞凋亡,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邢冰琪;孙洪胜;傅春升;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探讨医院400例次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连续输注药品特点,为冠心病治疗使用苦碟子注射液与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400例次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主要合并用药,重点分析用药前后连续输注其他药品情况.结果 21.25%患者在苦碟子注射液输注前后未连续输注其他药品,66.50%患者连续输注了其他药品.结论 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用药前或后多数患者存在连续输注其他药品情况.
作者:胡大强;傅若秋;宋宏宇;徐靖;向明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C18柱(1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缓冲液(10%四丁基氢氧化铵溶液6 mL,加水稀释至200 mL,以磷酸调节pH至6.5)-水(20:20:60),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 μL.结果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进样量在0.1~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37%,RSD为0.78%(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替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的含量测定.
作者:陆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复方莪术油栓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每晚清洗外阴后,将复方莪术油栓1粒置入阴道深部,1次/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将雌三醇乳膏0.5g置入阴道深部,第1周,1次/天,7d后据症状缓解状况逐渐减至每周使用2次.两组均以4周1个疗程.观察血清雌激素、促卵泡素水平,并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08%(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阴道健康评分明显增高,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促卵泡素水平下降,对子宫内膜影响较小.结论 复方莪术油栓联合雌三醇乳膏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韩凯云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科学使用煎药机,提高煎药质量.方法 以医院煎药机为例,结合多年使用经验,总结科学使用煎药机的方法.结果与结论 尽管目前煎药机仍存在不足,但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和改进煎药机功能,使其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为中药现代化作贡献.
作者:石新华;李原;邵龙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结果 清热安宫丸等中成药对5株阳性代表菌株均有不同程度的抗菌活性.结论 选择适当的检查方法,可提高中成药的微生物检出率.
作者:黄英 刊期: 2013年第24期
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政府的作用不可忽视.该文分析了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政府行为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政府在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中的推动作用的建议.
作者:杨莉;陈玉文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9至2012年间入选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43)与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吗丁啉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与食管炎治疗效果.结果 服药2个疗程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与食管炎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总有效与食管炎总有效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90.70%对78.72%;90.63%对75.76%),但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服药期间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58%和17.02%,差异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半夏泻心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明显改善胃肠功能,保护食管黏膜,促进炎症修复,临床安全性较高.
作者:谭宗祥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儿童用药不合理问题,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 查阅医院2013年1月至2月儿科处方,按患儿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抗生素使用率等项目进行统计与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处方中不合理的用药问题.结果 儿科每张处方平均用药数及处方平均费用较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如非电子处方的书写不够规范,抗生素、注射剂、激素类药物使用率偏高等.结论 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儿童用药的处方点评工作,规范抗生素、注射剂、中药制剂等的合理应用,切实提高儿童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朱美红;焦惠惠;杨燕;徐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门冬氨酸含量的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门冬氨酸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A为12.5 mmol/L磷酸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6.8)、B为乙腈-水(80∶20),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门冬氨酸质量浓度在50.0~8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1.74%(n=9).结论 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稳定且无干扰,可用于门冬氨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颖;阎秀美;陈乃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研制盐酸左旋西替利嗪咀嚼片,并确定其含量检测方法.方法 以粉末直接压片法制备工艺对盐酸左旋西替利嗪咀嚼片处方进行制备;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并对方法进行考察.结果 制备的盐酸左旋西替利嗪咀嚼片口感良好,符合咀嚼片要求;盐酸左旋西替利嗪在2.0~4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 =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99%,RSD=0.29%.结论 制得的盐酸西替利嗪咀嚼片处方合理,制备工艺适宜规模化生产;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本品含量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盐酸左旋西替利嗪咀嚼片的含量测定相下的质量控制.
作者:林朝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致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对医院2006年1月至2011年6月自发呈报的抗菌药物致273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3例ADR报告中,40 ~ 59岁的中年患者比例高(103例,占37.73%),涉及的药品以头孢菌素类多(97例,占35.53%),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107例,占32.52%).结论 医疗机构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保障用药安全,减少或避免ADR发生.
作者:马春红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原料药马来酸曲美布汀中乙醇、异丙醇、正己烷、四氢呋喃、甲苯等6种有机溶剂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DB-624柱(30 m×0.32 mm,1.8 μm);柱温为初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10℃/min速度升温至18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N2;载气流速为2mL/min;分流比为1∶5;顶空条件为平衡温度60℃,平衡时间30 min,进样体积1 mL.结果 被测组分均能得到有效分离,上述溶剂在所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 ~0.999 9),回收率为99.7%~101.5%.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马来酸曲美布汀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吴毅彦;王卫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不合理用药医嘱,为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美康合理用药软件及药师审核对医院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住院患者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合理性审核,对不合理医嘱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医嘱共4 803份,占总医嘱的0.52%,主要包括溶剂选择不合理、溶剂用量不合理、给药剂量不合理、药物配伍不合理、用药频次不合理等.结论 通过对静脉用药医嘱进行审核和干预,并定期分析总结,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作者:陈辰;刘圣;徐维平;夏宏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分析医院西药房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西药房12 874份处方,分析不合理类型和科室分布.结果 12 874份处方中共有296份处方不合理,占2.30%.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给药剂量和用药疗程不合理,分别占30.74%和25.00%.以妇产科、儿科和老年科常见,分别为3.31%,3.00%和2.55%.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为3.93%,其中常见的为配伍禁忌和选药错误,分别占39.19%和22.97%.不合理应用处方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2%,合理应用处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 (P<0.05),其中以皮肤损害常见,占46.94%.结论 西药房处方不合理情况依然存在,应加强处方审核、监督,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该文在对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提升辽宁省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对策及建议.
作者:杨莉;连桂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测定清脑降压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19:8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18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105 0~1.6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47%,RSD为0.37%.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清脑降压颗粒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作者:梁艳;程喜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评价医院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及趋势.方法 对医院2010年至2012年口服抗组胺药应用品种、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口服抗组胺药用药金额逐年上升,第2代、第3代抗组胺药使用率远远大于第1代,占到总销售额的98%以上,其中氯雷他定糖浆和左西替利嗪片2010年至2012年一直位于DDDs排序的前两位.结论 该院主要选择安全高效的第2代、第3代抗组胺药使用,基本符合临床合理用药的要求.
作者:李应婷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观察化浊解毒法对黄褐斑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黄褐斑患者作为治疗组,3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化浊解毒方口服加颜面熏蒸方法治疗,对照组不予任何药组干预.观察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空腹静脉血清IL-1,IL-6,TNF-α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血清IL-1,IL-6,TNF-α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升高(均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1,IL-6,TNF-α含量与治疗前相比,显著降低(均P<0.01).结论 化浊解毒方可能是通过降低黄褐斑患者体内IL-1,IL-6,TNF-α含量,从而抑制黑素细胞的合成达到治疗黄褐斑的作用.
作者:刘艳苏;王丽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目的 建立检测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取大鼠20只,一次性给予尾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0 mg/kg,分别于给药后0 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1h,1.5h,2h,4h,6h时眼内眦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药浓度.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2:3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 咪达唑仑的保留时间为6.7 min,回归方程为Y=0.075 2X-0.004 2(r =0.999 9,n=7),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30 mg/L.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血浆样品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109.8±4.54)%,(101.6±3.28)%和(104.9±4.30)%;日内RSD分别为2.86%,4.38%,3.54%,日间RSD分别为3.25%,3.17%,3.14%;咪达唑仑血浆样品-40℃保存3d及反复冻融3次,性质稳定,血浆样品处理后放置4h对测定无影响.20只大鼠血浆样品中咪达唑仑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78±2.18)mg/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浓度的测定.
作者:刘宏达;张志清;任静华;何文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