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门冬氨酸的含量

杨颖;阎秀美;陈乃江

关键词:门冬氨酸, 柱前衍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门冬氨酸含量的异硫氰酸苯酯柱前衍生化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门冬氨酸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Gemini C18柱(250 mm×4.6mm,5μm),流动相A为12.5 mmol/L磷酸钠溶液(用磷酸调pH至6.8)、B为乙腈-水(80∶20),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门冬氨酸质量浓度在50.0~80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1.74%(n=9).结论 该方法准确、专属性强,稳定且无干扰,可用于门冬氨酸的含量测定.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盐酸氟西汀配合心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情绪障碍32例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盐酸氟西汀配合心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伴发情绪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只给予常规降糖药物,观察组同时给予盐酸氟西汀抗抑郁治疗和心理干预,12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果糖胺、糖化血红蛋白及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结果 治疗前后观察组在糖尿病生化指标及焦虑、抑郁评分方面均下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盐酸氟西汀配合心理干预治疗2型糖尿病伴发情绪障碍患者,可改善患者情绪,增加遵医行为,在降低血糖的同时,延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小溪;孙淑群;安新涛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制剂室生产过程偏差分析及管理建议

    目的 提高药品生产质量水平,从而大程度地保障公众用药安全.方法 通过分析医院制剂室生产药品过程中偏差处理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有效的管理建议.结果 制剂生产过程中偏差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对偏差管理认识不足;偏差管理培训不到位;偏差管理程序制定不合理;纠正预防措施不全面等.结论 制剂生产单位偏差管理需要提高偏差管理认识,加强偏差管理培训,建立科学的偏差管理程序.

    作者:武晓琼;李连新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脑降压颗粒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清脑降压颗粒中阿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ela Promosil 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1%冰醋酸(19:8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18 nm,流速为1.0mL/min.结果 阿魏酸进样量在0.105 0~1.68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47%,RSD为0.37%.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重现性好,可作为清脑降压颗粒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

    作者:梁艳;程喜乐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临床药师工作对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疗效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后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干预组临床药师定期参与回访,给予患者用药指导、生活健康教育及治疗药物方案调整等;对照组患者定期直接到门诊由医生进行常规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间的疗效,因血压升高额外就诊人次,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数和相应人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次的差异.结果 干预组的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间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血压升高额外就诊人次、使用降压药物品种数和相应人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例次方面干预组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药师参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过程,能协助医生更好地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的药物治疗.

    作者:李刚;陈岷;曾杰;童荣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四逆散对应激性肝郁小鼠的保护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利用小鼠拘束应激负荷模型评价四逆散汤剂的疏肝解郁作用,并通过检测应激性激素水平以及和肝脏炎症、氧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拘束应激肝郁模型,测定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皮质酮(CORT)水平,检测肝组织激素受体(GR)基因表达水平、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丙二醛(MDA)水平、一氧化氮(NO)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能显著降低应激小鼠血浆ALT和AST水平,并能降低拘束负荷小鼠血浆CORT水平和肝组织NO及MDA水平,提高ORAC水平、SOD及GSH-Px活性.结论 四逆散的疏肝解郁作用可能与缓解应激负荷引起的肝损伤有关,其保护机制与抑制应激负荷引起的炎症发生以及氧化损伤作用有关.

    作者:郭青文;何银;何蓉蓉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480张应用糖皮质激素门诊处方分析

    目的 分析门诊糖皮质激素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2011年3月医院门诊处方共23 420张,其中应用糖皮质激素处方1 480张(6.22%),进行使用现状统计及处方分析.结果 门诊患者糖皮质激素合理应用在适应证、药品选用、药品联用等方面存在问题.结论 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知识学习与培训,做好临床药学工作,提高门诊糖皮质激素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卞元清;罗燕梅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含量

    目的 建立检测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取大鼠20只,一次性给予尾静脉注射咪达唑仑10 mg/kg,分别于给药后0 min,5 min,10 min,20 min,30 min,1h,1.5h,2h,4h,6h时眼内眦取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其血药浓度.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2:3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5 nm,柱温30℃,进样量20 μL.结果 咪达唑仑的保留时间为6.7 min,回归方程为Y=0.075 2X-0.004 2(r =0.999 9,n=7),检测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1~30 mg/L.低、中、高3种质量浓度血浆样品的绝对回收率分别为(109.8±4.54)%,(101.6±3.28)%和(104.9±4.30)%;日内RSD分别为2.86%,4.38%,3.54%,日间RSD分别为3.25%,3.17%,3.14%;咪达唑仑血浆样品-40℃保存3d及反复冻融3次,性质稳定,血浆样品处理后放置4h对测定无影响.20只大鼠血浆样品中咪达唑仑的平均质量浓度为(8.78±2.18)mg/L.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大鼠血浆中咪达唑仑浓度的测定.

    作者:刘宏达;张志清;任静华;何文娟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主要合并用药分析

    目的 探讨医院400例次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连续输注药品特点,为冠心病治疗使用苦碟子注射液与合并用药的相互作用研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2年4月就诊的400例次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的主要合并用药,重点分析用药前后连续输注其他药品情况.结果 21.25%患者在苦碟子注射液输注前后未连续输注其他药品,66.50%患者连续输注了其他药品.结论 应用苦碟子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住院患者用药前或后多数患者存在连续输注其他药品情况.

    作者:胡大强;傅若秋;宋宏宇;徐靖;向明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我院门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与分析

    目的 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随机抽查医院2012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12 000张,对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为26.80%,其中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处方256张,占抗菌药物处方的7.96%.结论 医院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率偏高且存在不合理使用,应加强用药监督和指导.

    作者:黄恩;付翔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104例体外循环心脏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分析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方法 随机选取医院2011年7月至2012年6月心胸外科接受体外循环心脏手术出院病历104份,回顾性分析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情况.结果 104份体外循环心脏手术病历中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为100%,均采用单一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以第1代头孢菌素为主(79.81%);术前0.5~2h给药率为99.04%,手术时间大于3h者均追加用药,平均用药时间为3.77d.结论 该院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基本合理,但仍存在选药不当、预防应用时间过长、病原学送检率低等问题.

    作者:顾平;米佳丽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2012年我院西药房12874份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西药房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提高用药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2年西药房12 874份处方,分析不合理类型和科室分布.结果 12 874份处方中共有296份处方不合理,占2.30%.处方不合理应用情况主要为给药剂量和用药疗程不合理,分别占30.74%和25.00%.以妇产科、儿科和老年科常见,分别为3.31%,3.00%和2.55%.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率为3.93%,其中常见的为配伍禁忌和选药错误,分别占39.19%和22.97%.不合理应用处方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22%,合理应用处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 (P<0.05),其中以皮肤损害常见,占46.94%.结论 西药房处方不合理情况依然存在,应加强处方审核、监督,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张谦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447例

    目的 探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的疗效及对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老年鼻窦炎患者8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7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克拉霉素,观察组给予鼻渊舒口服液,治疗6周后对临床疗效、复发率以及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细胞数量进行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5.39%和89.93%,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复发率为1.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鼻黏膜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而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患者安全可靠,可显著降低鼻窦炎患者鼻黏膜组织中嗜酸性粒细胞数量.

    作者:宋颖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360例儿童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及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360例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95.83%,指征预防用药不合理为21.45%,预防用药首次使用时间不合理为33.06%,术后给药时间不合理31.11%.结论 应加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医师合理用药.

    作者:史强;张易;张艳菊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台湾临床药师用药教育介绍

    目的为加强临床药师患者用药教育,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介绍台湾医院的临床药师对患者开展用药教育的模式与特色.结果台湾临床药师的工作细致深入,用药教育的形式多样化,且后续工作周到完善.结论与台湾地区相比,大陆的临床药师在人员配备、培养模式以及信息化程度方面存在较大的差距,用药教育的开展也非常有限.可借鉴台湾用药教育的模式,逐渐提升临床药师在治疗团队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者:韩璐;原永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地市级药品检验所开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实践

    目的 为药品检验所开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总结在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从认可前期准备、试运行、申请资料、整改落实4个方面对食品实验室认可工作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要提高药品检验所对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的认识,积极开展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工作,提高食品检测能力.

    作者:王影;马平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临床药师在皮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总结临床药师在皮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工作内容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总结临床药师在皮肤科开展药学服务的具体情况.结果 临床药师针对临床治疗需要发挥自身药学专长,并在皮肤科开展药学服务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结论 临床药师应在临床工作中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为患者的用药安全提供安全和质量的保障.

    作者:周俊霞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补肾活血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

    目的 概括补肾活血法治疗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几年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和归纳,对补肾活血方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机制及在临床的试验研究概况进行介绍.结果与结论 补肾活血法可以调节脂肪代谢紊乱、改善骨质疏松及股骨内血管病变并减缓细胞凋亡,治疗效果理想.

    作者:邢冰琪;孙洪胜;傅春升;李刚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医院门诊儿科处方调查与用药分析

    目的 分析儿童用药不合理问题,促进儿科合理用药.方法 查阅医院2013年1月至2月儿科处方,按患儿年龄、性别、疾病诊断、抗生素使用率等项目进行统计与分析,根据药品说明书和相关文献资料寻找处方中不合理的用药问题.结果 儿科每张处方平均用药数及处方平均费用较合理,但也存在不合理现象,如非电子处方的书写不够规范,抗生素、注射剂、激素类药物使用率偏高等.结论 医疗机构应进一步加强儿童用药的处方点评工作,规范抗生素、注射剂、中药制剂等的合理应用,切实提高儿童用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

    作者:朱美红;焦惠惠;杨燕;徐勤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六味安神胶囊治疗失眠症60例

    目的 观察六味安神胶囊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 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六味安神胶囊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45例,2组均连续治疗观察6周.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6%和84.22%,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治疗6周后失眠、焦虑等症状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及随访时,两组患者匹慈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功能等因子及总分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睡眠障碍积分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P<0.01).失眠患者脑干中的5-羟色胺合成减少,治疗组在随访观察时5-羟色胺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六味安神胶囊用于消除失眠、心律失常、易汗、口干、少津、健忘等症状,优于常用化学催眠药物.

    作者:刘锦龙;刘涛;欧雨 刊期: 2013年第2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曲美布汀中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原料药马来酸曲美布汀中乙醇、异丙醇、正己烷、四氢呋喃、甲苯等6种有机溶剂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Agilent DB-624柱(30 m×0.32 mm,1.8 μm);柱温为初始温度40℃,保持5 min,以10℃/min速度升温至180℃,保持5 min;进样口温度200℃;检测器温度250℃;载气为N2;载气流速为2mL/min;分流比为1∶5;顶空条件为平衡温度60℃,平衡时间30 min,进样体积1 mL.结果 被测组分均能得到有效分离,上述溶剂在所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 ~0.999 9),回收率为99.7%~101.5%.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马来酸曲美布汀原料药中残留溶剂的测定.

    作者:吴毅彦;王卫 刊期: 2013年第2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