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意菊;杨林;周俊翔
目的 了解西部地区某医院2010年临床分离主要病原菌分布及病原茵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 对医院2010年临床科室6 736份送检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1 381株(20.50%)条件致病菌进行分析.结果 1 381株临床分离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占27.95%,革兰阴性杆菌占61.62%.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分别占10.38%和6.63%;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具有很好的敏感性.在革兰阴性杆菌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茵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分别占20.27%和8.39%;在非发酵菌中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常见,绝大部分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具有很好的敏感性.结论 细菌耐药呈上升趋势,多重耐药日趋严重,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和掌握细菌耐药性变迁动态,对于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有效控制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斌;张琴;张敏;杨友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对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服用替米沙坦片80mg,对照组服用氨氯地平片2.5mg,每天1次.若1周后血压仍高于140/90 mm Hg,则替米沙坦、氨氟地平的剂量加倍;若1周后血压控制还不理想,则再加用复方阿米洛利1片.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4周后均实现血压控制目标(低于140/90 mm Hg),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6周后,治疗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下降(均P<0.05),胰岛B细胞功能(HOMA-isle)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升高(均P<0.05);治疗12周后,两组HOMA-IR和HOMA-isle数值差异更加明显(P<0.01),结论替米沙坦具有强效、稳定的降压效果,对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具有一定作用,建议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首先考虑使用.
作者:许欢水;林李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对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86例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服氟沙坦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对照组43例仅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两组的降压效果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降压总有效率为72.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1.16%(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和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5),且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氯沙坦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且可保护肾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芹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我国药品从生产到消费整个链条中在管理制度上的不妥之处,为相关机构制定政策提供参考.方法 针对医疗机构在廉价基本药物供应中出现的短缺现象,从医药体制的角度分析产生的原因.结果 与结论现行医药体制存在诸多问题,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在生产、流通、销售上都要突出其特殊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药品要有有剐于其他商品的特殊政策,才能有效保障供给.
作者:解庆东;姚红卫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优选舒肝散结片的干燥工艺.方法 比较减压干燥和喷雾干燥对舒肝散结片的干燥效果,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喷雾干燥的条件.结果 进风温度为(190±2)℃,排风温度为(90±2)℃,提取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60℃测定)时喷雾效果好.结论 喷雾干燥适合作为舒肝散结片的干燥工艺.
作者:秦拢;董立彬;李文烈;董超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消炎片中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7 am,流速为0.9 mL/min,进样量为5μL,柱温为35℃.结果 黄芩苷、黄芩素质量浓度分别在7.12~213.5 μg/mL(r=1.0000,n=7)和4.55~136.5 μg/mL(r=1.000 0,n=7)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3%(RSD=0.8%,n=6)和98.90%(RSD=0.7%,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消炎片中黄芩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德宽;皮德艳;潘鹏飞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确定普通胰岛素与亚硒酸钠降血糖作用的佳组方配比.方法 采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联合高糖高脂饲养的大鼠模型,以血糖降低百分率为考察指标,根据权重配方法设不同配比组方6组,分析结果得出佳理论配比,并进一步做确证性试验考察二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胰岛素与亚硒酸钠对血糖的控制为协同作用,二者比例为1 U:5μg时可显著降低血糖.结论 胰岛素和亚硒酸钠的佳配比为1 U:5μg.
作者:陈莉娜;蔡玉龙;吕娟;曾爱国;袁秉祥;王冰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用银杏达英注射液20 mL,对照组患者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2周为1个疗程.停用1周后再用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随访1年观察有无复发.结果 在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改良巴氏指数量表(BI)、血液流变学、复发率等方面,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渡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迅速缓解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改善血流动力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理想治疗用药,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刘辉武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清热利湿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萆薢、黄柏、赤芍和王不留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结果 在选定的薄层色谱条件下,层析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含量测定时,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0.010 5~0.105 0 g/L范围内(r=0.999 4)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46%,RSD为1.32%(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可行、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较好地控制该制剂质量.
作者:马玲;陈师农;张毅;吴义香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为我国制药企业的专利开发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法、统计资料分析法,找出我国制药企业在专利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工作提出专利开发策略.结果 与结论专利开发是企业专利运作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制药企业的专利开发能力还很薄弱,围绕着原创专利技术开展研究仍是其积累专利资源的有效途径.
作者:董丽;黄泰康;刘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上报的6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表,按照患者性别、年龄和用药情况等分别统计和分析.结果 抗生素引起的不良反应居首位,口服给药所占比例大.不良反应中涉及多的系统为胃肠道等消化系统,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 医院应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的上报和评价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荆常锋;刘心萍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益母草注射液用于预防阴道分娩中产时、产后出血和促子宫复旧的疗效.方法 选择200例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20 mg,以后每12 h肌肉注射1次,共6次;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以后每12 h肌肉注射1次,共6次.观察两组产时、产后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以及产后子宫宫高下降、产后宫缩痛和恶露持续时间.结果 试验组产时、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产后子宫下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产后宫缩痛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产后恶露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阴道分娩中,益母草注射液在预防和减少产时、产后出血、促子宫复旧上显示出了良好的作用,效果明显优于缩宫素,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陈雪泉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评价盐酸氨溴索注射液不同给药途径辅助治疗小儿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系统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aM)、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和万方数据库,对纳入不同给药途径的盐酸氨溴索进行随机对照试验,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报道,所有文献质量均为C级.共收入受试者1 244例,其中静脉滴注组575例,吸入给药组487例,联合给药组(静脉滴注+吸入)18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1)吸入和静脉滴注比较:总有效率[RR=1.06,95%CI(0.98,1.16)]、肺部罗音消失时间(MD=-0.40,95%CI(-1.27,0.46)]和平均住院日[MD=-0.20,95%CI(-0.50,0.1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吸入和联合比较:总有效率[RR=0.90,95%CI(0.83,0.97)]、肺部罗音消失时间[MD=0.73,95%CI(0.08,1.38)]和平均住院日[MD=0.63,95%CI(0.26,1.00)]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静脉滴注和联合比较:总有效率[RR=0.90,95%CI(0.84,0.97)]、肺部罗音消失时间[MD=0.76,95%CI(0.21,1.31)]和平均住院[MD=1.10,95%CI(0.25,1.95)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根据当前国内证据,对于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辅助治疗,氨溴索吸入和静脉滴注给药疗效相当,且从雾化吸入注射液的安全性和用药合理性考虑,不推荐选用氨溴索注射液雾化吸入给药.
作者:林意菊;杨林;周俊翔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牛黄宁宫片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30例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5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药物丁二酸洛沙平胶囊治疗,治疗组应用牛黄宁宫片和小剂量丁二酸洛沙平胶囊治疗,疗程均为10周.用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临床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10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7.69%,对照组为84.6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牛黄宁宫片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牛黄宁宫片治疗精神分裂症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好等优点,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杨伟芳;陈统献;褚文浩;鲍佑元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灵敏、快速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同时测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血药浓度.方法 以非那雄胺为内标物,采用C18柱,水(舍0.5‰甲酸)-乙腈-甲醇(18:32:50)为流动相,1 mL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后,电喷雾离子化源,选择性正离子反应监测.结果 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分别在3.9~375.0 ng/mL和0.2~19.2 ng/mL时线性关系良好.盐酸金刚烷胺低、中、高浓度测定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106.4%,94.9%和93.1%;日内RSD分别为2.6%,3.2%和4.1%;日间RSD分别为4.3%,5.4%和5.6%;低定量限为3.9 ng/mL,RSD为3.1%.马来酸氯苯那敏低、中、高浓度测定的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8.9%,97.9%和101.8%;日内RSD分别为8.5%,8.0%和4.1%;日间RSD分别为6.9%,5.5%和5.6%;低定量限为0.2 ng/mL,RSD为1.7%.结论 所建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测定盐酸金刚烷胺和马来酸氯苯那敏的血药浓度,可用于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
作者:聂朝霞;李健和;彭词艳;易利丹;曾小慧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清一氧化氮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老年胃溃疡患者随机均分威两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基础上加大黄水煎剂治疗.并选择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一氧化氮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治疗后一氧化氮水平治疗组为(66.72±9.78)μmol/L,对照组为(60.03±7.83)μmol/L,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大黄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胃溃疡有较好的疗效,作用机制之一可能与其能促进患者体内一氧化氮释放有关.
作者:尹会格;孟惠茹;黄一茜;殷树欣;陈宏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临床特点和发生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5至20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对其中涉及鹿瓜多肽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15例病例报告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 与结论鹿瓜多肽注射剂导致过敏性休克发生时间短、病情危重,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李文杰;李小云;范雪亮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测定罗勒多糖的分子量与分子量分布的方法.方法 应用高效凝胶色谱法,色谱柱为Shodex SB-804HQ凝胶色谱柱,检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流动相为0.7%硫酸钠溶液(含0.02%叠氮化钠),柱温为35℃,流速为0.5 mL/min.结果 6批样品的重均分子量分布在80 000-100 000之间,精密度、重现性良好.结论 试验方法快速、准确,结果可靠,为质量控制提供了基础.
作者:吕雯;马迅;丁锐;周长明;纪宏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择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0例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血液灌流,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血必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和酶学指标变化以及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肌酐水平和酶学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试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62.86%和37.14%,试验组的治愈率和病死率分别为82.86%和17.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在早期应用可保护百草枯对重要脏器功能的损害,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的病死率.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有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金礼通;朱后飞;黄桔秀 刊期: 2012年第08期
目的 比较不同刺型的竹沥制刺(竹沥颗粒、鲜竹沥液)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咳痰的功效及安全性差异.方法 采用双盲双模拟方法,纳入240例急性支气管炎(痰热咳嗽)患儿,随机分为两组.竹沥颗粒组(治疗组)120例,口服竹沥颗粒+鲜竹沥液模拟剂;鲜竹沥液组(对照组)120例,口服鲜竹沥液+竹沥颗粒模拟剂.两组疗程均为7 d,主要症状随访至10 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变化和有无不良反应,并进行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 两组在急性支气管炎疗效、中医症候疗效上疗效相当.针对疾病主要症状咳嗽、咳痰的疗效,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6.61%和81.90%,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分别为(5.4±0.8)d和(9.3 4±0.8)d,两组之间各项比较均有差异(P<0.05).观察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竹沥固体制剂和液体制剂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疗效确切且相当;在主要症状咳嗽、咳痰改善方面,固体制剂优于液体制剂.
作者:马艳;田金娜;陈志富;李伟 刊期: 2012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