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建明;赵刚;俞米林;路牧;周维肖;蔡栋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腹痛消失率为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涛;沈丽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利奈唑胺治疗老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该院重症监护室(ICU)老年MRSA肺炎患者19例,给予利奈唑胺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白细胞、乳酸水平.结果 治疗后有效率为73.68%,细菌清除率为89.47%,治疗前后白细胞、乳酸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老年MRSA肺炎有较好临床疗效.
作者:吴永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两面针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两面针药材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两面针根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 检出34个成分,鉴定了2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12%.两面针根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其中荜澄茄烯醇相对含量高达49.96%,其次是亚麻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4.34%和10.16%.结论 所用方法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差异较大,可能与产地、采收期、提取方法等因素有关.
作者:周劲帆;覃富景;冯洁;赖茂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总结静脉集中配置药品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合理规范,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服务.方法 对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使用的药品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和分析.结果 静脉集中配置药品存在药瓶标签字体太小、掉标签、包装不合理、瓶盖松动等问题.结论 药品生产者应对目前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药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细致、深入的调查,更好地为配置中心提供合理的药品服务.
作者:侯疏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比较国产重组链激酶与尿激酶治疗普外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溶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医院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52例,分为2组.重组链激酶组28例静脉滴注50万IU重组链激酶溶栓,尿激酶组24例静脉滴注50万IU尿激酶溶栓,疗程均为5d,同时加用肝素和华法林治疗,观察临床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 重组链激酶组的总有效率为82.14%,尿激酶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过敏、皮肤出血等不良反应,但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重组链激酶和尿激酶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肯定、安全,且重组链激酶的疗效优于尿激酶.
作者:张锋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妇科门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的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作者:吴成娥;王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黄连胶囊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XDB-C8柱(1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水(含0.34%磷酸二氢钾和0.34%十二烷基硫酸钠)-乙腈(53:47),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45 nm.结果 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在0.188~1.129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93%,RSD为1.58%(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用于复方黄连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杏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临床药师标准操作规程.方法 根据卫生部建立临床药师制的工作要求,结合临床药师的职责,对现阶段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总结.结果 制订临床药师标准操作规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一系列的临床药师工作管理文件与工作程序文件.结论 临床药师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将有效地保证临床药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赵良义;邵艳新;董书梅;郭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两种诱导化疗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制品需求的影响.方法 分析38例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两种方案诱导化疗期间血制品输注的临床资料.结果 06方案组红细胞悬液的消耗量为(2.875±1.450)U/( 10 kg·人),高于05方案组的(0.722±0.826)U/(10 kg·人),单采血小板的消耗量为(2.2±1.735)U/人,高于05方案组的(0.556±1.199)U/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方案组在静脉丙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人血白蛋白的消耗上也多于05方案组.骨髓缓解率二者相近(100%vs94.4%).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05方案组诱导化疗强度低于06方案组,其骨髓缓解率高,而其血制品的需要量明显少于06方案组.
作者:李丹;史宏;徐鸣;周敏;李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用声光可调滤光器(AOTF)-近红外(NIR)光谱法在线分析中药新药川红活血胶囊提取过程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在线收集川红活血胶囊提取样品,建立其芍药苷含量数据库,同时采集近红外光谱图谱,用偏小二乘法(PLS1)分别建立近红外光谱与芍药苷含量数据之间的校正模型,并对在线过程中收集的预测集样品进行含量预测来验证所建模型.结果 提取液近红外光谱与含量数据之间的校正模型相关系系数R2为0.992,外部样品预测模型相关系系数R2为0.995,外部样品预测相对偏差为4.25%;该方法用于芍药苷含量测定的精密度RSD为2.70%,稳定性RSD为2.07%,预测回收率为96.7%.结论 AOTF - NIR光谱技术用于川红活血胶囊提取液芍药苷含量分析快速、直接,并能实现现场分析.
作者:耿炤;胡浩武;李胜华;王木兰;梅玲华;孙晓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对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标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何首乌、补骨脂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何首乌的成分二苯乙烯苷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方法专属性强.二苯乙烯苷质量浓度在0.625~16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 =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28%,RSD为2.06%(n=9).结论 该方法简便、专属、重现性好,可有效控制益精灵口服液的质量.
作者:温悦;赖艳;孟德胜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慢性胃炎患者2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蛇床子素是香豆素类化合物,在植物界分布较广泛,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及临床应用价值,该文对蛇床子素的分布、提取、分离、测定、药理和剂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闫俊;宣伟东;卞俊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六味降抗合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菌陈、黄芩、大黄、益母草、白芍、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服药后孕妇及新生儿发病率为56.6%,死亡率为0,与服药前的发病率(90.0%)及死亡率(89.1%)相比,P<0.01.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东平;张军红;孙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考察AB-8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柿叶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及其参数.方法 以总黄酮回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对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柿叶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并对比分离前后总黄酮的纯度.结果 优化的工艺条件,上样量为150 mg,上样质量浓度为3.75g/L,上样药液pH为5~6,乙醇洗脱浓度为80%,乙醇洗脱速率为1 BV/h.平均总黄酮回收率达到89.54%,分离后纯度提高到43.38%.结论 用该工艺条件对柿叶总黄酮进行分离纯化,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好,可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韦宾;周吴萍;容元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08例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给予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及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若宫缩仍不佳,则15 min后继续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在剖宫产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及宫体注射缩宫素20 U,宫缩仍不佳者,继续给予缩宫素20~50U.比较两组术后2h及24 h的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产后出血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h及24h的平均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有产科剖宫产指征、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应用缩宫素的同时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快速、安全、有效地预防剖宫术产后出血.
作者:黄小芳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维生素D制剂联合童康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20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及化痰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维生素D制剂联合童康片治疗.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结果 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9%,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免疫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维生素D制剂联合童康片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临床推广.
作者:王贤法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复方水杨酸洗剂抗炎镇痛的药效作用,为该药的临床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2种致痛动物模型和2种炎症动物模型,观察不同剂量的复方水杨酸洗剂对实验性动物的镇痛作用和抗炎作用,并与曲安奈德溶液进行对比试验.结果 复方水杨酸洗剂能提高热板法致痛模型小鼠的痛阈,减少电刺激致痛的发生率,有效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炎症肿胀和毛细血管通透性,并均呈现良好的量效依赖关系.在相同剂量下,复方水杨酸洗剂镇痛效果优于曲安奈德溶液(P<0.01),抗炎作用与曲安奈德溶液相似.结论 复方水杨酸洗剂能改善皮肤疾病的疼痛和水肿渗出症状.
作者:朱亚丽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评价其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某地区2010年1月至2011年4月产科剖宫产手术出院病历280例,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品种及频度、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在280份病历中,分别或同时存在选药针对性、用药疗程、用药时机、给药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次数、联合用药等不合理问题,其中以用药时机、无针对性选药、用药时间过长为严重.结论 8家医院不同程度、普遍存在围手术期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亟待干预.
作者:黄毅岚;银登才;杨虹 刊期: 2012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克拉霉素、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并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道炎并慢性咳嗽患者9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法莫替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观察两组反流性食道炎愈合、慢性咳嗽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反流性食道炎总有效率为93.88% (46/49),对照组为79.59% (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咳嗽总有效率为89.80%(44/49),对照组为73.47% (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 (3/49),对照组为4.08%(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克拉霉素、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并慢性咳嗽,能发挥多靶点协同作用的优势,迅速改善慢性咳嗽,促进反流性食道炎愈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雷;包锦莹;郑大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