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100例

陈涛;沈丽丽

关键词:奥美拉唑, 凝血酶, 疗效, 慢性胃炎
摘要: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2002年3月至2010年12月确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和阿莫西林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腹痛消失率为72.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凝血酶治疗慢性胃炎疗效较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比较

    目的 观察地佐辛不同给药途径用于剖宫产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择剖宫产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94例.联合组采用硬膜外一次性给予地佐辛5 mg稀释到10 mL加上配方为地佐辛10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00 mg+托烷司琼4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的静脉镇痛泵,镇痛泵以2 mL/h匀速静脉给药,术后48 h拔管.对照组术毕子地佐辛15 mg+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 00 mg+托烷司琼4 mg用生理盐水稀释到100 mL的静脉镇痛泵进行治疗,同样镇痛泵以2 mL/h匀速静脉给药,术后48 h拔管.结果 联合组术后镇痛效果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地佐辛硬膜外一次性给药联合静脉患者自控镇痛,在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可促进剖宫产术后恢复,是剖宫产术后较理想的镇痛方法.

    作者:张英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129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茵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为医院抗茵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治理提供参考.方法 对129例Ⅰ类、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并作合理性评价.结果 71例Ⅰ类、58例Ⅱ类切口手术患者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分别为95.77%和100%,平均使用时间分别为4.01 d和5.64d.部分病例存在初次预防用药时机不当(20.63%)及联合用药指征不明确(62.50%)等问题.术后抗茵药物使用超过48 h者占74.60%.结论 抗茵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不合理,需加强管理、规范用药.

    作者:赵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辛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影响

    目的 分析小剂量、大剂量辛伐他汀降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医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分为3组,分别给予小剂量、大剂量辛伐他汀治疗以及不予辛伐他汀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各项指标及追访和统计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 辛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小剂量及大剂量组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 - CRP)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组与大剂量组的缺血性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临床应用辛伐他汀强化降脂治疗ACS可调节血脂及减轻炎性反应,减少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但大剂量强化降脂在本研究中未显示明显优势.

    作者:方柯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新型抗血小板药普拉格雷治疗冠心病60例

    目的 研究新型抗血小板药普拉格雷治疗冠心病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普拉格雷组(治疗组)和氯吡格雷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服药前后平均血小板聚集率(MPA)、平均血小板反应指数(PR1)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药物活性代谢物的峰值对血小板P2Y12抑制作用,普拉格雷组更早,与氯吡格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普拉格雷能更持久地发挥抗血小板作用,治疗冠心病的安全性与氯吡格雷相当.

    作者:吴常达;邹何慧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复方氯霉素滴鼻液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67例

    目的 观察复方氯霉素滴鼻液治疗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变应性鼻炎患者132例,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67例子复方氯霉素滴鼻液,躺卧位,两侧鼻孔各2~3滴,轻揉鼻翼,早、晚各1次;对照组65例用辅舒良喷鼻剂,每日晨每侧鼻孔喷药1次,每次2喷.两组均连续用药4周.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症状分级记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疗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鼻黏膜干燥7例,出现鼻出血3例;治疗组出现一过性轻微口苦10例,均能自行缓解.结论 复方氯霉素滴鼻液是一种中西药物配伍的新型鼻用制剂,用于青少年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满意、安全性好、物美价廉、制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志勇;孙建枢;陈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诱导化疗期间血制品消耗的比较

    目的 探讨两种诱导化疗方案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血制品需求的影响.方法 分析38例初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两种方案诱导化疗期间血制品输注的临床资料.结果 06方案组红细胞悬液的消耗量为(2.875±1.450)U/( 10 kg·人),高于05方案组的(0.722±0.826)U/(10 kg·人),单采血小板的消耗量为(2.2±1.735)U/人,高于05方案组的(0.556±1.199)U/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6方案组在静脉丙种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和人血白蛋白的消耗上也多于05方案组.骨髓缓解率二者相近(100%vs94.4%).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05方案组诱导化疗强度低于06方案组,其骨髓缓解率高,而其血制品的需要量明显少于06方案组.

    作者:李丹;史宏;徐鸣;周敏;李蕙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137例

    目的 观察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慢性胃炎患者27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37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均以7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美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陈志君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26例

    目的 观察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该院就诊的难活性突定性耳聋患者56例,其中男21例,女35例;年龄31~61岁,平均45.1岁;平均发病时间为3d;中度听力损失12例,重度听力损失25例,极重度听力损失1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6例进行抗病毒、抗凝及高压氧治疗等常规治疗,试验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痊愈5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为73.33%,对照组均无效;治疗后试验组平均听阈由(62.9±20.8)dB HL下降到(52.9±20.2)dB HL( P<0.05),对照组平均听阈由(63.25±20.1)dB HL转变为(62.8±19.6)dB HL(P>0.05).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经鼓室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难治性突发性耳聋患者有较好疗效,且给药方式安全、简便,目的性强,治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胜;兰金山;张伟红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

    目的 制备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微丸,并初步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 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微丸,用欧巴代旋转包衣,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丸在不同释放条件下的释放度.结果 制备的盐酸小檗碱微丸在体外试验中可满足结肠定位释放的要求.结论 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微丸有效、可控.

    作者:贾少辉;张春燕;孙珊珊;王汀;赵颖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儿消食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提高完善健儿消食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方中的黄芩、黄芪、山楂、陈皮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薄层分离度好,专属性强;黄芩苷进样量在0.098 ~0.78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52%,RSD为1.57%(n=5).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有效控制健儿消食颗粒的质量.

    作者:韩云霞;李平;靳凤云;李德鑫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护理

    目的 探讨以整体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该院采用整体护理措施进行综合施护的210例中重度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210例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7.4±2.6)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1.3±2.9)d,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6.697,P=0.028).观察组患者出院时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分别为(40.3±6.5)分和(42.7±8.2)分,对照组患者出院时SAS和SDS评分结果分别为(46.6±8.1)分和(48.6±10.5)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8.869,7.142,P=0.011,0.016).结论 整体护理为主的综合护理措施有助于提高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的中重度COPD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作者:陈亚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高校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与路径

    目的 分析高校医院药学服务的现状和路径,促进患者合理、有效、安全用药.方法 借鉴社会医院开展药学服务的方式方法,结合高校医院的特点及现状,提出高校医院药学服务的路径.结果与结论 高校医院药学服务有多种路径,可依据自身条件选择,以推动高校医院药学事业的发展.

    作者:庞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石菖蒲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

    石菖蒲为一味开窍醒神的良药,其有效成分多为挥发油.石菖蒲挥发油对交感神经系统具有兴奋、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除有较好的益智、脑保护作用外,对心血管系统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还能平喘、增强肠管蠕动等.该文对石菖蒲挥发油的基本成分、药理作用等进行综述,以期为石菖蒲的研究和合理用提供参考和依据.

    作者:王争;王曙东;侯中华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克拉霉素、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并慢性咳嗽49例

    目的 探讨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克拉霉素、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并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医院收治的反流性食道炎并慢性咳嗽患者9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对照组给予克拉霉素、法莫替丁,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枸橼酸莫沙必利,观察两组反流性食道炎愈合、慢性咳嗽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反流性食道炎总有效率为93.88% (46/49),对照组为79.59% (3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咳嗽总有效率为89.80%(44/49),对照组为73.47% (3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 (3/49),对照组为4.08%(2/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橼酸莫沙必利联合克拉霉素、法莫替丁治疗反流性食道炎并慢性咳嗽,能发挥多靶点协同作用的优势,迅速改善慢性咳嗽,促进反流性食道炎愈合,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雷;包锦莹;郑大庆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5例

    目的 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设计,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观察组加用纳洛酮.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4d时神经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更为显著,治疗6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提高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联合纳洛酮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协同作用,既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又能阻断内源性阿片肽的神经毒性,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云飞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六味降抗合剂的制备与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六味降抗合剂的制备、质量控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建立该制剂的制备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菌陈、黄芩、大黄、益母草、白芍、木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黄芩苷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该制剂的制备工艺可行,质量可控;服药后孕妇及新生儿发病率为56.6%,死亡率为0,与服药前的发病率(90.0%)及死亡率(89.1%)相比,P<0.01.结论 该制剂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于东平;张军红;孙建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2例

    目的 观察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妇科门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2例,采用妈富隆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米非司酮治疗.比较两组子宫内膜的变化,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优于米非司酮.

    作者:吴成娥;王秀萍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关于建立临床药师标准操作规程的探讨

    目的 探讨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临床药师标准操作规程.方法 根据卫生部建立临床药师制的工作要求,结合临床药师的职责,对现阶段临床药师在临床实践中的工作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总结.结果 制订临床药师标准操作规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临床药师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总结、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一系列的临床药师工作管理文件与工作程序文件.结论 临床药师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将有效地保证临床药师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作者:赵良义;邵艳新;董书梅;郭雁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两面针根挥发油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目的 分析两面针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为两面针药材的综合开发应用提供科学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流体萃取两面针根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毛细管柱进行分离,质谱检测,归一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结果 检出34个成分,鉴定了23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5.12%.两面针根的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萜类,其中荜澄茄烯醇相对含量高达49.96%,其次是亚麻油酸和亚油酸,含量分别为14.34%和10.16%.结论 所用方法所得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差异较大,可能与产地、采收期、提取方法等因素有关.

    作者:周劲帆;覃富景;冯洁;赖茂祥 刊期: 2012年第11期

  • 健心胶囊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健心胶囊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将黄芪、苦参提取粉碎制成健心胶囊;采用薄层色谱法对黄芪、苦参进行定性鉴别、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健心胶囊中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薄层色谱图的斑点相同并清晰,本品每粒含黄芪甲苷不得少于0.2 mg.结论 该方法易操作,制剂质量稳定、可靠.

    作者:刘乔明;刘跃林 刊期: 2012年第11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