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建立用药错误监测报告制度的必要性分析

胡运春;吴知桂

关键词:用药错误, 报告制度, 医院管理
摘要:目的 避免医院临床用药错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介绍用药错误的概念、分类,并对建立用药错误监测报告制度的必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进行分析、探讨.结果 与结论用药错误监测报告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惩罚导致错误的个人,而是为了对用药错误的信息进行分析,由此发现用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避免同样或更多问题的发生.建立用药错误报告制度势在必行.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2-(a-羟基戊基)苯甲酸钾反复给药对大鼠的毒性研究

    目的 观察I类抗脑缺血新药2-(a-羟基戊基)苯甲酸钾[potassium 2-(1-hydroxypentyl)-benzoate,dl-PHPB]反复给药对大鼠的毒性反应.方法 SD大鼠,雌、雄各半,根据给药剂量分为10,30,90mg/kg组及溶剂时照组,尾静脉反复给药30 d,停药后恢复期观察21 d.检测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体重、进食量、血液常规、血液生化、尿10项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等.结果 SD大鼠连续静脉注射dl-PHPB 30 d,可剂量依赖性地引起肝脏重轻度增加、血清球蛋白升高、凝血酶时间(TT)延长.30,90 mg/kg剂量组尿潜血阳性及90 mg/kg剂量组尿蛋白升高.这些改变停药后均可恢复.在90 mg/kg剂量、药物质量浓度为45 g/L时,可见明显的血管刺激性,恢复期结束时血管病变仍然存在,但已开始修复.结论 SD大鼠静脉注射dl-PHPB 30 d,其无毒反应剂量为30 mg/kg(相当于药效剂量的10倍);90 mg/kg(相当于药效剂量的30倍)时可见轻度毒性反应,主要为可逆性的肝脏、肾脏损伤及血管刺激性.上述研究结果为dl-PHPB的临床安全合理应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李江;丁晓霜;王晓良;徐少锋;靳洪涛;魏金锋;王爱平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36例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两组均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波立维、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钙拮抗剂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脉压差下降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疗效显著,安全可靠.

    作者:钟天书;龙欣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草豆蔻挥发油的抗炎作用研究

    目的 研究草豆蔻挥发油的抗炎作用.方法 构建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棉球诱发大鼠肉芽肿及角叉菜胶致大鼠足跖肿胀炎症模型,将草豆蔻挥发油高、中、低剂量组炎症模型鼠的疗效与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地塞米松)相比较,观察草豆蔻挥发油对不同炎症模型的抗炎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高、中剂量草豆蔻挥发油能够降低小鼠毛细血管通透性,并抑制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减轻大鼠肉芽肿,其中高剂量草豆蔻挥发油(100mg/kg)的抗炎作用与地塞米松组相当.结论 草豆蔻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

    作者:申德堰;陈永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钙调磷酸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aN)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受Ca2+或钙调素(caM)调节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s)可能是目前临床上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钙调磷酸酶及其抑制剂,该文对近年来钙调磷酸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正英;钟健;刘祖雄;符旭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两种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成本-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厂家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及成本-效果.方法 将23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19例.治疗组服用必坦(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对照组服用哈乐(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均用药4周.观察两组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综合疗效及成本-效果比.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7.39%和86.55%,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大尿流率(Qmax)均有明显改善,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成本-效果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必坦(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显著,成本相对较低.

    作者:张国勇;梁晓美;王如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消化道癌67例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治疗消化道癌的疗效.方法 选择收治的消化道肿瘤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方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明显较高;不良反应程度比较,观察组明显较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亚叶酸钙方案治疗消化道癌疗效满意,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梁岩;马俊凤;何珩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90例

    目的 观察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尤瑞克林,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周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定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7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孔德权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114例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医院2009年5月至2011年10月报道的114份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4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60岁及以上年龄组发生不良反应居首位,共56例;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损害多;不良反应药物以银杏达莫多.结论 临床应慎用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瞿艳红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仙丹升血颗粒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仙丹升血颗粒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仙鹤草、牡丹皮、墨旱莲等中药材煎煮、浓缩、醇沉、滤过,再加入三七(微粉)经制粒、干燥制备颗粒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三七、栀子、虎杖进行鉴别,并考察制剂的稳定性和乙醇浸出物含量.结果 所制制剂为黄色至黄棕色颗粒;三七、栀子、虎杖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制剂检查、乙醇浸出物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相关规定;经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预测药物有效期为12个月.结论 仙丹升血颗粒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潘良平;李林;龙凤;曾友志;彭贤东;张燕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011年我院妇科腔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妇科腔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1年妇科腔镜围手术期病历1 118份,对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科腔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预防用药占87.56%,治疗性用药占12.4_4%: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前5位为头孢孟多酯钠、头孢替唑钠、五水头孢唑林、克林霉素、替硝唑.结论 妇科腔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间、联合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个别患者预防用药时间过长、选药不当等问题,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作者:付燕;秦瑞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美常安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 介绍微生态制剂美常安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 美常安临床应用广泛,对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腹泻、便秘、幽门螺杆菌感染、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胰腺炎均有良好的疗效.结论 美常安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作者:胡正波;陈路佳;卢海波;刘立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露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咳露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Hibar 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a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70 6~1.364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3 406 924X+138 099(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3i%,RSD为1.024%(r/,=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提高咳露1:7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苏英英;杨东花;黄壮壮;刘峰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42例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4例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原发病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胺碘酮片,每次0.2 g,第1周每日3次,然后逐渐减量至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结束后进行症状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减少房颤发生次数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可明显改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房颤疗效良好,可改善生活质量,长期服用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门锐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38例住院治疗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其中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2,3天;每21 d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1次疗效.结果 治疗后有效率(RR)为34.21%,临床获益率为73.68%,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5例,进展(PD)10例;治疗后有21例患者的体力状况评分提高;毒性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的骨髓抑制和脱发.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疗效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阮新建;季锡清;刘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抗肿瘤药物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应用情况.方法 随机抽查2010年1月至12月PIVAS配置的抗肿瘤静脉输液医嘱1 190份,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190份抗肿瘤药物医嘱中,16份不合理,占1.34%,不合理用药有溶剂选择、药物浓度、滴注速度不当等.结论 住院患者抗肿瘤药物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药师应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促进抗肿瘤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夏丽军;陈伟东;徐美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超滤法研究羌活提取物中异欧前胡素与人血清白蛋白的结合作用

    目的 采用超滤法研究羌活提取物中异欧前胡素与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方法 采用超滤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测定游离异欧前胡素的质量浓度,计算蛋白结合率,并根据Scatchard作图法计算结合常数.结果 当质量浓度为3.2,6.4,13.6,27.7,57.1 μmol/L时,异欧前胡素平均HSA结合率分别为56.2%,54.9%,54.4%,49.7%,44.1%.结合常数为2.12×104 L/mol,结合位点数n为0.4.结论 所用法简单、快速,适合于异欧前胡素蛋白结合率研究.异欧前胡素与人血浆白蛋白具有中等强度的结合.

    作者:龙怀聪;龙恩武;袁浩宇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定喘止咳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建立定喘止咳胶囊中盐酸麻黄碱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 mm,5μm),0.02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含0.2%三乙胺,用磷酸调pH至2.7)-乙腈(96:4)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07 nm.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在0.007 728~0.077 28 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8.21%,RSD为1.13%(n=6).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定喘止咳胶囊中盐酸麻黄碱的定量质量控制.

    作者:魏萍;张亚锋;王苑桃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我院5种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5种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4月至12月出院的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肿块切除术和大隐静脉曲张术275例I类切口手术惠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275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4.55%,涉及头孢菌素类和林可霉素类4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分别为头孢噻吩钠、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钠、克林霉素.术前应用<0.5 h者2例(占0.73%),0.5~2 h者245例(占89.09%),未用药者28例(占10.18%);术前未用术中应用5例(占1.82%);术后应用≤24 h者248例(占90.18%),未用27例(占9.82%).平均住院费用6 854.80元,平均药品费用l 281.92元.抗菌药物总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1.14%,占住院药品总费用的6.10%.结论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沈毅;顾申勇;谢宁;周卫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抑酸药临床应用评价分析

    目的 合理应用抑酸药.方法 调查分析抑酸药的用药现状,包括选药品种、联合用药方法、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结果 儿科多选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外科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病多选奥美拉唑,内科选药多样化,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时选质子泵抑制剂(PPI)或与H2受体阻断剂序贯用药或联合用药.结论 PPI和H2受体阻断药联合使用作用拮抗,序贯使用应遵循严格的用药顺序和一定的时间间隔.

    作者:谷慧峰;艾红;孙书敏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复方角菜酸酯栓剂用于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术后32例

    目的 观察复方角菜酸酯栓剂用于痔上黏膜环形切除术(PPH)术后.方法 选择拟行PPH手术治疗的重度痔病患者6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行美国强生PPH-01型吻合器进行手术,观察组术后予以复方角菜酸酯栓行塞肛治疗,于术后第1天起,每天2次,每次1枚,连用7 d.对照组术后予0.02%的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于术后第1天起,每天2次,连用7 d.分别于PPH术后第2天、第4天和第7天询问患者肛门疼痛程度并进行分度,对其创面水肿、肛周分泌物、出血等情况作出评估,并进行不良反应观察.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1天、4天临床疗效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临床疗效总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且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角菜酸酯栓剂应用于PPH术后疗效较显著,对术后肛门疼痛、坠胀感、出血、水肿、分泌物增加等局部症状控制效果良好,且不良反应少,是一种有效的PPH术后辅助用药.

    作者:陈明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