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咳露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

苏英英;杨东花;黄壮壮;刘峰

关键词:咳露口服液, 黄芩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咳露口服液中黄芩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Hibar C18柱(250 mm×4.6 mm,5μm),乙腈-0.1%磷酸溶液(24: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am.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170 6~1.364 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线性回归方程为Y=3 406 924X+138 099(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7.3i%,RSD为1.024%(r/,=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提高咳露1:7服液的质量控制标准.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8例

    目的 观察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38例住院治疗的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化疗.其中培美曲塞50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1,2,3天;每21 d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1次疗效.结果 治疗后有效率(RR)为34.21%,临床获益率为73.68%,其中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13例,稳定(SD)15例,进展(PD)10例;治疗后有21例患者的体力状况评分提高;毒性反应主要为Ⅰ~Ⅱ度的骨髓抑制和脱发.结论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肺腺癌,疗效好、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

    作者:阮新建;季锡清;刘畅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茵泽驱脂丸中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β-环糊精包合茵泽驱脂丸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评价指标筛选佳工艺务件.结果 佳包合工艺为A3B2C1,即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比例为1:6.包合温度40℃,包合时间1 h.结论 该工艺可提高制刑稳定性,方法简便易行,能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作者:邓振华;胡素连;蒋晓煌;周卓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静脉滴注丙泊酚复合骶管阻滞麻醉用于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30例

    目的 观察3种椎管内麻醉方式用于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pmcedurefor prolapse and hemorrhoids,PPH)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实施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患者90 例,随机分为持续硬膜外麻醉(A)组、脊椎麻醉(B)组、骶管阻滞复合静脉滴注丙泊酚(c)组,每组30例.分别记录每组术前、术中、术后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将麻醉效果进行分级,观察并记录麻醉镇痛效果;观察术后12 h内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A组(P<0.05),而B组和C组之间镇痛效果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B组不良反应出现多,共20例(66.67%).A组和C组不良反应均为9例(30.00%),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0.05).结论 骶管阻滞复合丙泊酚静脉滴注麻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麻醉质量高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可作为痔上黏膜环切吻合术患者的首选麻醉方式.

    作者:于洪涛;周刚;马龙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80例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痛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应用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有效抗生素,给予平喘、强心、利尿、祛痰、纠正呼吸衰竭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 000 U腹部皮下注射,2次/d,7-14 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治疗组的起效时间及住院天数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副作用.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慢性肺心病,可较快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少,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作者:徐春红;谢梅;徐力;谭雪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门诊药师素质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

    该文分析了门诊药师素质与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关系.提高门诊药师素质,可以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不仅能够提高门诊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而且还能保证患者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郑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钙调磷酸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钙调磷酸酶(calcineurin,CaN)是迄今发现的唯一受Ca2+或钙调素(caM)调节的丝/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参与多种细胞功能的调节,而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alcineurin inhibitors,CNIs)可能是目前临床上有效的免疫抑制药物.为了更全面地认识钙调磷酸酶及其抑制剂,该文对近年来钙调磷酸酶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作者:杨正英;钟健;刘祖雄;符旭东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酯GMl治疗血管性痴呆31例

    目的 分析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酯GMI对血管性痴呆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64例住院治疗的血管性痴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31例)应用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酯GM1,对照组(33例)应用银杏达莫联合胞二磷胆碱,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社会活动能力调查表(FAQ)、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评分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的FAQ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失评分均明显较优(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银杏达莫联合神经节苷酯GMl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生活质量.

    作者:李娟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科感染206例

    目的 观察评价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科感染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取妇科感染患者413例,分为试验组(206例)和对照组(207例).试验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每次(中度)1.5 g或(重度)3.0 g、每8 h给药1次.对照组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他啶,每次1.0 g(中度)或2.0 g(重度)、每8 h给药1次.结果 试验组的临床痊愈率为50.97%,高于对照组的42.03%(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8%和81.64%,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9.19%和77.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妇科感染的效果优于单用头孢他啶治疗,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黄晓慧;杜天竹;张春茹;王小华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自配匀浆膳用于肠内营养50例

    目的 观察在肠内营养过程中因鼻饲商品肠内营养剂出现严重胃肠道反应后,改用自配匀浆膳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住院期间用商品肠内营养剂后出现严重腹泻(1 d内腹泻水样便或蛋花汤样便3次以上,病程持续3 d以上)的患者50例,停用商品肠内营养刺,改用营养科自配的匀浆膳,观察其每天大便次数、性状,3 d后统计腹泻天数及血浆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 应用自配匀浆膳后,患者的腹泻症状明显改善(P<0.05),但血浆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商品肠内营养剂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者,当临床上应用商品肠内营养剂出现严重胃肠道并发症尤其是腹泻时,营养科自配的匀浆膳可明显改善腹泻症状,减轻肠内营养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小君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113例

    目的 观察加替沙星治疗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下呼吸道细菌感染患者22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加替沙星注射液200mg,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00 mg,均静脉滴注,每天2次,疗程7~10 d.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0.53%和72.57%,有效率分别为91.15%和83.19%,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5.84%和78.76%,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4%和5.3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替沙星治疗常见致病菌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煦;易红;袁浩宁;季平;王嘉川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我院5种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

    目的 评价医院5种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回顾性调查2010年4月至12月出院的甲状腺手术、乳腺手术、疝气修补术、肿块切除术和大隐静脉曲张术275例I类切口手术惠者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情况.结果 275例患者中,抗菌药物预防性使用率为94.55%,涉及头孢菌素类和林可霉素类4种抗菌药物,使用频次排名分别为头孢噻吩钠、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钠、克林霉素.术前应用<0.5 h者2例(占0.73%),0.5~2 h者245例(占89.09%),未用药者28例(占10.18%);术前未用术中应用5例(占1.82%);术后应用≤24 h者248例(占90.18%),未用27例(占9.82%).平均住院费用6 854.80元,平均药品费用l 281.92元.抗菌药物总费用占住院总费用的1.14%,占住院药品总费用的6.10%.结论 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应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

    作者:沈毅;顾申勇;谢宁;周卫英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择期手术患者30例,入室后常规心电图检查,并进行血氧饱和度和心率测试及血压检查.记录麻醉诱导前、诱导后以及插管后1,2,3 min时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变化情况.结果 患者插管均一次性顺利完成.诱导后血压下降,心率明显减慢,并维持在正常范围,均低于基础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插管后血压测量值较基础值偏低,较诱导前差异显著(P<0.05或p<0.01);各时间段心率均维持在诱导前水平(P>0.05).结论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麻醉诱导,可以减轻气管插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矫健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文拉法辛与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临床对比观察

    目的 对比观察文拉法辛和阿米替林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79例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用文拉法辛治疗41例(V组),阿米替林治疗38例(A组),比较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疗效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文拉法辛较阿米替林起效快(P<0.01)、不良反应少(P<0.05).结论 文拉法辛是一种起效快、不良反应轻、安全、有效的抗抑郁药,可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郑凤霞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美常安临床应用进展

    目的 介绍微生态制剂美常安的临床研究与应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归纳和综述.结果 美常安临床应用广泛,对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腹泻、便秘、幽门螺杆菌感染、腹膜炎、肝性脑病和胰腺炎均有良好的疗效.结论 美常安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随着研究的深入,其临床应用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

    作者:胡正波;陈路佳;卢海波;刘立立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地西泮对小鼠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地西泮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 30只小鼠随机均分为生理盐水组(NS组)、DI组(地西泮8 mg/kg)和D2组(地西泮16 mg/kg),连续注射14 d,第15日停止给药并正常饲喂1 d,第16日各组注射吗啡0.125 mg/kg,分别在地西泮注射及吗啡注射后以热甩尾法测定小鼠痛闽.结果 不同剂量地西泮对吗啡镇痛效果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D1组和D2组较NS组痛阈增加(P<0.01).而D1组与D2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地西泮能显著增强吗啡的镇痛作用,且可能随剂量的增加增效的幅度有所降低.

    作者:王晓毅;季宁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双氯西林钠干混悬剂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的建立

    目的 建立双氯西林钠干混悬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增加增溶剂并联合离心沉淀薄膜过滤法,消除双氯西林钠干混悬剂的抗菌活性.结果 低速(500 r/min)离心10 min,其回收率均大于70%,满足中国药典验证试验的基本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双氯西林钠干混悬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对药品的生产及检验部门有实用价值.

    作者:王景禄;朱世真;卢京光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我院2006年至2009年儿童抗感染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探讨儿童抗感染药物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2006年至2009年收集的777例抗感染药物ADR报告,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岁以下儿童发生不良反应较多,致ADR药物以β-内酰胺类较多,临床表现以皮肤损害为主.结论 应注意儿童ADR相关因素,重视合理用药,以防止ADR的发生.

    作者:严晗;史强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2011年我院妇科腔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目的 调查妇科腔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规范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抽取2011年妇科腔镜围手术期病历1 118份,对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妇科腔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00%,预防用药占87.56%,治疗性用药占12.4_4%:抗菌药物使用频率前5位为头孢孟多酯钠、头孢替唑钠、五水头孢唑林、克林霉素、替硝唑.结论 妇科腔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品种选择、用法用量、给药时间、联合用药基本合理,但存在个别患者预防用药时间过长、选药不当等问题,需加强合理用药管理.

    作者:付燕;秦瑞芬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平贝母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对中药材平贝母的水分、灰分、酸不溶性灰分和贝母乙素含量等进行研究.方法 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中方法使用水分测定法测定水分,灰分测定法测定总灰分和酸不溶性灰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贝母乙素含量,色谱柱为Symmetry C18柱(150 mm×3.9 mm,5μm),流动相为CH3CN-100 mmol/L CH3COONH4(43:57),流速为1.1 mL/min,检测波长为37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10μL.结果 中药材平贝母水分不应超过13%,总灰分不高于3.5%,酸不溶性灰分不得高于0.5%;贝母乙素含量测定平均回收率为98.13%,RSD=2.57%(n=6).结论 为建立和完善平贝母的质量标准体系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

    作者:侯素云;王振月;王宗权 刊期: 2012年第17期

  •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

    目的 观察总结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及护理对策.方法 根据病历自行设计调查登记表收集资料,根据痛程送取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标准的72例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分为发作组(49例)和持续组(23例)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攻击行为多无攻击诱因(69.44%),攻击时间多在夜间(34.42%),攻击对象多为患者(40.28%),多使用暴力手段(86.11%),再次攻击率高(90.28%).发作组与持续组在攻击预谋(x2=17.444)、攻击动机(x2=11.282)、攻击地点(x2=8.482)、攻击后果(x2=29.048)和攻击后自我保护(x2=8.979)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总体显效率为77.78%,持续组显效率为52.17%,显著低于发作组的89.80%(x2=5.617,P<0.05).发作组攻击行为控制时间为(24.52±6.35)d,显著短于持续组的(45.63±8.26)d(t=10.844,P<0.01).结论 与以精神病性症状为主要表现的发作组比较,以人格改变为主要表现的持续组多在现实动机下以报复为主要目的 进行攻击,因此在临床护理时应予高度重视,避免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作者:邓丽凤;谭小林 刊期: 2012年第17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