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梅;徐春红;胡正波;卢海波;余敏灵
目的 建立比较盐酸小檗碱和黄连药材对金色葡萄球菌抑菌效力的方法.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为参照物、抑菌圈直径(D)为反应值,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A抗生素生物检定法管碟法的三剂量法设计试验,对盐酸小檗碱和黄连药材样品的抑菌效力进行比较.结果 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4.00~12.5μg/mL范围内,黄连样品溶液质量浓度在66.0~200μg/mL范围内,其剂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三剂量法剂间变异分析及可靠性测验结果表明,回归非常显著(P<0.01),偏离平行、二次曲线、反二次曲线均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成立;组内(碟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平均可信限为1.8845%.结论 该方法能用于比较盐酸小檗碱和黄连药材的抑菌效力.
作者:谢梅;徐春红;胡正波;卢海波;余敏灵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综述薄荷油的药理毒理作用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薄荷油具有祛痰、利胆、解痉、抗炎镇痛、抗菌抗病毒、促渗透、抗早孕和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多种药理作用以及致肝损伤等毒理作用.结论 薄荷油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和市场开发前景.
作者:张荣发;杨宗发;江尚飞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保证大蜜丸的安全性并规范炼蜜过程.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5-羟甲基糠醛质量浓度在0.200 4~20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93%(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质量控制的统一方法,为大蜜丸中蜂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杨海燕;杨瑞瑞;李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醋酸奥曲肽对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总结术后护理体会.方法 选取2005年12月至2012年1月在医院行胃癌根治术后并发淋巴漏的患者19例,采用醋酸奥曲肽注射液(商品名善宁)配合常规治疗,并对患者实行精心护理.结果 19例患者中,18例(94.74%)好转出院,1例(5.26%)因自身免疫力低下治疗无效而死亡.结论 醋酸奥曲肽治疗胃癌根治术后淋巴漏疗效显著,精心、科学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作者:韩丽英;张少清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总结病区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和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结果与理论 口服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等,以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费哲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并探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在预防小儿甘露醇静脉滴注所致静脉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儿童输液室需静脉留置针持续输注甘露醇患儿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硫酸镁外敷预防,试验组采用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预防.比较两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严重程度,静脉滴注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试验组患儿静脉炎发生率(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47.14%),且静脉炎发生严重程度及静脉滴注疼痛程度也均明显轻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复方七叶皂苷钠凝胶外敷可以有效预防小儿甘露醇静滴所致静脉炎,减轻穿刺部位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汤晓敏;陈丽;程晓微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患者女,57岁,无任何家族病史,患糖尿病肾病10年,因病情加重,于2009年1月来我院肾病中心住院治疗.2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医生给予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30 mg、每日2次,阿替洛尔片每次12.5mg、每日2次,硝苯地平片每次10 mg、每日2次,血压仍波动于160~180/90~110 mmHg.2009年3月23日再次来我院门诊就医,测血压180/110 mmHg,加服厄贝沙坦胶囊(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090101105),每次1粒,每天1次.患者立即出现鼻热、痛、干燥等不适症状,并未引起注意.第4天,患者鼻涕中夹带血丝,后又有滴血出现,约2滴,患者以为是咽喉出血,咯痰无血,即停用厄贝沙坦胶囊.体格检查示体温36.6℃,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4.0×109/L,中性粒细胞1.6×109/L,淋巴细胞2.20×109/L,单核细胞0.2×109/L,血小板231×109/L.
作者:王玉慧;史文慧;韩荣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评价固相萃取方法用于中药提取液除杂的效能.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中药材水煎液固相萃取前后除杂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固相萃取技术可以用于中药提取液的净化处理.结论 固相萃取技术对中药提取液的有效成分保留较少,且净化效果较好,适合小批量中药口服液的纯净处理.
作者:张振巍;石磊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予以透明质酸20 mg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38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2次/d,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停药后1周后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优良率(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34.21%).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17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注射期间应加强护理,避免发生难以治愈的关节腔内感染.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金莲花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提取后用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色氨酸、对羟基苯甲苹果酸、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结论 色氨酸和对羟基苯甲苹果酸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董永喜;张桂青;王爱民;沈国华;许祖超;李勇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该文总结了医院住院药房人员、药品、调剂工作管理的现状,分析了药房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方法,以让药房工作管理更加规范、合理.
作者:牟太琴;吴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氯诺昔康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使用芬太尼和氯诺昔康自控静脉镇痛,治疗组首次静脉注射12 mg氯诺昔康,将40 mg氯诺昔康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以每小时2 mL静脉泵注射;对照组首次静脉注射0.05 mg芬太尼,将0.8 mg芬太尼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连接电子镇痛泵,基础剂量为2 mL/h,患者自控镇痛为每次0.5mL,锁定时间为15 min.于开始镇痛后4,8,12,24,48 h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动态评分、PCA的次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镇痛各时间点VAS动态评分和PCA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蔡龙青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并测定犬血浆中苯丙哌林的浓度,研究磷酸苯丙哌林在beagle犬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方法 beagle犬单剂量口服80 mg磷酸苯丙哌林,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苯丙哌林的浓度.结果 苯丙哌林在beagle犬体内过程符合一室模型,血药峰浓度(Cmax)为(133.52±58.23)ng/mL,达峰时间(Tmax)为(2.96±0.58)h,半衰期(t1/2)为(2.27±0.51)h,0~24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o-24)为(985.16±135.23)ng·h/mL.结论 所建立的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适用于体内苯丙哌林的浓度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何群雄;俞幻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医院标准化管理体系对传统中药房煎药室的影响.方法 利用文献资料,对比实施标准化管理体系前后中药房煎药室的变化.结果与结论 传统煎服方法虽然历史悠久,但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实施,规范了药学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为药学管理和服务保障提供了条件.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B组口服帕罗西汀.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91.18%,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5.29%和38.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轻,适合作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一线用药.
作者:祝云龙;张治华;徐建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入选的73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治疗组给予甲氨蝾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症状、体征和B超、血中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也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性疗法治疗异位妊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汪凡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硝酸酯类、阿司匹林、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5 000 IU于腹部皮下注射,每12h1次,连用7d;辛伐他汀片40 mg,晚间顿服,每日1次,连服2周.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22%(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血渍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升(P>0.05);观察组未出现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无因为不良反应退出者.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且无严重出血等不良反应,具有临床实用性和可推广性.
作者:吕大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五明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17.2~154.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1.22%(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五明丹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建升;杨文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桑叶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桑叶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叶配方颗粒中的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进行芦丁的含量测定,芦丁进样量在0.184 8~0.924 0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1.53%,n=6).结论 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冯健;胡昌江;张秀环;罗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20株和大肠埃希菌34株,进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从12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45株(37.50%),从34株大肠埃希茵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11株(32.35%).除亚胺培南外,ESBLs阳性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1).结论 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茵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产生ESBLs,临床上经验用药可选择头霉素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重症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徐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