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燕;杨瑞瑞;李荣
目的 比较腹腔镜术与剖腹术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后的护理指标.方法 选取8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585.75±49.27)mL、抗生素使用天数为(3.70±0.32)d、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为(15.75±1.41)h、术后下床开始活动时间为(10.40±1.42)h、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为10%、住院时间为(4.50±0.35)d,剖腹组分别为(856.75±70.50)mL,(5.45±0.45)d,(33.90±2.29)h,(23.93±1.34)h,55%,(6.93±0.54)d.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明显优于传统剖腹手术.
作者:冷容;陈姚;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初步探讨左旋肉碱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病房33例(左旋肉碱使用3个月以上,日剂量2~3g)左旋肉碱相关的精神障碍中符合研究入组标准的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安慰剂使用3个月以上,日剂量3 g)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将结果输入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SCL-90的因子分及总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左旋肉碱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SCL-90的因子分及总分较正常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分及总分,精神病性因子分(1.742±0.301)分、偏执因子分(1.455±0.552)分、敌对因子分(1.542±0.471)分、抑郁因子分(1.883±0.382)分、焦虑因子分(1.636±0.390)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CL-90的强迫、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等因子分及总分方面的差异不明显.结论 左旋肉碱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以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偏执和敌对等)和情感症状(抑郁、焦虑等)为特点,与临床发现主要以幻听、被害妄想、被控制体验等为主,同时又有情感不协调、行为瓦解等伴随症状等相符合.而强迫、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等方面却无特异性.故治疗上应首先针对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小剂量规范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通常症状较快消除,社会功能恢复较完全,后期病情波动少.
作者:吴胜;张代江;李大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恩必普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50 mg口服,每日1次;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必普200 mg口服,每日3次.所有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2h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和治疗后2周时,两组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恩必普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良好的疗效,用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先上升后很快下降,对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严丽;连妙芬;贾震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氯诺昔康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90例妇科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5例.手术结束后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使用芬太尼和氯诺昔康自控静脉镇痛,治疗组首次静脉注射12 mg氯诺昔康,将40 mg氯诺昔康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 mL,以每小时2 mL静脉泵注射;对照组首次静脉注射0.05 mg芬太尼,将0.8 mg芬太尼加入10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连接电子镇痛泵,基础剂量为2 mL/h,患者自控镇痛为每次0.5mL,锁定时间为15 min.于开始镇痛后4,8,12,24,48 h观察并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VAS)动态评分、PCA的次数及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镇痛各时间点VAS动态评分和PCA次数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氯诺昔康对腹部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可在临床推广.
作者:蔡龙青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剂300 mg,以后75 mg/d,连续4周.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疗效,监测出、凝血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1),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凝血指标的影响不大(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法,对医院650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频度高的药物是胰岛素类,其次是格列奈类,药物利用基本合理.其中单一用药占28.62%,二联用药占39.23%,三联用药占32.15%;316例发生并发症,占48.62%,其中以高血压多见,占29.43%.结论 糖尿病患者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叶利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1.34±0.27)g/d,24 h微球蛋白排泄率为(487.93±46.62)mg/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86±0.42)g/d和(584.83±81.19)m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含量,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冯迎九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桑叶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桑叶配方颗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桑叶配方颗粒中的芦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高效液相色谱法能进行芦丁的含量测定,芦丁进样量在0.184 8~0.924 0 m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9.77%(RSD=1.53%,n=6).结论 所用方法可行,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
作者:冯健;胡昌江;张秀环;罗旭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总结病区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和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结果与理论 口服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等,以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费哲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包块直径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6.67%(20/3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β-HCG水平和包块直径在治疗第5,10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第15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与观察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且起效快,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B组口服帕罗西汀.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91.18%,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5.29%和38.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轻,适合作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一线用药.
作者:祝云龙;张治华;徐建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并2型糖尿病患者及其对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片,每次12.5~25 mg,饭前1h服用,每天3次;观察组在给予卡托普利片的基础上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每次30 mg,饭前1h服用,每天1次.观察治疗8周前后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尿蛋白、血肌酐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后血压和尿蛋白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治疗比单药治疗可更好地降低尿蛋白(P<0.05).结论 联合治疗对保护肾功能有协同作用.
作者:黄玉环;薛盛龙;林金银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保证大蜜丸的安全性并规范炼蜜过程.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10:90),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5-羟甲基糠醛质量浓度在0.200 4~20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0.93%(n=9).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可作为大蜜丸中5-羟甲基糠醛质量控制的统一方法,为大蜜丸中蜂蜜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作者:杨海燕;杨瑞瑞;李荣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1 2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25例.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地塞米松注射液和硫酸特布他林静脉滴注,治疗组给予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5.84%和9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期间仅发生心悸24例,肌肉震颤17例,咽部不适19例,症状轻微,不影响继续治疗,停药后症状消失.结论 应用布地奈德联合硫酸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COPD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君飞;金礼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甲氨蝶呤(MTX)在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中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有保留生育功能意愿且具备随访条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两组.A组行患侧输卵管病灶开窗取胚术或挤压术,病灶处输卵管系膜注射MTX 20 mg;B组手术方法相同,但不予MTX注射.术后1周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下降至正常所需时间.并随访两组患侧输卵管的再通及持续性异位妊娠情况,近期(12个月内)重复性异位妊娠率、宫内妊娠率情况.结果 A组较B组术后血HCG下降时间快,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率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重复性异位妊娠发生率、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下输卵管妊娠保守手术后在病灶处输卵管系膜注射MTX,术后血HCG下降时间快,并能有效防止持续性异位妊娠发生而无明显不良反应,不影响术后患侧输卵管通畅率、宫内妊娠率,从而可有效保留生育功能.
作者:刘俊;陈颖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对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纳入的随对照试验(RCT)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的患者合计835例.结果显示,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改善联合组优于单用AR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74,95% CI(-16.71,-12.76),P<0.00001];平均24 h动态血压(收缩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无临床意义[MD=-2.33,95% CI(-4.54,-0.12),P=0.04];总不良反应和干咳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24,95% CI(0.58,2.63),P=0.57]和[RR=7.13,95% CI(0.92,55.54),P=0.06].结论 ACEI联合ARB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优于单用ARB,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但纳入研究整体质量不高,仍须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
作者:牟金金;卢静;杨敏;徐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的作用、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医院肝胆外科入科收治的1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7例患者均未发生脾梗死、脾脓肿、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血小板、免疫球蛋白、补体C3、补体C4均恢复正常.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通过射频消融保脾.
作者:曾鹏飞;主鹤亭;冯春林;冷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10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组)和B组(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组)各50例,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显效时间、镇痛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麻醉平面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A组对运动神经阻滞、抑制程度明显强于B组,A组对呼吸循环功能抑制程度明显强于B组.A组发生低血压15例,B组为8例,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下肢运动神经恢复到0~Ⅰ级所需时间,B组(110±38.4)min明显短于A组(190±42)min.10 min运动神经阻滞,B组的运动神经阻滞分级低于A组(P<0.01).结论 0.167%(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具有较大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李永强;肖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胃溃疡活动期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457g及替硝唑片0.5g、每日1次,A组(34例)再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B组(38例)再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均每日1次.治疗8周后,A组和B组分别继续单服埃索美拉唑20 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继续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5.29%和73.6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18%和71.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A组更明显(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替硝唑,较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有更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能更好地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口服左西替利嗪片(每次5 mg,每日1次)和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50 mg,每日3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2.00%,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急性湿疹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红;何启敏;薛广悦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