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平;李广学;张宜仲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急性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急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仅给予口服左西替利嗪片(每次5 mg,每日1次)和外用复方氟米松软膏(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50 mg,每日3次.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形态、瘙痒程度、皮损面积的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2.00%,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急性湿疹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刘红;何启敏;薛广悦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系统评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对高血压左室肥厚逆转作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纳入的随对照试验(RCT)进行质量评价,并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项研究,进行Meta分析的患者合计835例.结果显示,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改善联合组优于单用AR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4.74,95% CI(-16.71,-12.76),P<0.00001];平均24 h动态血压(收缩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无临床意义[MD=-2.33,95% CI(-4.54,-0.12),P=0.04];总不良反应和干咳发生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1.24,95% CI(0.58,2.63),P=0.57]和[RR=7.13,95% CI(0.92,55.54),P=0.06].结论 ACEI联合ARB对高血压左室肥厚的逆转作用优于单用ARB,且不增加不良反应.但纳入研究整体质量不高,仍须高质量RCT进一步证实.
作者:牟金金;卢静;杨敏;徐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比较盐酸小檗碱和黄连药材对金色葡萄球菌抑菌效力的方法.方法 以盐酸小檗碱为参照物、抑菌圈直径(D)为反应值,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ⅪA抗生素生物检定法管碟法的三剂量法设计试验,对盐酸小檗碱和黄连药材样品的抑菌效力进行比较.结果 盐酸小檗碱质量浓度在4.00~12.5μg/mL范围内,黄连样品溶液质量浓度在66.0~200μg/mL范围内,其剂量的对数值与抑菌圈直径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大于0.99).三剂量法剂间变异分析及可靠性测验结果表明,回归非常显著(P<0.01),偏离平行、二次曲线、反二次曲线均不显著(P>0.05),实验结果成立;组内(碟间)差异非常显著(P<0.01);平均可信限为1.8845%.结论 该方法能用于比较盐酸小檗碱和黄连药材的抑菌效力.
作者:谢梅;徐春红;胡正波;卢海波;余敏灵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金莲花的水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溶剂提取后用柱色谱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色氨酸、对羟基苯甲苹果酸、荭草素-2”-O-β-L-半乳糖苷、荭草素、牡荆素.结论 色氨酸和对羟基苯甲苹果酸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董永喜;张桂青;王爱民;沈国华;许祖超;李勇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老年患者,口服复方阿嗪米特,每次0.15g,每天3次,治疗2周,比较服药前后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疼痛、上腹灼烧感等症状评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第1周餐后饱胀感、早饱、上腹疼痛、上腹灼烧感各项症状积分及症状总积分与治疗前1周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第2周餐后饱胀感、早饱症状积分与治疗第1周比较,明显下降(P<0.05).所有病例均未见任何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阿嗪米特治疗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好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吴晓尉;侯煜;朱人敏;杨妙芳;张晓华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五明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17.2~154.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1.22%(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五明丹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建升;杨文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刺山柑乳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为520 nm.结果 盐酸水苏碱进样质量浓度在0.084~0.84g/L范围内与吸光度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40%,RSD为3.37%(n=6).结论 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刺山柑乳膏的质量控制.
作者:程立华;张卫东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清淋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甲醇-0.1 mol/L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0.041 0~0.2460μg和0.091 0~0.546 2μg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2%和99.36%,RSD分别为0.27%和0.3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两组分分离度好,其他成分无干扰,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火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择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予以透明质酸20 mg关节腔内注射;对照组38例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0.3g,2次/d,饭后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并停药后1周后进行近期临床疗效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临床优良率(77.78%)明显高于对照组(34.21%).观察组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2例,对照组出现17例,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透明质酸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确切、安全性较好,注射期间应加强护理,避免发生难以治愈的关节腔内感染.
作者:陈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恩必普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50 mg口服,每日1次;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必普200 mg口服,每日3次.所有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2h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和治疗后2周时,两组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恩必普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良好的疗效,用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先上升后很快下降,对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严丽;连妙芬;贾震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骨松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CL)法对骨松宝胶囊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TCL法可鉴别与川芎、淫羊霍、知母对应的斑点.HPLC法可测定淫羊霍苷的含量.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骨松宝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兰顺;廖新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减少药物性损害的发生.方法 分析药物性肾损害的表现及其与药物剂量的关系.结果 药物性肾损害主要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急性间质性肾炎、慢性间质性肾炎、肾小球肾炎、血管性损害等.结论 临床药师对肾损害药物加强干预,可预防药物性肾损害.
作者:董艳;程力军;李海蓉;华丽霞;陆英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抗茵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和去年同期横向对比.结果 通过全院医生的共同努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结论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减少了细菌耐药性.
作者:潘洁;符明龙;彭晓燕;梅艳芳;孟丽丽;王远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患者女,57岁,无任何家族病史,患糖尿病肾病10年,因病情加重,于2009年1月来我院肾病中心住院治疗.2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医生给予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30 mg、每日2次,阿替洛尔片每次12.5mg、每日2次,硝苯地平片每次10 mg、每日2次,血压仍波动于160~180/90~110 mmHg.2009年3月23日再次来我院门诊就医,测血压180/110 mmHg,加服厄贝沙坦胶囊(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090101105),每次1粒,每天1次.患者立即出现鼻热、痛、干燥等不适症状,并未引起注意.第4天,患者鼻涕中夹带血丝,后又有滴血出现,约2滴,患者以为是咽喉出血,咯痰无血,即停用厄贝沙坦胶囊.体格检查示体温36.6℃,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4.0×109/L,中性粒细胞1.6×109/L,淋巴细胞2.20×109/L,单核细胞0.2×109/L,血小板231×109/L.
作者:王玉慧;史文慧;韩荣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格拉司琼预防曲马多术后镇痛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医院收治的腹部全身麻醉手术患者10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曲马多镇痛,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静脉注射格拉司琼,观察术后各时间段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44.0%和36.0%,治疗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为16.0%和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格拉司琼预防曲马多术后镇痛致恶心、呕吐效果好,用药方便,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徐;孙建良;罗永香;袁孝忠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剂300 mg,以后75 mg/d,连续4周.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疗效,监测出、凝血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1),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凝血指标的影响不大(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米诺环素分散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法,以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为指标,对处方予以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该分散片在90 s内完全崩解,颗粒全部通过二号筛,各项指标符合分散片的要求.结论 该分散片处方可行,制备工艺具有生产实用性.
作者:陈小平;李广学;张宜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研究阿奇霉素和红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30mg/(kg·d)静脉滴注,每天2次,连续使用7d后改口服红霉素30 mg/(kg·d),每天3次,连续使用7d.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静脉滴注,每天1次,连续使用5d后改口服阿奇霉素10 mg/(kg·d),每天1次,连续使用3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体温下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罗音消失时间、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优于红霉素,疗程短,显效快,不良反应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丽凤;陈淡璋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甘桔冰梅片中桔梗皂苷D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方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6:74),流速为1.0 mL/min;Waters 2424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85℃,气体流速为2.9 SLPM/min.结果 桔梗皂苷D进样量在0.952~11.900t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1.74%(n=6).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测定甘桔冰梅片中桔梗皂苷D的含量准确、可靠、操作简便.
作者:彭善贵;文永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促进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 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影响药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制订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药品的动态管理,保证了药品质量,减少了自然耗损,避免了差错事故和纠纷,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 药房药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作者:方敏;于西全;郑笈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