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善贵;文永盛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20株和大肠埃希菌34株,进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从12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45株(37.50%),从34株大肠埃希茵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11株(32.35%).除亚胺培南外,ESBLs阳性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1).结论 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茵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产生ESBLs,临床上经验用药可选择头霉素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重症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徐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氧驱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选择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复方异丙托溴铵及布地奈德混悬液各2.5mL,对照组单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剂量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每天2次,每次15 min,连用1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气分析及临床疗效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氧分压(Pa0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02)值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周后两组患者治疗前PaO2和PaC02值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7.50,P<0.01).结论 氧驱动复方异丙托溴铵联合布地奈德混雾化吸入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做好雾化吸入的各项护理,是确保疗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措施.
作者:柳兰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五明丹胶囊中丹参酮ⅡA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 mm ×4.6 mm,5μm),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0 nm.结果 丹参酮ⅡA进样量在17.2~154.8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8.74%,RSD=1.22%(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强,结果准确,可用于五明丹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孟建升;杨文文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Polident义齿固定剂对牙槽嵴低平患者佩戴全口义齿咀嚼效能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Polident义齿固定剂应用于30例牙槽嵴低平的全口义齿患者,采用分光光度法测试使用前后患者的咀嚼效能,以问卷形式调查使用前后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使用Polident义齿固定剂后,患者全口义齿咀嚼效能大大改善,总体满意度、语音、咀嚼功能、固位和舒适性有了显著性提高(P>0.01).结论 Polident义齿固定剂可提高牙槽嵴低平患者全口义齿的咀嚼效能,并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左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术与剖腹术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后的护理指标.方法 选取8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585.75±49.27)mL、抗生素使用天数为(3.70±0.32)d、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为(15.75±1.41)h、术后下床开始活动时间为(10.40±1.42)h、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为10%、住院时间为(4.50±0.35)d,剖腹组分别为(856.75±70.50)mL,(5.45±0.45)d,(33.90±2.29)h,(23.93±1.34)h,55%,(6.93±0.54)d.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明显优于传统剖腹手术.
作者:冷容;陈姚;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研究米诺环素分散片的处方与制备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法,以崩解时限、分散均匀性、溶出度等为指标,对处方予以筛选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该分散片在90 s内完全崩解,颗粒全部通过二号筛,各项指标符合分散片的要求.结论 该分散片处方可行,制备工艺具有生产实用性.
作者:陈小平;李广学;张宜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抗茵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开展专项整治活动以来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和去年同期横向对比.结果 通过全院医生的共同努力,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结论 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提高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减少了细菌耐药性.
作者:潘洁;符明龙;彭晓燕;梅艳芳;孟丽丽;王远光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保证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总结病区药房口服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分析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污染和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结果与理论 口服药品单剂量集中摆药目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及岗位技能培训等,以保证药品质量.
作者:费哲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甲氨蝶呤.比较两组治疗成功率、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包块直径变化及药品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6.67%(20/3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β-HCG水平和包块直径在治疗第5,10天时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在治疗第15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67%,与观察组的1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宫外孕能显著提高治疗成功率,且起效快,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以活化血小板表面糖蛋白受体Ⅱb/Ⅲa的特异性寡肽为基础构建血栓靶向微泡(clot-targeted microbubbles,TMB),探讨TMB联合体外低频超声(low frequency ultrasound,LFUS)的在体溶栓效果.方法 利用家兔自体血栓阻断颈总动脉制备的急性动脉栓塞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5组,即动脉注射TMB联合LFUS(800 kHz,2.4 W/cm2,脉冲)组(A组)、动脉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B组)、静脉注射TMB联合LFUS组(C组)、静脉注射非靶向性微泡(UTMB)联合LFUS组(D组)、单纯低频超声组(E组),治疗30 min后,利用血管造影并依据改良心肌梗死溶栓(TIMI)血流等级标准和血块清除得分来评估血凝块清除率和血流恢复状况.结果 A组血块清除得分[(3.50±0.53)分]和溶栓成功率(100%)均高.与E组相比,C组血块清除得分[(1.95±1.12)分对(0.53±0.38)分,P<0.05]和TIMI[(1.94±0.62)分对(0.47±0.44)分,P<0.05]均明显提高.与D组相比,C组血块清除得分[(1.95±1.12)分对(0.61±0.43)分,P<0.05]和TIMI[(1.94±0.62)分对(0.72±0.25)分,P<0.05)也均明显提高.结论 无论是动脉注射还是静脉注射TMB,都可有效清除活体血栓,且全身应用TMB比UTMB更有溶栓优势.
作者:蔡玉龙;王冰;刘淑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射频消融(RFA)在治疗外伤性脾破裂中的作用、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医院肝胆外科入科收治的17例外伤性脾破裂患者进行射频消融治疗,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17例患者均未发生脾梗死、脾脓肿、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血小板、免疫球蛋白、补体C3、补体C4均恢复正常.结论 外伤性脾破裂在确保生命安全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通过射频消融保脾.
作者:曾鹏飞;主鹤亭;冯春林;冷凯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34例,A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B组口服帕罗西汀.两组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2,4,8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和91.18%,不良反应率分别为35.29%和38.2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西酞普兰与帕罗西汀治疗老年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相当,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不良反应更轻,适合作为老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一线用药.
作者:祝云龙;张治华;徐建刚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鼻炎灵片的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方中白芷、黄芩及川贝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黄芩中黄芩苷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76 n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溶液(20:80),流速为1 mL/min,进样体积为10 μL.理论塔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6 000.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分离度较好,阴性无干扰;黄芩苷进样量在0.137 24~1.7155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为2.33%(n=6).结论 所建标准可用于鼻炎灵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海燕;李振国;宋汉敏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促进药房药品规范化管理.方法 结合工作实际,针对影响药品质量的各个环节制订管理措施.结果 通过对药品的动态管理,保证了药品质量,减少了自然耗损,避免了差错事故和纠纷,提高了服务质量.结论 药房药品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具有可操作性,值得推广.
作者:方敏;于西全;郑笈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在门诊治疗中引起精神障碍的预防方法和护理措施.方法 总结单纯使用利多卡因(观察组)及利多卡因伍用肾上腺素(对照组)后发生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比较两者间精神症状的发生率及相关症状出现和消失的时间,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 观察组出现精神症状者占0.2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2%(P<0.05),两组精神症状均以兴奋多语多见;观察组用药后出现症状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其发生精神症状的持续时间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治疗中利多卡因伍用肾上腺素较单纯使用利多卡因,能更好地减少患者精神症状的发生率.治疗时一旦发生精神症状,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能较好地缓解症状,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作者:陈明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清淋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mm,5μm),以甲醇-0.1 mol/L磷酸溶液(85:1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大黄素、大黄酚进样量分别在0.041 0~0.2460μg和0.091 0~0.546 2μg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42%和99.36%,RSD分别为0.27%和0.31%(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两组分分离度好,其他成分无干扰,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火旺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心可舒片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C18柱(150mm × 3.9 mm,3.5 μm),以甲醇-0.5%醋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丹参素钠质量浓度在50.06~250.3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61%,RSD=1.23%(n=5);原儿茶醛质量浓度在5.28~47.5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1.69%(n=5).结论 15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心可舒片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为该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屈蓉;仇雅静;陈骁鹏;叶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氟西汀联合心理护理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颅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口服氟西汀胶囊20 mg,每日1次.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综合性心理护理,疗程均为8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焦虑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物质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颅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的抑郁、焦虑等负性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
作者:王建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恩必普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50 mg口服,每日1次;疏血通注射液6 mL加入0.9%氯化钠或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必普200 mg口服,每日3次.所有患者均以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54%(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治疗后12h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d和治疗后2周时,两组D-二聚体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 恩必普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良好的疗效,用药后患者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先上升后很快下降,对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严丽;连妙芬;贾震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患者女,57岁,无任何家族病史,患糖尿病肾病10年,因病情加重,于2009年1月来我院肾病中心住院治疗.2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医生给予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30 mg、每日2次,阿替洛尔片每次12.5mg、每日2次,硝苯地平片每次10 mg、每日2次,血压仍波动于160~180/90~110 mmHg.2009年3月23日再次来我院门诊就医,测血压180/110 mmHg,加服厄贝沙坦胶囊(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090101105),每次1粒,每天1次.患者立即出现鼻热、痛、干燥等不适症状,并未引起注意.第4天,患者鼻涕中夹带血丝,后又有滴血出现,约2滴,患者以为是咽喉出血,咯痰无血,即停用厄贝沙坦胶囊.体格检查示体温36.6℃,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4.0×109/L,中性粒细胞1.6×109/L,淋巴细胞2.20×109/L,单核细胞0.2×109/L,血小板231×109/L.
作者:王玉慧;史文慧;韩荣旗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