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胜;张代江;李大齐
患者女,57岁,无任何家族病史,患糖尿病肾病10年,因病情加重,于2009年1月来我院肾病中心住院治疗.2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医生给予抗高血压药:硝苯地平缓释片每次30 mg、每日2次,阿替洛尔片每次12.5mg、每日2次,硝苯地平片每次10 mg、每日2次,血压仍波动于160~180/90~110 mmHg.2009年3月23日再次来我院门诊就医,测血压180/110 mmHg,加服厄贝沙坦胶囊(珠海润都民彤制药有限公司,批号为20090101105),每次1粒,每天1次.患者立即出现鼻热、痛、干燥等不适症状,并未引起注意.第4天,患者鼻涕中夹带血丝,后又有滴血出现,约2滴,患者以为是咽喉出血,咯痰无血,即停用厄贝沙坦胶囊.体格检查示体温36.6℃,脉搏70次/min,呼吸18次/min;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4.0×109/L,中性粒细胞1.6×109/L,淋巴细胞2.20×109/L,单核细胞0.2×109/L,血小板231×109/L.
作者:王玉慧;史文慧;韩荣旗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分析门诊患者用药遵医行为,提高治疗水平.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1月至12月门诊用药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由药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340例患者中遵医行为好240例(70.59%),遵医行为差100例(29.41%).100例遵医行为差患者中,年龄不小于60岁的老年患者43例,小于14岁的患儿27例,共70例(70.00%).影响遵医行为的主要原因为,对疾病缺乏认识40例,缺乏有效用药指导35例,药品因素25例.结论 影响门诊患者用药遵医行为的因素较多.医院药师应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对患者进行合理用药健康教育,并进行积极有效沟通,以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
作者:吴孝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美国麻醉师协会分级Ⅰ~Ⅱ级100例产妇随机分为A组(重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组)和B组(轻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组)各50例,均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 两组麻醉显效时间、镇痛质量比较差异无显著性,A组麻醉平面维持时间明显长于B组,A组对运动神经阻滞、抑制程度明显强于B组,A组对呼吸循环功能抑制程度明显强于B组.A组发生低血压15例,B组为8例,差异具有显著性.术后下肢运动神经恢复到0~Ⅰ级所需时间,B组(110±38.4)min明显短于A组(190±42)min.10 min运动神经阻滞,B组的运动神经阻滞分级低于A组(P<0.01).结论 0.167%(轻比重)布比卡因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术,具有较大的临床实际意义.
作者:李永强;肖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医院标准化管理体系对传统中药房煎药室的影响.方法 利用文献资料,对比实施标准化管理体系前后中药房煎药室的变化.结果与结论 传统煎服方法虽然历史悠久,但缺乏统一的操作规范.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实施,规范了药学各部门的工作流程,为药学管理和服务保障提供了条件.
作者:苟静玲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安神类保健食品及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的14种镇静催眠类药物的检测方法.方法采用溶剂超声或液-液萃取方法对样品进行提取富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Scan模式进行定性检测,采用DB-5 ms毛细管色谱柱(30 m×0.25 mm×0.25 μm),程序升温,初始温度120℃(1 min),10℃/min升至230℃,15℃/min升至270℃(20 min),选择EI离子源,溶剂延迟2.5 min,质谱扫描40~350 amu.结果 14种镇静催眠类药物得到了较好分离,在30 min内完成快速检测.结论 该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打假工作中的快速检测方法.
作者:朱小红;马鹏飞;徐翔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不同方法治疗放射性食管炎的疗效.方法 将52例出现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4例)口服甘露醇合剂,对照组(28例)口服0.9%氯化钠注射液合剂.结果 试验组完全缓解率为74.29%,对照组为32.76%,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口服甘露醇合剂是治疗放射性食管炎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法.
作者:付英秀;白明婷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了解门诊糖尿病患者的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法,对医院650例糖尿病患者的门诊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使用频度高的药物是胰岛素类,其次是格列奈类,药物利用基本合理.其中单一用药占28.62%,二联用药占39.23%,三联用药占32.15%;316例发生并发症,占48.62%,其中以高血压多见,占29.43%.结论 糖尿病患者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叶利君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度洛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情绪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并口服度洛西汀20 mg,每天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观察组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恢复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4.96,P<0.05).结论 度洛西汀联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焦虑患者的情绪,并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作者:沈群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及耐药性分析.方法 选择下呼吸道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20株和大肠埃希菌34株,进行产ESBLs情况及耐药性分析.结果 从120株肺炎克雷伯菌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45株(37.50%),从34株大肠埃希茵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11株(32.35%).除亚胺培南外,ESBLs阳性菌株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均高于ESBLs阴性菌株(P<0.01).结论 下呼吸道标本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茵产生耐药性的主要原因是产生ESBLs,临床上经验用药可选择头霉素类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复合β-内酰胺酶抑制剂,重症感染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徐建萍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浆细胞因子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予以门冬氨酸钾镁、肌苷、促肝细胞生长素和维生素C等常规保肝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片100 mg口服,每日1次,疗程为6个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血浆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治疗6个月后均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拉米夫定能通过抑制TGF-β1,IL-8,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进而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及促进其分解,从而达到抗肝纤维化、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目的.
作者:王冬 刊期: 2012年第19期
该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凝血酶抑制剂的功能特点以及在国外的上市研究情况,为其将来在国内使用提供基本信息.
作者:荆凡波;李祥鹏;孙术红;付蕾;隋忠国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初步探讨左旋肉碱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早期干预病房33例(左旋肉碱使用3个月以上,日剂量2~3g)左旋肉碱相关的精神障碍中符合研究入组标准的患者及33例正常对照者(安慰剂使用3个月以上,日剂量3 g)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将结果输入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比较SCL-90的因子分及总分方面的差异.结果 左旋肉碱相关的精神障碍患者SCL-90的因子分及总分较正常对照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因子分及总分,精神病性因子分(1.742±0.301)分、偏执因子分(1.455±0.552)分、敌对因子分(1.542±0.471)分、抑郁因子分(1.883±0.382)分、焦虑因子分(1.636±0.390)分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SCL-90的强迫、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等因子分及总分方面的差异不明显.结论 左旋肉碱相关的精神障碍的临床症状以精神病性症状(幻觉、妄想、偏执和敌对等)和情感症状(抑郁、焦虑等)为特点,与临床发现主要以幻听、被害妄想、被控制体验等为主,同时又有情感不协调、行为瓦解等伴随症状等相符合.而强迫、人际关系和躯体化等方面却无特异性.故治疗上应首先针对精神病性症状和情感症状,小剂量规范化使用抗精神病药物,通常症状较快消除,社会功能恢复较完全,后期病情波动少.
作者:吴胜;张代江;李大齐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心可舒片中有效成分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C18柱(150mm × 3.9 mm,3.5 μm),以甲醇-0.5%醋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丹参素钠质量浓度在50.06~250.3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1,方法平均回收率为100.61%,RSD=1.23%(n=5);原儿茶醛质量浓度在5.28~47.52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9.84%,RSD=1.69%(n=5).结论 15批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心可舒片中丹参素钠和原儿茶醛的含量测定,为该药的质量评价提供了依据.
作者:屈蓉;仇雅静;陈骁鹏;叶慧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将6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肠溶阿司匹林及抗心绞痛药物.治疗组在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首剂300 mg,以后75 mg/d,连续4周.观察两组的心绞痛疗效,监测出、凝血指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明显减少(P<0.01),症状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压低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出凝血指标的影响不大(P>0.05).结论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
作者:张芳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对比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2例胃溃疡活动期且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0.457g及替硝唑片0.5g、每日1次,A组(34例)再口服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B组(38例)再口服奥美拉唑镁肠溶片20 mg,均每日1次.治疗8周后,A组和B组分别继续单服埃索美拉唑20 mg或奥美拉唑20 mg,每日1次,继续治疗4周后复查胃镜并检测幽门螺杆菌、血清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结果 A组和B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分别为85.29%和73.68%,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1.18%和71.05%;两组治疗后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且A组更明显(P<0.05).结论 埃索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替硝唑,较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有更高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及溃疡愈合率,能更好地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薛红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对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严格按照随机化原则将入选的73例异位妊娠患者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37例,治疗组给予甲氨蝾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对照组只给予甲氨蝶呤治疗,治疗后对患者症状、体征和B超、血中人绒毛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1.89%,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3.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β-HCG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也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应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性疗法治疗异位妊娠,操作简便,疗效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汪凡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索循证医学原理在中心药房不合格药品管理中的具体应用,以确保调剂质量,保障用药安全.方法 收集医院中心药房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不合格药品,运用Excel表格记录其名称、批号、规格及不合格项目、厂家等,分析不合格原因.结果 统计涉及药品种类100种,占所有350种药品的28.57%.不合格项目15项,涉及剂型3种.不合格项目中以破损为主,占76.27%.结论 应进一步完善药品包装,减少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的损失;加强药品生产过程的管理,降低不合格药品的出厂率.
作者:王明学;王宏钊;薛梅苓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建立骨松宝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CL)法对骨松宝胶囊进行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有效成分含量.结果 TCL法可鉴别与川芎、淫羊霍、知母对应的斑点.HPLC法可测定淫羊霍苷的含量.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骨松宝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兰顺;廖新麟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术与剖腹术两种方法治疗异位妊娠后的护理指标.方法 选取80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行腹腔镜手术和剖腹手术,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使用镇痛剂情况、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时间等指标.结果 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为(585.75±49.27)mL、抗生素使用天数为(3.70±0.32)d、术后肛门开始排气时间为(15.75±1.41)h、术后下床开始活动时间为(10.40±1.42)h、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为10%、住院时间为(4.50±0.35)d,剖腹组分别为(856.75±70.50)mL,(5.45±0.45)d,(33.90±2.29)h,(23.93±1.34)h,55%,(6.93±0.54)d.两组结果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腹腔镜治疗异位妊娠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明显优于传统剖腹手术.
作者:冷容;陈姚;王静 刊期: 2012年第19期
目的 探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为(1.34±0.27)g/d,24 h微球蛋白排泄率为(487.93±46.62)mg/L,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86±0.42)g/d和(584.83±81.19)mg/L,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盐酸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降低患者尿蛋白含量,改善患者肾功能.
作者:冯迎九 刊期: 2012年第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