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小儿退热栓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

王巍;余翔;周祥敏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复方小儿退热栓, 对乙酰氨基酚,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小儿退热栓中对乙酰氨基酚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XDB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醋酸铵溶液-甲醇(90:1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44 nm,柱温30 ℃.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进样量在0.207 8~2.078 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51%,RSD为0.39%(n=6).结论 所用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作为复方小儿退热栓的质量控制方法.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热毒宁注射液药品不良反应分析与防治

    目的 分析引发热毒宁注射液的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相关因素,以利其合理应用.方法 对国内相关文献和医院热毒宁注射液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与分析.结果 药品不良反应以儿童为多发人群;用药30 min内出现的占88.46%;可累及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主要为过敏性反应(61.54%),严重的为过敏性休克.结论 临床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时,医护人员应询问患者过敏史,并注意给药剂量、速度和用药疗程,尽量减少或避免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吴春美;汪春霞;吴明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30例

    目的 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7例抑郁症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30例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米氮平治疗,对照组27例单用米氮平.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不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连续观察6周.结果 治疗第1周,两组HAMD和HAMA评分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2周末开始两组间HAMD和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6周末两组显效率分别为83.33%和81.4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TESS评分每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肝解郁联合米氮平治疗抑郁症起效快,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好.

    作者:季林影;蔡进伟;邹晓华;金艳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脑靶向脂质体的研究进展

    血脑屏障的存在使得大部分药物无法进入大脑,从而加大了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难度.表面修饰的脂质体或一些特殊性质的脂质体可以作为特定的药物载体,将药物运输到相应组织或器官内.该文介绍了近年来脂质体脑靶向制剂,包括经表面修饰的脂质体、热敏脂质体和前阳离子脂质体等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向华;徐维平;陆杨;徐婷娟;顾君彤;张勇强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关于转化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部分内容的讨论

    目的 促进转化糖注射液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转化糖注射液药品说明书部分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对医院2010年3月全部住院病区共139例患者转化糖注射液使用情况作调查统计,结合调查情况分析讨论药品说明书相关内容.结果 部分临床医生在适应证选择、用量及配伍用药方面存在认识偏差;调查涉及的2个转化糖制剂共4种规格中的3种是高渗型输液剂.结论 建议转化糖制剂药品说明书应在渗透压、用量及药代动力学资料等方面作相关补充说明.

    作者:刘正军;朱振伟;许谙;孙晓杰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现状浅析

    目的 了解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机构可获得性的真实状况.方法 查阅2009年至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方面的调查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基本药物在各地基层医疗机构中的使用率普遍偏低,药品短缺、断库现象严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所收纳的部分药品有违遴选原则且不能满足临床的正常需求.

    作者:王欲晓;邓伟生;谢敬东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40例

    目的 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 将94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10-15 mL静脉滴注.5d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8.89%),且主要临床症状或体征改善的平均时间缩短,转住院治疗例数亦减少.结论 生脉注射液治疗小儿肺炎安全、有效.

    作者:王信乐;叶纪沟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抗癫痫药物研究现状与新进展

    癫痫(epilepsy,EP)是一组以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引起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的慢性脑部疾病,任何年龄均可发病.由于传统抗癫痫药物的局限性,临床上需要耐受性强、疗效更好、副作用小的新药,于是出现了新型抗癫痫药.该文综述了传统和新型抗癫痫药的研究现状与新进展,并阐述了它们之间的不同.

    作者:应义;崔虓;张慧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临床药师进行药学干预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的工作思路和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和临床医师一起查房、学习,对工作中遇到的部分典型病例进行介绍、分析.结果 临床药师对若干病例用药提出了建议,并获得较好效果,工作效果得到了临床的认可.结论 药师深入临床,缩短了和医生、患者之间的距离,发挥了临床作用,体现了价值,为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用药提供了质量保障.

    作者:龙明立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2010年国家批准注册的化学药品统计分析

    目的 了解和分析2010年我国新注册的化学药品分布情况.方法 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上下载2010年新注册的药品批准文号目录及相关资料,针对国产化学药品进行分类,利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汇总.结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010年共发出了1 002个国产化学药品批准文号,其中抗微生物药、中枢神经系统用药、循环系统用药、补充血容量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用药与消化系统用药排列前5位;剂型以注射液和片剂为主,占64.47%.结论 抗微生物药泛滥;“一药多号”现象部分改善;造影剂相对空白.

    作者:杜晓义;吴国振;安群;李尧;舒丽芯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风热咳嗽36例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风热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8例风热咳嗽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应用中药配方颗粒(肉桂、浙贝母、前胡、紫菀、丹参、半夏等按2:3:3:3:3:3的比例共研细末搅拌成糊状)敷贴双侧肺俞穴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4d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62.50%).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风热咳嗽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雷玲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的血药浓度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比较两种方法测定万古霉素血药浓度的差异.方法 取30例静脉滴注万古霉素的患者用药前后的血清样本,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测定血药浓度,并分析两种方法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5.0~80.0 μg/mL质量浓度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97.70%~103.00%,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94%~5.83%和4.53%~5.75%;化学发光酶免疫法的线性范围在5.0~100.0 μg/mL,回收率为98.72%~102.70%,日内、日间RSD分别为4.48%~5.62%和6.48%~7.96%.两法测定值相关性良好,r=0.987 1.结论 两法测定结果并不需要相互校正,临床治疗药物监测工作中可以根据监测要求和监测目的灵活运用.

    作者:王维忠;钱南萍;陈斌;马莹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红花注射液对糖尿病患者血流动力学及C反应蛋白的影响

    目的 评价红花注射液对糖尿病血流动力学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研究组采用格列齐特80 mg(每日3次)加红花注射液20 mL(每日1次)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格列齐特80 mg(每日2次),均以15 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后观察血糖、餐后2h血糖、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及C反应蛋白.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红花注射液的降血糖效果与格列齐特相当,在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C反应蛋白方面优于格列齐特,对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能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作者:何黎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国内外医药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目的进一步提高我国医药政策评估的研究水平.方法结合政策评估的理论,参考国内外医药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的研究文献,进行对比研究.结果与结论国内医药政策评估应吸取国外在政府参与度、理论研究和指标体系、评估后政策修订等方面的经验,更好地完善我国医药政策评估活动.

    作者:赵玥;陈永法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蒙药金莲花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 观察金莲花总黄酮镇痛、解热、抗炎作用的效果.方法 实验动物采用热板法与醋酸扭体法、家兔与大鼠致热法、耳廓渗出与棉球肉芽法测定金莲花总黄酮的镇痛、解热、抗炎效果.结果 金莲花0.8,0.4,0.2 g/kg剂量组,在给药90 min,小鼠疼痛阈值提高47.6%,39.9%,14.2%,扭体抑制率为31.6%,28.5%,12.1%;对家兔解热作用可持续5h,对大鼠解热作用可持续4h,解热作用2h后明显;对小鼠耳壳炎性渗出抑制率为22.6%,29.7%,14.4%,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抑制率为43.9%,24.6%,5.3%.结论 金莲花总黄酮具有镇痛、解热、抗炎作用,作用强度呈量效关系.

    作者:杨宏昕;常亮;赵阳;白音夫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水杨酸酊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水杨酸酊中水杨酸和苯甲酸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Phenomenex Luna C18柱(150 mm×4.6mm,5μm),乙腈-四氢呋喃-冰醋酸-水(20:5:5:7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1 nm,柱温为30℃.结果 水杨酸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10.3~51.6μg/mL(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00%,RSD为1.46%(n=9);苯甲酸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20.0~100.0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101.41%,RSD为1.36%(n=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好,灵敏度高,可同时测定复方水杨酸酊中水杨酸和苯甲酸的含量.

    作者:黄洁;李锋武;刘鹏鸣;范菲;单敏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我院2008年至2010年抗抑郁药应用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抗抑郁药应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金额排序和应用频度分析法,对2008年至2010年抗抑郁药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抑郁药物使用总金额持续增长,新一代抗抑郁药使用金额连续3年占抗抑郁药使用总金额的近99%,是主要用药.帕罗西汀用药频度3年连续居首位,氟西汀用药频度近年增长迅速.结论 抗抑郁药应用结构基本合理,但药物使用情况变化不大.随着人们对抑郁症认识的不断加深,安全、有效、经济的抗抑郁药物将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作者:史轶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预配候取语音呼叫取药模式在门诊药房运用中的体会

    目的 探索新型取药模式在提高医院门诊药房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方面的作用.方法 介绍医院门诊药房预配候取语音呼叫取药模式的运行情况,并与传统模式比较,分析利弊.结果 新型取药模式提高了门诊药房的工作质量和社会效益.结论 预配候取取药模式适合在大、中型医院推广.

    作者:匡增全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50例

    目的 观察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心律失常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大剂量的胺碘酮治疗,治疗组给予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临床总有效率和早搏总有效率对照组为80.00%和70.00%,治疗组为92.00%和88.00%;不良反应对照组有9例,治疗组有4例.结论 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戴仁森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一核心三平台六模块”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及其应用

    该文研究了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模式,提出了构建“一核心三平台六模块”的创业教育模式改革的思想,介绍了在医药经管类专业中运用该模式实践所取得的成果.

    作者:陈瑶 刊期: 2012年第20期

  • 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目的 研究阿托伐他汀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阿司匹林、维生素E、维生素C等脑梗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干预6个月后血脂水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血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斑块积分分别为(3.78±0.68)分和(4.52±0.75)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分别为(77.90±21.74)分和(51.54±12.44)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显著降低血脂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助于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作者:何荣芬;仇君 刊期: 2012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