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淑霞;郭建超;曹丽薇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配合抚触用于剖宫产术后止痛的疗效.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产妇100例,随机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后出现疼痛时给予止痛药物曲马多50 mg肌肉注射;试验组在疼痛时先给以耳穴贴压配合抚触护理10 ~ 20 min,效果不缓解时再用止痛药物.结果 试验组各时间段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肌肉注射曲马多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耳穴贴压配合抚触止痛效果优于传统的止痛药物.
作者:高淑霞;郭建超;曹丽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颈眩定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给予自拟颈眩定汤治疗,对照组56例予以口服氟桂利嗪胶囊(西比灵)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8.44%,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颈眩定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氟桂利嗪胶囊.
作者:江惟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专属性较强的东北地产轮叶党参鉴别方法,为研究和开发轮叶党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外观性状、组织切片、粉末制片的方法进行生药学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该药材甲醇提取物的指纹图谱.结果 其石细胞群、乳管群、木薄壁细胞的显微特征比较典型,建立了该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确定了17个共有特征色谱峰.结论 生药鉴定与指纹图谱鉴别方法准确、可靠,为有效控制轮叶党参的质量提供了依据.
作者:陈恒冲;马彬峡;李景辉 刊期: 2012年第22期
为了减小医疗器械专用型检测设备的超差风险和稳定性漂移,使检测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检测状态并达到量值溯源,努力提升人员业务素质,健全内部校准相关法规体系建设,应认真开展检测设备的内部校准活动,同时对内部校准结果进行系统分析和使用,确保医疗器械检验结果的真实可靠.
作者:张芹;罗阿利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为充分利用和开发藤梨根资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 样品1中总黄酮的含量为6.99%,样品2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96%,样品3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27%.结论 栽培藤梨根中总黄酮的含量大于野生品,在根中的总黄酮含量远大于地上茎中的含量,市场上藤梨根的地上茎与根同等入药之现状值得进一步商榷.
作者:宣新中;蔡中齐;姚晓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妇科千金分散片中穿心莲内醋和脱水穿心莲内醋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Shimadzu VP-ODS柱(150 mm×4.6mm,5 μm),以甲醇-水(52:48)为流动相,穿心莲内酯检测波长为225 nm,脱水穿心莲内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样品中穿心莲内酯与脱水穿心莲内酯进样量分别在0.200 4 ~2.040 0 μg与0.117 2 ~0.702 4μg范围内与相应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灵敏、结果准确,可作为妇科千金分散片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作者:许宁;廖亚琴;李喜平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2011年9月至12月的门诊处方265 384张,统计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评价其用药合理性.结果 抗菌药物处方占统计处方的16.19%,抗菌药物联合使用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6.38%.抗菌药物被使用63 007次,涉及13大类37个品种,使用频次高的前3位为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分别占45.75%,24.52%,12.45%.非限制类抗菌药物占总使用频次的54.13%,限制类抗菌药物占45.87%.使用比例较高的前3个科室依次为呼吸内科、儿科和口腔科.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有待改进.
作者:叶强;毛小红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复方芩兰口服液中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25:75),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8 nm.结果 连翘苷进样量在1.22 ~12.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8.66%,RSD =0.72% (n =6).结论 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孔涛;张月芹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喜炎平注射液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方法 按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用不同厂家的鲎试剂对3个批号的喜炎平注射液分别进行干扰试验和细菌内毒素检查.结果 喜炎平注射液稀释到40倍(质量浓度为1.25 g/L)时对细菌内毒素检查法无干扰,细菌内毒素限值L=5 EU/mL,按照拟订标准,3批样品细菌内毒素检查均符合规定.结论 所建立的鲎试剂法可用于喜炎平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检查.
作者:吴寒寅;孟德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脱水、降颅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凡喜;黄晓龙;周玉峰;张健明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药品电子监管码在浙江省药品监管领域的实施情况.方法 运用因子分析法尝试性构建该政策在浙江省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价模型,并运用该模型对该政策在浙江省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 药品电子监管码政策在浙江省的实施情况总体良好,明确了浙江省的工作重心及努力方向.
作者:季玮;董耿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建立非布索坦中6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分离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溶液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PB-5填充柱(30m×0.53 mm,5.0 μm),载气为氮气,以N-甲基吡咯烷酮为溶剂,测定了非布索坦原料药中乙醇、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四氢呋喃、吡啶、二甲基甲酰胺的残留量.结果 6种有机溶剂完全分离,在所考察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中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乙醇在129.2 ~1 033.6 μg/mL(r =0.9997),二氯甲烷在15.2 ~ 121.6 μg/mL(r =0.9999),乙酸乙酯在125.2 ~1 001.6 μg/mL(r =0.999 8),四氢呋喃在18.6~ 148.8 μg/mL(r =0.999 9),吡啶的线性范围在99.6 ~ 398.4 μg/mL(r =0.999 6);二甲基甲酰胺的线性范围在25~200 μg/mL(r =0.999 2).各残留溶剂的精密度试验的RSD均小于10%.结论 该试验所建立的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非布索坦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王辉;常先平;周成钥;吕凌;丁姗姗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观察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 将20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9例)和对照组(96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够显著降低患者体温、减少抽搐(P<0.05);依据格拉斯哥评分(GOS)预后评分标准,观察组的良好率为81.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9%(P<0.05).结论 安宫牛黄丸治疗重症颅脑损伤时,在控制体温和抽出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有较好疗效.
作者:林建青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探讨医院中药房调剂新模式的效果.方法 以在门诊中药房取药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传统模式组与新模式组,各50例.观察两组的工作效率、配药合格率与患者满意度.结果 传统模式组每张处方的调剂时间为(10.34±1.34)min、单人来回走动的时间为(30.63±5.38)s,新模式组每张处方的调剂时间为(6.21±0.52)min、来回走动的时间为0s,工作效率显著高于传统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模式组配药合格率为80.00%,新模式组配药合格率为96.00%,显著高于传统模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0.061,P=0.014);传统模式组患者满意度为48.00%,新模式组患者满意度为7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305,P=0).结论 中小规模门诊中药房应用调剂新模式能有效提高效率、缩短时间,有助于提高调剂工作质量.
作者:白朝英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为确保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和稳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文献调研的方式,对2009年至2011年基层医疗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方面的研究论文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与结论 基本药物使用率普遍偏低,药品短缺、断库现象严重,部分药品遴选不科学、不能满足临床的正常需求.国家除采取措施保障基本药物供应、促进其使用外,还应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进行科学地调整.
作者:刘军;邓伟生;谢敬东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比较国产与进口法莫替丁片治疗非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NERD)的经济性及疗效.方法 将50例NERD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用进口法莫替丁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西沙必利片,观察组用国产法莫替丁片+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西沙必利片.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为68.00%,有效率为28.00%,无效率为4.00%,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治愈率为72.00%,有效率为20.00%,无效率为8.00%,总有效率为92.00%.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法莫替丁片国产价格低于进口.结论 国产法莫替丁片联合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及西沙必利片治疗NERD疗效可靠,安全,经济实惠.
作者:吴秋帆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对补骨脂及其人工染色伪品进行鉴别.方法 从性状、水试、显微特征等方面进行鉴别和比较.结果 伪品是用莱菔子染色加工而成,两者在性状、水试后的变化、组织结构、显微特征方面均有不同.结论 二者功效不同,应加以区分,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苏园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总结门诊药房工作流程梳理及应用体会.方法 从建立和应用的角度,介绍工作流程制订的方法和使用的意义.结果 建立工作流程可避免传统带教弊端,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差错,便于药房统一管理.结论 合理的工作流程是高质高效完成各项工作的有力保障.
作者:曹倩;魏宇宁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在积极选派优秀药师参加全国临床药师培训的同时,完善院内培训机制,加强临床药师队伍内涵建设,摸索出一条适合经济欠发达地区医院,临床药师队伍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结果 药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使患者的用药安全得到保证.结论 领导重视,并注重建章立制,规范管理,可为临床药师队伍建设提供良好条件.
作者:王文森;孙洁;王书杰;尹晓飞 刊期: 2012年第22期
目的 了解医院门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医院门诊2010年7月至12月每周一的处方,共计20 000张,对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处方数量、品种个数、所占比例、使用情况、合理性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在医院门诊各科广泛使用,处方使用率为12.80%.其中皮肤科使用率为27.90%,耳鼻喉科为24.60%,儿科为19.10%,眼科为16.00%,内科为6.50%,急诊科为3.60%.少数处方存在滥用、乱用现象.结论 应加强对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应用的监管,提高对滥用糖皮质激素危害的认识,贯彻执行卫生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避免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粟珊;张永丽;唐文 刊期: 2012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