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红;邓佳琳;唐佳
目的 观察七氟醚浓度递增法吸入诱导用于可预见性面罩通气困难(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DMV)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37例属DMV高危人群患者实施七氟醚浓度递增法吸入诱导方式.在患者意识消失后,若未出现面罩通气困难,则予丙泊酚、司可林静脉快诱导下气管插管;若出现面罩通气困难,则改为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气管插管.结果 全组病例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均未出现脉搏氧饱和度(SpO2)急速下降现象.结论 七氟醚浓度递增法吸入诱导用于DMV高危人群患者安全可行.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合并有焦虑、抑郁或混合型焦虑抑郁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并加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和地西泮治疗,干预前和干预后72 h对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均得到缓解,治疗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徐志莹;唐海川;钱文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新疆曼陀罗子(生品、提取物)及其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对大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5%羟甲基纤维素钠)、曼陀罗子提取物组(每kg含生药1.55,3.10,6.20 g)、曼陀罗子生品组(每kg含生药3.1g)、曼陀罗子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组(成品组,每kg含生药2 g),每100 g体重1 mL连续灌胃大鼠90 d,分别观察在给药90 d和停药15d后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酯酶(TChE)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对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MAO、TCHE影响虽有统计学差异,但其差异没有剂量和时间规律性.结论 在规定的时间和剂量范围内,新疆曼陀罗子及其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对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MAO及TChE无明显影响.
作者:热比姑丽·伊斯拉木;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尤力都孜·买买提;艾西木江·热甫卡提;闫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麻醉恢复室中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46例麻醉恢复室中患者分为两组,各73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右旋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用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治疗组患者全部达到满意镇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术后即刻(T1)、10 min(T2)、30 min(T3)、60 min(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的综合护理,146例患者均顺利术后恢复至正常的清醒状态,麻醉恢复室期间未出现任何护理并发症等.结论 盐酸右旋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良好,且呼吸抑制小,适用于麻醉恢复室患者镇静,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麻醉恢复室并发症.
作者:邵敏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预输液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3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术前开放静脉通路,观察组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500 mL,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 mL,然后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结果 两组孕产妇平均动脉压与扩容前、扩容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93.59±9.67)mmHg高于对照组的(87.45 ±9.45) mmHg,低血压发生率5.79%和麻黄素剂量(3.12±1.08)mg均低于对照组的16.84%和(8.89±2.45) mg(P<0.05).结论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剖宫产中,麻醉前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能很好地预防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唐红海;严国章;丁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针对我国阿片类药物的使用现状及疼痛治疗认识与实践上的误区,阐述规范化癌痛治疗中合理使用阿片类药物应注意的问题,以促进和保障癌症患者无痛,并提高其生存质量.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在原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原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当天血糖标准差(SDBG)、大血糖波动幅度(LGAE)、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分别为(1.53±0.38) mmol/L、(3.24±0.76)mmol/L和17.38±2.20,而对照组分别为(1.69 ±0.43)mmol/L、(3.72±1.01)mmol/L和20.41±3.18,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中作为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张秉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脉管复康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C,检测波长为286 m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28.08 ~14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1.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脉管复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瑾;王友兰;吴爱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医院分娩后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2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2例,应用注射用缩宫素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可在必要时间隔15 min重复使用.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腹泻2例,眩晕3例,不良反应无需用药均可自行缓解.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蓉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流学、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方法 将急性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4例.两组均使用阿司匹林片100 mg和氯吡格雷片75 mg,均1天1次.治疗组予疏血通注射液6 mL/d,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d,疗程14d.观察神经缺损功能的改善情况、TCD变化及对血流变学、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基本痊愈29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2例,无变化2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为92.59%;对照组基本痊愈20例,显著进步12例,进步11例,无变化7例,恶化4例,总有效率为79.63%.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出血事件.两组治疗后的血流变学指标及血浆D-二聚体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TCD血流均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疏血通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治疗脑梗死,可降低血流变指标、D-二聚体等,并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作者:陈锦艳;王大成;罗世旺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现状,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1月产科剖宫产手术出院患者54例,对剖宫产围手术期用药品种及频度、用药时间、联合用药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54例剖宫产全部使用抗菌药物,使用频度高的药物是头孢西丁、头孢硫脒、氨曲南.头孢西丁、头孢硫脒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大于1.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规范.
作者:文洁;邓永平;李明芬;何丽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比较爱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与单纯化学治疗对中晚期肺癌的疗效、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方法 将66例Ⅲb~Ⅳ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GP (gemcitabine+ cisplatin)方案治疗,治疗组采用GP方案+爱迪注射液治疗,连续4周期,比较两组的疗效、不良反应及Karnofsky评分.结果 两组有效率均为48.49%,但疾病控制率治疗组(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8.79%),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爱迪注射液联合化学治疗具有增效减毒作用,且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徐滢;张永军;芦柏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路边菊中绿原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SB-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检测波长为348 nm,柱温为35℃.结果 绿原酸进样量在0.026 05 ~1.667 2 μg之间和峰面积具有良好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Y=1 846 039X-10 829,r=0.999 8(n=5);测得10批路边菊中的绿原酸平均含量为0.19%.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路边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梁聂彦;陈学松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复方消渴滴丸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8∶72),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250 nm,进样体积10 μL.结果 葛根素质量浓度在83.68~836.8 μg/mL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n=7).高、中、低3种不同质量浓度溶液的平均回收率为99.08%,RSD=1.09%(n=9).结论 该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可作为复方消渴滴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戴薇;张锦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缩宫素联合早期护理干预在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采用缩宫素联合早期护理干预进行预防治疗、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同期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42例同类患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 h出血量、第3产程时间、产后出血发生率、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第3产程时间、产后2h出血量和产后24 h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护理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护理干预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有效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作者:叶妃恩;童燕琴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自身复合诱导与咪达唑仑-丙泊酚复合诱导对围插管期的血流动力学及对减少药物用量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医院择期行上腹部手术的患者90例,ASA Ⅰ或Ⅱ级,年龄18 ~50岁.将患者随机分成3组,Ⅰ组静脉滴注丙泊酚0.5 mg/kg(20%的诱导剂量),Ⅱ组静注咪达唑仓0.05 mg/kg,Ⅲ组为对照组,静脉滴注0.9%氯化钠注射液3 mL.2 min后,按照预先设定的速度给予丙泊酚诱导,当脑电双频指数(BIS)达到40时停止灌注.结果 两个试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诱导药的用量(P<0.05),但丙泊酚自身复合诱导组在诱导和插管期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结论 丙泊酚自身复合诱导以及咪达唑仑-丙泊酚复合诱导都可以明显减少诱导药的用量,在不影响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可以减少患者的负担.
作者:励玲芬;宋小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片用于痔疮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外剥内扎术式进行手术,术后予以常规抗炎、局部坐浴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加用地奥司明片0.9g,每天2次,连用7d.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2,4天临床疗效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地奥司明片应用于痔疮术后疗效较显著,对患术后肛门疼痛、出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等局部症状控制效果良好,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痔疮患者围手术期辅助药物.
作者:赵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38例,治疗组仅6例,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剑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治疗肛肠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肛肠病术后应用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治疗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的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就两组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和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疼痛程度为Ⅰ级的比率均显著提高,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疼痛程度为Ⅱ级的比率显著降低,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为Ⅲ级的比率明显减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增强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并能大限度地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红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 将5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治疗组,采用10 mg/d的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同期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100 mg/d的拉米夫定(LAM)治疗,观察记录患者在12,24,48周时两组患者的治疗转阴率.结果 经过12,24,48周治疗,治疗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转阴率为27.12%,42.37%和76.27%,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8.00%,48.00%和60.00% (P<0.05).结论 应用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效果较显著,比传统的拉米夫定治疗方法有明显进步.
作者:楼永芳 刊期: 2012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