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产后出血102例

姜宠华;张正

关键词:卡前列素氨丁三醇, 产后出血, 缩宫素
摘要: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妇产科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治疗组剖宫产产妇再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阴道分娩产妇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对照组以同样方式分别注射缩宫素10U.结果 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2h及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恶心呕吐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 对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早期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且不良反应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医院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研究

    目的 促进医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干预前符合条件的全部324例和干预后的420例清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的324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预防用药率100%;0.5~2h开始用药者50例(15.43%),术前2~24h开始用药者64例(19.75%),手术后开始用药者185例(64.81%);手术后平均预防用药时间为5.34d.干预后420例手术中有198例(47.14%)未使用抗菌药物;术前0.5~2h开始用药者28例(37.84%),手术后开始用药者22例(27.03%);手术后平均预防用药时间为1.44 d.干预前后感染率无变化.结论 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现象在干预后有明显改善,但与卫生部要求Ⅰ类清洁手术低于30%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仍有一定差距,应加强干预管理.为了使合理用药监督长期化、制度化,应引入与医疗机构不相关的第三方进行监督.

    作者:王永玲;王清理;张建华;裴媛;吴琪;李森森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将同期4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6,10,14 d)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峰流速(Vp)变化,记录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峰流速较对照组下降显著,GCS评分增高显著,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有效率明显于高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明显减少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 将168例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56例.A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B组给予莫沙必利治疗,C组给予根除幽门螺杆菌、莫沙必利联合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 C组总有效率为85.71%,显著高于A组和B组(69.64%和71.43%)(P<0.05).结论 根除幽门螺杆菌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淑青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78例

    目的 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医院分娩后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28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02例,应用注射用缩宫素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可在必要时间隔15 min重复使用.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78%,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生恶心呕吐7例,腹泻2例,眩晕3例,不良反应无需用药均可自行缓解.结论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产后出血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谢蓉蓉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不同剂量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的氟桂利嗪胶囊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入选在2007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医院诊疗的210例偏头痛患者,按照入院先后顺序编号,根据随机数字方法分成2组,每组105例,分别为5mg治疗组与10mg治疗组,均予每晚睡前口服1次,疗程为4周.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相关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等级无统计学差异(P>0.05).5 mg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48%,10 mg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29%,两组相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具有统计学差异(4.76% vs 22.86%,P<0.05).结论 氟桂利嗪胶囊5 mg和10 mg剂量治疗偏头痛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好选择5 mg每晚1次为宜.

    作者:吴友良;罗艳梅;高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管复康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脉管复康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C,检测波长为286 m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28.08 ~14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1.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脉管复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瑾;王友兰;吴爱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冲配人员心理压力源分析与对策

    目的 减轻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冲配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配液工作效率.方法 分析调配中心冲配人员压力源,针对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结果 配液工作责任大,技术操作环节多,工作不规律,冲配人员心理压力源来自各方面,心理健康不容乐观.结论 管理者应注意缓解冲配人员的工作压力,重视冲配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努力创造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更多地给予冲配人员理解和支持.

    作者:陈翠萌;丁小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七氟醚浓度递增法吸入诱导用于可预见性面罩通气困难137例

    目的 观察七氟醚浓度递增法吸入诱导用于可预见性面罩通气困难(difficult mask ventilation,DMV)患者的疗效.方法 对137例属DMV高危人群患者实施七氟醚浓度递增法吸入诱导方式.在患者意识消失后,若未出现面罩通气困难,则予丙泊酚、司可林静脉快诱导下气管插管;若出现面罩通气困难,则改为清醒镇静表面麻醉下气管插管.结果 全组病例在麻醉诱导过程中均未出现脉搏氧饱和度(SpO2)急速下降现象.结论 七氟醚浓度递增法吸入诱导用于DMV高危人群患者安全可行.

    作者:李萍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8例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8例,均给予孟鲁司特,10 mg/d,连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12周进行主观感受比较及肺功能检查,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行动耐力、睡眠质量、心理积极感觉均明显改善;治疗前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2.299±0.260)L和(80.0±18.4)%,治疗4周分别为(2.627±0.497)L和(91.2±15.5)%,治疗12周分别为(2.790±0.520)L和(97.8±21.2)%(P<0.01);治疗前大呼气流量(PEF)及PEF占预计值百分比为(173.8±54.7) L/min和(36.8±10.5)%,治疗4周分别为(243.7±81.5) L/min和(52.3±20.3)%,治疗12周分别为(254.1±73.1)L/min和(53.8±14.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安全性.

    作者:龙瑜琴;赵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产后出血102例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应用于产后出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医院妇产科具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两组均于胎儿娩出后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治疗组剖宫产产妇再予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阴道分娩产妇予宫颈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 μg;对照组以同样方式分别注射缩宫素10U.结果 治疗组产后出血发生率、输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血红蛋白下降值、产后2h及24 h出血量、止血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1);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恶心呕吐及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1).结论 对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早期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可显著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及输血率,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止血时间,且不良反应程度轻,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姜宠华;张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酚妥拉明与硝酸甘油分别联用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疗效对比

    目的 观察并对比酚妥拉明、硝酸甘油分别联合垂体后叶素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支气管扩张咯血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在常规镇静、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基础上,A组患者予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方案,B组予垂体后叶素联合硝酸甘油用药方案,均以5d为1个疗程,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止血时间、1个疗程内咯血量、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A组平均止血时间为(6.2±0.8)d,1个疗程内咯血量为(241.5±32.4) mL,低于B组的(6.8±1.1)d及(265.3±54.5)mL,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痊愈率(60.00%)与总有效率(100.00%)高于B组(40.00%和95.56%).A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5.56%)高于B组(8.89%),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垂体后叶素联合酚妥拉明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方案较之联用硝酸甘油方案起效相对更快,疗效更明显,但要注意酚妥拉明的药物不良反应.

    作者:李静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地奥司明片用于痔疮患者术后40例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片用于痔疮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外剥内扎术式进行手术,术后予以常规抗炎、局部坐浴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加用地奥司明片0.9g,每天2次,连用7d.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2,4天临床疗效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地奥司明片应用于痔疮术后疗效较显著,对患术后肛门疼痛、出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等局部症状控制效果良好,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痔疮患者围手术期辅助药物.

    作者:赵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74例硝酸甘油预防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的用药护理

    目的 总结硝酸甘油在预防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护理经验.方法 使用硝酸甘油预防PEP,用药过程中观察硝酸甘油的副作用,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减轻副作用.结果 硝酸甘油用于预防ERCP术后并发症,常见的副作用有低血压(60.81%)、头痛(16.22%),少见的副作用有静脉炎(2.70%).通过相应护理措施可预防上述副作用.结论 ERCP术后使用硝酸甘油必须加强用药护理.

    作者:黄秀芹;单秀云;陈小微;林正燕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氟哌啶醇在治疗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目的 评价氟哌啶醇治疗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的效果,并对其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方法 给30例因颅脑外伤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口服氟哌啶醇片,根据患者个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综合护理.结果 基本痊愈9例,显效12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6.67% (26/30).结论 服用氟哌啶醇后给予针对性的综合护理,能有效治疗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朱华美;胡小静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香砂养胃丸中辛弗林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香砂养胃丸中辛弗林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流动相为乙腈-甲醇-0.1%冰醋酸溶液(15∶30∶55),检测波长为22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辛弗林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5.08 ~ 25.38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8.47%,RSD=0.5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结果准确,能有效控制香砂养胃丸胶囊的质量.

    作者:窦金凤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麻醉效果及护理体会.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期间,医院诊治的80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均实施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麻醉,随机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对两组麻醉效果、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85.00%)相比,观察组麻醉优良率(100%)明显增高,拔管时间、呼吸恢复时间、手术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缩短(P<0.05).结论 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应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丽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药物加心理干预对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的影响

    目的 探讨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理变化及实施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70例合并有焦虑、抑郁或混合型焦虑抑郁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并加用盐酸氟西汀分散片和地西泮治疗,干预前和干预后72 h对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A)、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D)进行测评和比较.结果 干预后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均得到缓解,治疗组干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急诊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有利于疾病康复.

    作者:徐志莹;唐海川;钱文茹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新疆曼陀罗子对大鼠组织匀浆单胺氧化酶及乙酰胆碱酯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新疆曼陀罗子(生品、提取物)及其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对大鼠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用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0.5%羟甲基纤维素钠)、曼陀罗子提取物组(每kg含生药1.55,3.10,6.20 g)、曼陀罗子生品组(每kg含生药3.1g)、曼陀罗子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组(成品组,每kg含生药2 g),每100 g体重1 mL连续灌胃大鼠90 d,分别观察在给药90 d和停药15d后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单胺氧化酶(MAO)、乙酰胆碱酯酶(TChE)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对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MAO、TCHE影响虽有统计学差异,但其差异没有剂量和时间规律性.结论 在规定的时间和剂量范围内,新疆曼陀罗子及其代表制剂镇痛艾比西帕丸对大鼠肝、脑、肾组织匀浆MAO及TChE无明显影响.

    作者:热比姑丽·伊斯拉木;阿布都吉力力·阿布都艾尼;尤力都孜·买买提;艾西木江·热甫卡提;闫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200例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治疗胰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医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4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一般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20万单位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0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血尿淀粉酶恢复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胃肠道反应38例,治疗组仅6例,治疗组显著少于对照组.结论 早期应用乌司他丁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沈剑彬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84例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6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保护患者肾功能.

    作者:丁祥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