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罗哌卡因用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麻醉84例

龚云敏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 盐酸罗哌卡因,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不良反应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68例拟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84例.观察组采用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结果 观察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70.2±22.4)s,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142.7±49.2)s,对照组分别为(61.7±21.3)s和(89.2±38.7)s,观察组明显长于对照组(t=46.667,57.424,P< 0.01).观察组患者感觉恢复时间为(215.2±28.7) min、运动恢复时间为(116.6 ±22.4) min,对照组分别为(249.7±38.2) min和(184.9±38.6)min,观察组明显早于对照组(t=87.147,69.152,P<0.01).结论 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剖宫产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可满足临床手术麻醉需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护理干预对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和尿潴留发生率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治疗肛肠病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12月医院收治的肛肠病术后应用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治疗的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的药物治疗和一般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分别就两组的术后疼痛改善情况和术后尿潴留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干预组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疼痛程度为Ⅰ级的比率均显著提高,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2天疼痛程度为Ⅱ级的比率显著降低,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天疼痛程度为Ⅲ级的比率明显减少,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尿潴留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增强美辛唑酮红古豆醇酯栓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并能大限度地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石红霞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孟鲁司特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8例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方法 选择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8例,均给予孟鲁司特,10 mg/d,连续12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4周及治疗12周进行主观感受比较及肺功能检查,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采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38例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行动耐力、睡眠质量、心理积极感觉均明显改善;治疗前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2.299±0.260)L和(80.0±18.4)%,治疗4周分别为(2.627±0.497)L和(91.2±15.5)%,治疗12周分别为(2.790±0.520)L和(97.8±21.2)%(P<0.01);治疗前大呼气流量(PEF)及PEF占预计值百分比为(173.8±54.7) L/min和(36.8±10.5)%,治疗4周分别为(243.7±81.5) L/min和(52.3±20.3)%,治疗12周分别为(254.1±73.1)L/min和(53.8±14.5)%,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观察期间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对支气管哮喘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治疗作用及安全性.

    作者:龙瑜琴;赵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致过敏性休克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临床使用日益增多,注射用骨瓜提取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时有发生.该文报道了近年来医院2例注射用骨瓜提取物致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过敏原因,并总结合理用药注意事项,旨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徐秀余;郑金聪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咳嗽30例

    目的 观察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支原体感染致咳嗽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支原体感染患儿,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并口服罗红霉素.结果 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联合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并口服罗红霉素治疗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咳嗽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右美托咪定用于麻醉恢复室全身麻醉术后恢复患者73例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在麻醉恢复室中患者镇静镇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 将146例麻醉恢复室中患者分为两组,各73例,治疗组采用盐酸右旋美托咪定进行镇静镇痛治疗,对照组用等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总结其护理要点.结果 治疗组患者全部达到满意镇静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心呕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即刻比较,术后即刻(T1)、10 min(T2)、30 min(T3)、60 min(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有效的综合护理,146例患者均顺利术后恢复至正常的清醒状态,麻醉恢复室期间未出现任何护理并发症等.结论 盐酸右旋美托咪定镇静效果良好,且呼吸抑制小,适用于麻醉恢复室患者镇静,综合护理可有效减少麻醉恢复室并发症.

    作者:邵敏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地特胰岛素或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血糖波动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地特胰岛素与中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7例,观察组6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在原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效胰岛素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原口服降糖药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波动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当天血糖标准差(SDBG)、大血糖波动幅度(LGAE)、空腹血糖变异系数(CV-FPG)分别为(1.53±0.38) mmol/L、(3.24±0.76)mmol/L和17.38±2.20,而对照组分别为(1.69 ±0.43)mmol/L、(3.72±1.01)mmol/L和20.41±3.18,观察组患者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单纯使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未能达到理想效果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地特胰岛素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可在临床中作为常规治疗方式进行推广.

    作者:张秉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12例

    目的 研究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选取的224例骨性膝关节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联合运动和物理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运动和物理疗法进行治疗.治疗两个月后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为(28.98±2.40)分,治疗两个月后评分为(37.72±2.69)分,对照组分别为(22.52±2.82)分和(32.15±2.42)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体治疗效果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优69例,良27例,可11例,差4例;对照组优51例,良22例,可31例,差8例,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运动和物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玻璃酸钠关节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陈桂新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预输液预防剖宫产术麻醉中仰卧位低血压190例

    目的 探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预输液预防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剖宫产手术的孕产妇3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0例.术前开放静脉通路,观察组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500 mL,对照组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500 mL,然后实施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结果 两组孕产妇平均动脉压与扩容前、扩容后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93.59±9.67)mmHg高于对照组的(87.45 ±9.45) mmHg,低血压发生率5.79%和麻黄素剂量(3.12±1.08)mg均低于对照组的16.84%和(8.89±2.45) mg(P<0.05).结论 在腰硬联合麻醉下施行剖宫产中,麻醉前输注6%中分子羟乙基淀粉130/0.4能很好地预防麻醉后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作者:唐红海;严国章;丁力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30例急性硫化氢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与管理

    目的 探讨应对突发群体中毒事件的急救护理与管理.方法 接收硫化氢中毒患者后,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放抢救绿色通道,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确保人力到位,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与管理.结果 30例硫化氢中毒患者中,5例因中毒过深、来院时已无生命体征而死亡,其余25例通过及时的救治,治愈出院.在整个抢救过程中,无护理差错事故及投诉发生,患者满意率达100%.结论 在突发急性群体中毒事件处置中,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做好组织协调,实现与患者有效的信息沟通及身份识别,有序开展抢救工作,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

    作者:赵红;邓佳琳;唐佳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的比较

    目的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的结果,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用两种方法分别测定46例使用丙戊酸的患者用药前的血药浓度,比较两种方法测定值的相关性.结果 两种测定方法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9802X+2.4777(r=0.9793),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化学发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丙戊酸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不需相互校正,均可用于丙戊酸血药浓度的常规监测.

    作者:范毅;钱南萍;陈斌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脉管复康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脉管复康胶囊中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丹酚酸B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甲醇-甲酸-水(10∶30∶1∶59),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C,检测波长为286 mm,进样量为10μL.结果 丹酚酸B质量浓度在28.08 ~140.4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0.12%,RSD=1.99%(n=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作为脉管复康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王瑾;王友兰;吴爱英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100例的疗效与护理体会

    目的 评价多巴丝肼治疗帕金森病的效果.方法 100例帕金森病患者口服给予多巴丝肼片,根据个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并进行系统人性化的护理.结果 治疗后帕金森病运动功能评分量表(MDRSPD)总评分有减少,其中震颤、强直、姿势各项评分均有好转,“开”期潜伏期有缩短而持续时间也有延长(P<0.05);Hoehn-Yahr分级也下降(P<0.05);临床疗效为显效16例,好转30例,稍有好转3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83.00%.结论 服用多巴丝肼后并配合恰当的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王智敏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埃索美拉唑四联1周疗法根除幽门螺旋杆菌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四联(埃索美拉唑、复方铝酸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1周疗法治疗初发消化性溃疡的疗效,为根治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新疗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0年8月至2012年5月共100例确诊HP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使用埃索美拉唑、复方铝酸铋、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服用1周(观察组)或使用埃索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联合服用1周(对照组),行根除HP治疗,停药1月复查胃镜了解HP根除情况,同时观察联合根除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率、HP根除率、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埃索美拉唑四联1周疗法疗效较好,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根治HP感染相关溃疡的一线治疗方案.

    作者:张军汉;张伟;罗玉;迟雪梅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乙酰葛根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四乙酰葛根素的含量及有关物质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XDB-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5∶55),流速为1.2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 四乙酰葛根素的质量浓度在0.103 8~0.934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y=12 871X-24.554,r=0.999 9(n =7),检测限为6.65 ng/mL(S/N=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94%,RSD=1.32%(n=9),有关物质含量为1.02%~1.28%.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四乙酰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胡人月;张毅;陈国庆;杜洪飞;杨大坚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提高丹参益坤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色谱柱采用Agilent-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4 ∶86),检测波长230 nm,柱温25℃,流速1.0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 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的进样量在3.082 0 ~ 61.64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7%,RSD为1.12%(n=6).结论 该方法操作易行、稳定可靠,可用于丹参益坤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以控制其质量.

    作者:张颖;王伟丽;朱明伟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地奥司明片用于痔疮患者术后40例

    目的 观察地奥司明片用于痔疮患者术后的疗效.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痔疮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外剥内扎术式进行手术,术后予以常规抗炎、局部坐浴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予以加用地奥司明片0.9g,每天2次,连用7d.结果 观察组术后第2,4天临床疗效总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地奥司明片应用于痔疮术后疗效较显著,对患术后肛门疼痛、出血、水肿和分泌物增加等局部症状控制效果良好,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性较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痔疮患者围手术期辅助药物.

    作者:赵宇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84例

    目的 研究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16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结果 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素氮、血肌酐及24 h尿蛋白定量均明显降低,内生肌酐清除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肾性高血压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保护患者肾功能.

    作者:丁祥云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

    目的 探讨尼莫地平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4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脱水降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常规治疗;将同期40例患者作为试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尼莫地平治疗.利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仪(TCD)检测治疗前、治疗后(3,6,10,14 d)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峰流速(Vp)变化,记录患者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大脑中动脉的收缩峰流速较对照组下降显著,GCS评分增高显著,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有效率明显于高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可以明显减少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李洁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酒鬼乐颗粒中挥发油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β-环糊精包合酒鬼乐颗粒中挥发油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试验,以挥发油利用率、包合物收得率及包合物含油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其佳包合工艺.结果 佳包合工艺为A2B2C3,即挥发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6,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1.5h.结论 该工艺切实可行,重复性好,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作者:李红;蒋晓煌;蒋孟良;杨欣 刊期: 2012年第23期

  • 胃癌术后放疗同步替吉奥口服化疗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

    目的 提高胃癌的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总结33例中晚期胃癌患者放疗的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结果 胃癌术后常见不良反应有放射性胃炎、食道炎、骨髓抑制、贫血、低钾及低蛋白血症、胃出血、穿孔、放射性皮炎.结论 放化疗期间加强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针对性地做好护理干预,减轻患者不良反应,使患者按时完成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沈佳琴;谢淑萍;方伟虹;高利琴;滕丽华 刊期: 2012年第23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