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丰
目的 探讨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增强检查注射碘对比剂前预防性应用地塞米松的合理性.方法 根据注射碘对比剂前是否应用地塞米松,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实验组预防性用药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地塞米松作为CT增强检查前用药,其防止不良反应的效果不理想,应强调综合性预防治疗措施.
作者:刘亚萍;王波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剖宫产术中硬膜外麻醉采用不同方向注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将80例择期剖宫产孕妇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采用向头端给药法进行硬膜外麻醉,另一组采用向头端十尾端双向硬膜外给药法,观察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麻醉起效时间、阻滞节段以及麻醉效果.结果 与向头端给药法相比,向头端+尾端双向硬膜外给药法的麻醉起效时间较短、阻滞节段较多、麻醉效果较好,两组间产妇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向头端+尾端双向硬膜外给药是剖宫产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作者:高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将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为I级或II级的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A组和B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咪唑安定0.04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mg/kg和维库澳铵0.1mg/kg诱导麻醉,麻醉维持用丙泊酚4mg/(kg· h)、瑞芬太尼1.5~2.5μg/(kg·h)微泵输注,七氟烷1%~2%吸入;A组术毕20min静脉注射用10mL生理盐水稀释的帕瑞昔布钠40mg,B组术毕20min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2,4,8 h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和舒适度评分,A组均优于B组,而不良反应没有增加.结论 帕瑞昔布钠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后镇痛安全有效.
作者:陈康卫;蓝丽霞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应用循证药学的原则指导痤疮治疗过程中杭感染药物的规范合理使用.方法 通过检索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目前主要用于治疗痤疮的药物进行评价,探讨药师如何将循证药学的原则应用到临床实践中.结果 循证药学原则有助于药师解决痤疮临床药物治疗中的实际问题.结论 循证药学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维护患者权益,保证安全、有效、经济地用药.
作者:刁义平;申国庆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创伤1号合剂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创伤1号合剂中的当归、川芎、西红花、赤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阿魏酸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溶液薄层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或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出现相同颜色的斑点或荧光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高效液相色谱中,阿魏酸质量浓度在1.51~24.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64),平均回收率为99.30%,RSD为1.20%(n=6).结论 薄层色谱法斑点清晰、特异性强,可用于创伤1号合剂的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速,精密度高,准确度好,可用于创伤1号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曹淑娟;邢样荣;王志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气阴养骨片中马钱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Gemini C18 110R色谱柱(250 mm × 4.6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6 nm,柱温40 ℃.结果 马钱苷进样量在0.048~0.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0%,RSD=0(n=6 ).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精密度好、准确度高,能准确测定气阴养骨片中马钱苷的含量.
作者:吴俊贤;陈楷斌;赵琦君;陈志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调查医院精神药品应用情况,评价其用药合理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苏北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应用精神药品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院住院药房精神药品共有3种剂型14个品种,用药频度(DDDs)排序前5位的依次是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唑吡坦片、布托啡诺针、苯巴比妥针.结论 医院精神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
作者:顾云霞;刘庭华;郑健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帕罗西汀联用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69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帕罗西汀联用阿立哌唑) 34例、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35例,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HAMD及HA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研究组降分更明显(P<0.05或P<0.01).两组药物不良反应相似.结论 帕罗西汀联用阿立哌唑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帕罗西汀,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赖根祥;刘火荣;周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观察pH对聚维酮碘溶液有效碘含量的影响.方法 检测不同中间体和成品的pH和有效碘含量,并对pH调节前后的有效碘含量进行比较.结果 聚维酮碘溶液在碱性环境中不稳定,有效碘含量随pH升高逐渐降低.结论 生产过程中,宜将聚维酮碘溶液pH控制在4.0.
作者:张维丰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地西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以C18化学键和硅胶为固定相,甲醇-水(70:3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地西泮进样量在0.5235~3.141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值线性关系良好,r=1.000(n=5);平均回收率为98.30%,RSD为0.54%(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地西泮含量的测定.
作者:张健;何郁芳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测定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中富马酸酮替芬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SB-C18色谱柱(250 mm ×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0:50),流速1.0 mL/min,测定波长301nm,柱温为室温.结果 富马酸酮替芬进样量在0.02026~ 1.01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 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1%,RSD为1.56%(n=9).结论 所用方法 操作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富马酸酮替芬滴鼻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江涛;廖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高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状态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40例随机均分为高通量透析组与常规血液透析组,以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治疗前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12周后的血浆总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水平、体重指数、血浆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a、超敏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前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高通量透析组治疗12周后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微炎症状态明显改善(P< 0.05),营养状况指标明显改善(P<0.05);常规血液透析组治疗12周后各血浆细胞因子水平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营养状况指标改善也不明显.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普遍存在微炎症状态;与常规血液透析相比,高通量透析能有效清除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作者:蓝天座;于黔;闵亚丽;吴欣;赵素云;娄澜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建立鼻炎糖浆的质量标准研究方法.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麻黄、辛夷、黄芩、白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碎补中木兰脂素的含量.结果 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木兰脂素进样量在0.0966~0.966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7.64%,RSD为1.03%(n=6).结论 方法 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鼻炎糖浆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江洪;刘灿辉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对患者的镇静镇痛作用和术中护理要点.方法 将410例拟行冠状动脉介入术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双盲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仅用局部麻醉药,观察组在对照组给药的基础上另予咪唑安定1mg和芬太尼50μg.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前、穿刺时、造影结束后即刻、造影结束后120min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记录镇痛评分、镇静评分、焦虑评分和护理干预对策.结果 观察组镇静评分、焦虑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命体征较对照组明显平稳(P<0.01).结论 应用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芬太尼镇静,在冠状动脉介入术中能取得满意效果,患者痛苦小、安全可靠;密切的护理配合、通畅的静脉通道以及生命体征监护对于保证手术成功非常重要.
作者:辜小芳;孙志军;陈韵岱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了解精神病专科医院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精神病专科医院2009年至2010年上半年383例发生药品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和用药途径、临床表现以及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转归.结果 383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多的给药途径是口服,占90.30%;从药品分类来看,抗精神分裂症药物所占比例大,达90%以上;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以消化系统为多,占36.03%,其次为内分泌系统,占25.60% ;严重不良反应118例,占30.81%;药品不良反应的常见临床表现为锥体外系症状、肝脏转氨酶升高、甲状腺功能低下、高催乳素血症等;经治疗,127例药品不良反应患者痊愈,256例患者好转.结论 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监护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以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叶凤珍;陈杨建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磷酸钠盐口服溶液与甘露醇溶液用于腹部外科手术术前肠道清洁的效果和患者耐受性.方法 将%例腹部外科手术需肠道准备的患者按抽签法随机均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口服磷酸钠盐口服溶液,对照组48例口服甘露醇溶液,观察患者肠道清洁度、耐受性、水电解质紊乱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道清洁度、耐受性均优于对照组(P<0.05),水电解质紊乱、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磷酸钠盐口服溶液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耐受性好的肠道清洁药物,效果优于甘露醇溶液.
作者:杨红江;周晓锋;严富国;王先锋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筛选毛脉酸模叶有效成分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以毛脉酸模叶中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素及出膏率为考察指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工艺,并通过多指标综合评分比较3种方法.结果 传统索氏提取法佳提取工艺的综合评分为35.59;复合酶法佳提取工艺的综合评分为86.41;通过提取原生质体得到有效成分的方法 的佳提取工艺的综合评分为92.17.结论 通过提取叶片中原生质体得到有效成分的方法 要优于另外两种方法.
作者:王振月;刘颖新;刘利利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评价腺苷蛋氨酸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利用计算机检索2001年至今PubMed和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公开发表的相关临床研究资料,以RevMan 4.2软件对这些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纳入标准的外文文献2篇、中文文献12篇,包括随机对照研究3篇、临床对照研究11篇.腺苷蛋氨酸在改善孕妇瘙痒症状、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率、降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降低新生儿室息发生率、新生儿Apgar评分大于7分比例方面优于熊去氧胆酸对照组;在降低血清总胆汁酸、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早产发生率、剖宫产率、羊水粪染发生率以及对新生儿体重、产妇孕程的影响方面与熊去氧胆酸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但优于其他对照组.结论 腺苷蛋氨酸用于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可有效改善孕妇临床症状、改善妊娠结局,但其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尚不能肯定,还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证实.
作者:孔秋芹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分析医院婴儿缺铁性贫血的特点和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儿童医院2002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14例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214例患儿中,6月龄以下占12.62%,6月龄以上占87.38%;农村患儿占61.21%,城市患儿占38.79% ;轻度贫血占56.54%,中度贫血占38.79%,重度贫血占4.67%;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者占29.44%;足月儿占89.25%,早产儿、双胞胎占 10.75%;实验室检查表现为血清铁下降者49.06%,铁蛋白下降者56.07%,转铁蛋白受体水平升高者33.33% ;184例(85.98%)患儿以伴发疾病入院.结论 婴儿缺铁性贫血高发于出生后6~12个月,农村儿童较城市儿童多见,母乳喂养但未按时添加辅食是贫血的主要原因;缺铁性贫血易被忽视,多以伴发疾病就诊;针对高危人群、危险因素预防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蕙;周敏;曹雪梅;徐鸣;李丹;史宏 刊期: 2011年第09期
目的 制备连翘滴眼液,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醇提水沉法提取连翘有效成分连翘苷,以此为主药,以硼砂、硼酸、羟苯乙酯等为辅料制备连翘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制剂中连翘苷的含量;进行稳定性考察和药效学研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滴眼液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连翘苷质量浓度在20~ 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3%,RSD为1.51%(n=6).结论 连翘滴眼液制备工艺合理,质量可控.
作者:兰鸿;陈鸿梅 刊期: 2011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