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英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柱(250 mm ×4.6 mm,5 μm),以0.2 mol/L三氟醋酸溶液-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为80℃,栽气压力为1.0 bar).结果 以对照溶液质量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应峰面积的对数值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二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简便、准确、专属、灵敏.
作者:李玉林;陈真文;周玲;毛先兵;冉隆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探讨大肠癌细胞对肿瘤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对36例患者的大肠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利用MTT法测定6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抑制率.结果 36例大肠癌试验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丝裂霉素(MMC)、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依托泊苷(VP-16)、奥沙利铂(L-OHB)、阿霉素(ADM).其中18例结肠癌试验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MC,DDP,5-FU,VP-16,L-OHB,ADM;18例直肠癌试验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MC,DDP,5-FU,L-O-HB,VP-16,ADM.结论 对于大肠癌,MMC,DDP,5-Fu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首选药物;对于结肠癌和直肠癌,也有相似的规律性.
作者:华彬;魏润新;马莹;乔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该文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比国外药学教学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我国药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药学教育模式的思考.
作者:黄林清;黄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丁桂儿脐贴的丁香酚和桂皮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丁香酚进样量在0.172 9~2.074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8%,RSD为1.85%(n=6);桂皮醛进样量在0.003 4~0.273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0%,RSD为1.5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可用于丁桂儿脐贴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也;裘国丽;黄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健全门诊药房的管理制度和服务措施,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通过医院门诊药房拆零调配的管理体会,参考其他医院相关工作经验,对拆零药品供应的意义、管理模式、需改进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结果与结论 拆零服务使得医生掌握患者用药用量更加具体,方便了患者,避免了浪费,符合合理、经济用药的原则.但门诊药房在拆零药品的调配、发放、保管等环节上,还需加强措施、完善制度,并尽快规范相应的调剂操作规程,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王向东;任珊;陈丽娜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促进我国药品应急预案管理的完善.方法 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的方法,对国家应急预案管理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条文进行研究,分析国内药品应急预案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结果与结论 完善我国应急预案管理,应强化责任、强调重点、注重人员素质和宣传.
作者:杨舒杰;刘皓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以利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 总结药师参与药学信息服务、查房、药学监测、药物咨询以及用药教育、药学分析等实践和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方案制订等工作,能够更好服务于临床,为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积极帮助.结论 临床药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累临床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王华飞;贾萍;顾倩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为我国处方药直接面对消费者(DTC)广告营销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分析美国等国家处方药DTC广告营销、指南的情况,提出我国尝试DTC广告营销的建议.结果 与结论我国应支持DTC广告,国家应制定和严格实施相关管理制度,大力宣传DTC广告,并应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广告媒体、投放地区.
作者:郭莹;邢花;刘建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红注射液)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各45例,观察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检查(TCD)、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其中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后3 d和7 d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3 d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 d后临床症状及血流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短时间内能见效,且安全.
作者:潘成德;唐明山;邹耀兵;江思德;肖静;张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院安神类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2007年至2009年安神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和日用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对伴发抑郁、焦虑有治疗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安神类中成药,在精神科和老年科失眠患者中使用频率高.该院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方惠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爱丽思蜜糖金桔皮中的色素进行提取,同时研究温度、光照、氧化剂、还原剂、常见金属离子和食品添加剂对色素稳定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该色素进行分析测定.结果 该色素提取的较优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min.该色素易溶于乙醇和酸性溶液,大吸收波长为450 nm;热稳定性较好,光稳定性差,耐还原性较好,耐氧化性较差,在研究的7种金属离子中Fe3+及Cu2+对色素颜色有影响.结论 该色素提取简单、原料易得、稳定性较好,值得进一步开发和利用.
作者:贾淑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茵的耐药性及其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方法 选择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40株,用K-B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BLs.结果 从140株肺炎克雷伯茵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69株,检出率高达49.29%.肺炎克雷伯茵对丁胺卡那霉素、夹孢西丁、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30%,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60%.ESBLs阳性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ESBLs阴性茵株.结论 对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茵患者,可考虑选择β-内酰胺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陈吉管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雏U颠茄铝镁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mm,5 μm),以0.5%三乙胺溶液(0.2%四氢呋喃,用冰醋酸调pH至6.1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硫酸阿托品质量浓度在24.18~290.1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21%,RSD=1.1%(n=5).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且专属性强,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益庆;陈乃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该文介绍了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荆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并展望其在中药制荆领域的应用前景.超细粉体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和制剂工艺均有重要的影响,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必将受到关注和重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开放性外伤切口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4例开放性外伤切口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5例采用常规方法,依次用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后,再用康复新液清洗后结扎止血,分层缝合伤口;对照组159例依次用肥皂水、生理盐水、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后结扎止血,分层缝合伤口.结果 平均住院天数观察组为7.5 d,对照组为11.6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感染率观察组为2.44%,对照组为14.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发热率观察组为4.88%,对照组为26.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伤口瘙痒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应用康复新液浸渍开放性外伤切口,能促进伤口肉芽生长,无局部刺激及疼痛,并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
作者:王利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6%.对照组为78.85%,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赵建红;甄敏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静脉泵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泵入前列腺素E1.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20/25),对照组为48.00%(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能发挥多途径、多靶点作用,可提高疗效且副作用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作者:傅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清浊祛毒丸中咖啡酸、虎杖苷和丹皮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mm×4.6 mm,5 μm),用甲醇-0.1%磷酸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4 nm,进样量5μL.结果 咖啡酸、虎杖苷和丹皮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4.8~96.0 μg/mL(r=0.999 5,n=5),4.1~82.0μg/mL(r=1.0,n.=5)和12.0~240.0μg/mL(r=0.999 9,n=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0%(RSD=1.6%,n=9),101.62%(RSD=0.8%,n=9),102.71%(RSD=1.2%,n=9).结论 该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更全面地控制清浊祛毒丸的质量.
作者:黎强;张晓娟;钟明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奥沙普嗪分散片中奥沙普嗪含量的高效凌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泣相色谱法,以Hypersil C18柱(200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至2.5)-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结果 奥沙普嗪质量浓度在4.0~2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回收率为97.6%~101.3%,RSD为1.1%~1.8%.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简便,适用于奥沙普嗪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飞跃;刘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药事纠纷的成因,寻找防范时策.方法 对医院5年来发生的100例药事纠纷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品质量纠纷29例(29.00%),药品价格纠纷26例(26.00%),退药纠纷20例(20.OO%).结论 在医生、药师和护士共同配合下,可控制或预防药事纠纷的发生.
作者:孙远南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