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莹;邢花;刘建巍
目的 建立测定丁桂儿脐贴的丁香酚和桂皮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丁香酚进样量在0.172 9~2.074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8%,RSD为1.85%(n=6);桂皮醛进样量在0.003 4~0.273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0%,RSD为1.5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可用于丁桂儿脐贴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也;裘国丽;黄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减少患者退药.方法 收集住院药房退药申请单10 622份,对退药原因、种类和退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药房2009年1月至12月共退药29 784次,退药品种274种,退药金额为134.93万元.退药原因主要为修改医嘱、患者拒用或出院转科、输入错误、患者死亡、药房缺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应加强药品规范化管理,减少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潘柏良;谢宝芬;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骨伤灵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色谱柱为Dikma C18柱(20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流速0.8mL/min,柱温40℃.结果 芍药苷质量浓度在10.24~51.2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0.6%(n=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灵敏、准确、专属,可作为骨伤灵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韩映晨;金美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8,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的厚朴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李锐;陈中兰;肖宏;林世和;曾庆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法测定硫酸卡那霉素注射液中有关物质.方法 采用Zorbax SB-C18柱(250 mm ×4.6 mm,5 μm),以0.2 mol/L三氟醋酸溶液-甲醇(9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漂移管温度为80℃,栽气压力为1.0 bar).结果 以对照溶液质量浓度的对数值与相应峰面积的对数值计算回归方程,其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二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简便、准确、专属、灵敏.
作者:李玉林;陈真文;周玲;毛先兵;冉隆富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静脉泵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泵入前列腺素E1.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20/25),对照组为48.00%(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能发挥多途径、多靶点作用,可提高疗效且副作用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作者:傅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文献,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的CHKD期刊知识库,对1994年至2009年报道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涉及24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文献有264篇,报道例数364例.引起不良反应多的药品为葛根素注射液,主要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和全身性损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60岁以上患者高.结论 应加强对不良反应事件的监测和相关研究,重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性和质量再评价.
作者:徐艳萍;王新;栾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药品的生产工艺如不按照注册报批工艺进行,会产生质量安全隐患.为使上市药品生产工艺与注册报批生产工艺相匹配,该文对将<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引入药品试生产阶段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党晓伟;陈玉文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芩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非经期给予康妇消炎栓1枚塞肛、早晚1次,同时口服桂枝茯苓胶囊3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对照组60例,仅服用桂枝茯苓胶囊,方法及疗程同治疗组.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康妇消炎栓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安全.
作者:马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准确鉴别菟丝子真伪,以利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将正品菟丝子及其一种伪品从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结果 该伪制品竞然是用水泥球加工制成,尽管与正品外观相似,但性状、显微、理化3种鉴别方式均能明确区分二者真伪.结论 相关医疗单位进货验收时应注意鉴别,以免伪品延误患者治疗,确保患者用上放心药.
作者:王圣泉;洪利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的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丹红注射液)和对照组(丹参注射液)各45例,观察临床症状及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检查(TCD)、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其中治疗组分别于治疗后3 d和7 d与治疗前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疗3 d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7 d后临床症状及血流情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短时间内能见效,且安全.
作者:潘成德;唐明山;邹耀兵;江思德;肖静;张建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调查分析门诊不合格处方的情况,为医院制订合理用药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查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期间门诊处方90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的规定,对其中不合格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格处方共478张,占抽查总处方数的5.3l%.有部分不合格处方同时存在多处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其中不规范处方344张,占抽查总处方数的3.82%,占不合格处方的71.97%;不合理处方226张,占抽查总处方数的2.51%,占不合格处方的47.28%.结论 该院门诊处方基本合格,但存在不规范、不合理情况,因此应规范医生的处方书写并加强合理用药监督,以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刘雪芳;翁舜章;庄勉航;张云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该文结合我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比国外药学教学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分析我国药学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我国药学教育模式的思考.
作者:黄林清;黄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茵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方法 时从尿路感染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96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BLs.结果 从96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31株,检出率高达32.29%.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0%),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产ESBLs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尿路感染,经验用药可选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一般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李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复方阿司匹林软膏剂的佳处方及柠檬桉叶油对阿司匹林透皮扩散作用的影响.方法 用正交试验法对复方阿司匹林软膏处方进行优化;用离体家兔皮肤作为试验材料,用药物透皮仪对软膏中阿司匹林进行透皮扩散试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阿司匹林透皮扩散的累积渗透量,配对t检验法验证柠檬桉叶油对阿司匹林是否有促透作用.结果 复方阿司匹林软膏的佳处方是阿司匹林占2%,十二烷基硫酸纳占1.2%,硬脂醇占20%,柠檬桉叶油占1%,三乙醇胺占2%.柠檬桉叶油能明显提高软膏中阿司匹林的皮肤累积渗透量和稳态渗透流量(P<0.05).结论 柠檬桉叶油对阿司匹林有透皮促进作用.
作者:林三清;洪剑浩;李芳;夏敬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奥沙普嗪分散片中奥沙普嗪含量的高效凌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泣相色谱法,以Hypersil C18柱(200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0.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至2.5)-乙腈(40∶6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6nm,流速为1.0mL/min,柱温30℃.结果 奥沙普嗪质量浓度在4.0~24.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3种质量浓度的回收率为97.6%~101.3%,RSD为1.1%~1.8%.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快速、准确、简便,适用于奥沙普嗪分散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飞跃;刘健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工作的内容和方法,以利更好地开展药学服务工作.方法 总结药师参与药学信息服务、查房、药学监测、药物咨询以及用药教育、药学分析等实践和体会.结果 临床药师参与合理用药方案制订等工作,能够更好服务于临床,为临床医师进行合理的药物治疗提供积极帮助.结论 临床药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积累临床经验,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作者:王华飞;贾萍;顾倩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利用噻唑蓝(MTT)比色法探讨大肠癌细胞对肿瘤化疗药物的体外敏感性.方法 对36例患者的大肠癌组织进行体外培养,利用MTT法测定6种临床常用化疗药物的抑制率.结果 36例大肠癌试验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丝裂霉素(MMC)、顺铂(DDP)、5-氟尿嘧啶(5-FU)、依托泊苷(VP-16)、奥沙利铂(L-OHB)、阿霉素(ADM).其中18例结肠癌试验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MC,DDP,5-FU,VP-16,L-OHB,ADM;18例直肠癌试验中,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从高到低依次为MMC,DDP,5-FU,L-O-HB,VP-16,ADM.结论 对于大肠癌,MMC,DDP,5-Fu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首选药物;对于结肠癌和直肠癌,也有相似的规律性.
作者:华彬;魏润新;马莹;乔婧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朱砂七中虎杖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Shimadzu VP-ODS色谱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317 nm.结果 虎杖苷峰与其他峰分离良好,进样量在0.082 05~0.820 5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较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70%,RSD=1.60%(n=6).结论 该法可以用于测定对朱砂七中虎杖苷含量,从而达到控制药材质量的目的.
作者:杨海燕;张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利鼻片中的黄苓、白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鼻片的黄芩苷含量.方法 定量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2∶48∶0.2),检测波长280 nm[1].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8.202 4~32.809 7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0.69%(n=9).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作者:熊灿琼;陈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