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莹;邢花;刘建巍
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静脉泵入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静脉泵入前列腺素E1.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00%(20/25),对照组为48.00%(1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联合前列腺素E1,能发挥多途径、多靶点作用,可提高疗效且副作用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社会效益.
作者:傅婷霞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了解医院安神类中成药使用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调查2007年至2009年安神类中成药的销售金额,采用药品用药频度(DDDs)排序分析方法和日用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结论 对伴发抑郁、焦虑有治疗作用并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安神类中成药,在精神科和老年科失眠患者中使用频率高.该院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方惠玉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茵的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测.方法 时从尿路感染者中段尿标本中分离出的96株大肠埃希菌,采用纸片扩散(K-B)法检测其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率,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BLs.结果 从96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株31株,检出率高达32.29%.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西丁、亚胺培南、氨苄西林舒巴坦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20%),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高(>50%).产ESBLs菌株对1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非产ESBLs菌株.结论 对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尿路感染,经验用药可选择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一般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但好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作者:李剑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丁桂儿脐贴的丁香酚和桂皮醛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Eclipse XDB-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甲醇-水(65∶3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丁香酚进样量在0.172 9~2.074 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6.98%,RSD为1.85%(n=6);桂皮醛进样量在0.003 4~0.273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90%,RSD为1.5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精密度高,可用于丁桂儿脐贴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也;裘国丽;黄华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准确鉴别菟丝子真伪,以利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将正品菟丝子及其一种伪品从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结果 该伪制品竞然是用水泥球加工制成,尽管与正品外观相似,但性状、显微、理化3种鉴别方式均能明确区分二者真伪.结论 相关医疗单位进货验收时应注意鉴别,以免伪品延误患者治疗,确保患者用上放心药.
作者:王圣泉;洪利琴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利鼻片中的黄苓、白芷,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利鼻片的黄芩苷含量.方法 定量测定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柱温35℃,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52∶48∶0.2),检测波长280 nm[1].结果 黄芩苷质量浓度在8.202 4~32.809 7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49%,RSD=0.69%(n=9).结论 定性定量方法简单、快速、准确、重现性好,专属性强.
作者:熊灿琼;陈晓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医院冷藏药品管理措施,以保证冷藏药品的质量及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分析医院冷藏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结果与结论 医院应投入相应的冷藏设施和软件设施,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做好医患沟通工作,发挥药师的作用,并力求得到护理人员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以保证冷藏药品应用安全、有效.
作者:张若英;张俊杰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优选醋制青皮的佳炮制工艺.方法 以橙皮苷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加醋量、焖润时间、炒制温度、炒制时间对指标成分含量的影响.结果 佳炮制工艺为加10%醋,炯润时间3 h,炒制温度200℃,炒制时问8min.结论 提取工艺设计合理、结果 可靠,为优化醋制青皮的佳炮制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李毓群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加深对中药不良反应的认识,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从医院2008年至2009年药品不良反应报表中筛选出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128例,分别从患者年龄、性别,药品类别、名称,不良反应涉及器官/系统、临床表现,临床应用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28倒不良反应中老年患者较多,占50.78%;其次是儿童患者,占28.13%.药物共涉及6类24个品种,其中活血化瘀类药物较多(占44.53%),尤其是血塞通注射液(占13.28%).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以皮疹、瘙痒多见,累及器官/系统以皮肤及其附件常见,其次为消化系统症状.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有过敏性休克、呼吸困难等.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中剂量过大、滴速过快、配伍不当等是引起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结论 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较多,不良反应经常发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应加强中药注射剂质量管理,以及对中药注射荆不良反应的监测,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冯陆冰;马青松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质谱(UPLC/UV/MS)法对血塞通注射液进行指纹图谱研究,并对其有效成分进行定性.方法 采用Waters Aequity UPLCTMBEH C18柱(100 mm×2.1 mm,1.7 μm),以乙腈-10 mmol/L醋酸铵溶液进行二元线性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离子化模式为ESI+.结果 得到了分离度和重现性均较好的血塞通注射液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嚣-质谱指纹图谱,标示了8个共有峰.结论 超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质谱法可以用于血塞通注射液的快速鉴定及质量控制.
作者:薛文静;杨钊;楚敏;吴爱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研究不同磷脂比例的胆盐-磷脂混合纳米胶束的聚集行为.方法 以芘为荧光探针,测定不同磷脂比例的胆盐-磷脂混合纳米胶束增溶芘后的荧光光谱,以,I1/I3值(I1=372 nm,I3=383nm)为纵坐标、胶束浓度对数值logC为横坐标,利用Origin8.0软件进行曲线拟合,以S型曲线的突变中点切线和平行切线的交点定义临界胶束浓度.结果 磷脂/胆盐比例(W/W)为2∶1,1∶1,1∶2的混合胶束临界胶束浓度分别为0.034,0.048,0.055 g/L.结论 提高混合胶束中磷脂比例,可以减小胶束的临界胶束浓度,有利于胶束发挥更大的增溶作用.
作者:陆国庆;郑江;郑新川;鲁永玲;何凤慈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该文通过运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SWOT)分析方法,总结我国网上药店现实运行中的优势、劣势和所面临的行业机会及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通过培育核心竞争力、建立信任机制以及挖掘市场潜力3项举措推动我国网络药店发展的建议.
作者:石志红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老年下呼吸道感染肺炎克雷伯茵的耐药性及其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的检测.方法 选择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临床送检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140株,用K-B法检测其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用改良的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法测定ESBLs.结果 从140株肺炎克雷伯茵中检出ESBLs阳性菌株69株,检出率高达49.29%.肺炎克雷伯茵对丁胺卡那霉素、夹孢西丁、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均低于30%,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均高于60%.ESBLs阳性菌株对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大部分高于ESBLs阴性茵株.结论 对于老年下呼吸道感染ESBLs阳性的肺炎克雷伯茵患者,可考虑选择β-内酰胺类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头霉类抗生素,对重症感染可首选碳青霉烯类抗生素.
作者:陈吉管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104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5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5 d为1个疗程.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临床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46%.对照组为78.85%,两组比较,P<0.05;治疗组血脂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脑梗死安全、有效.
作者:赵建红;甄敏哲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雏U颠茄铝镁片中硫酸阿托品的含量.方法 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250 mm×4.6mm,5 μm),以0.5%三乙胺溶液(0.2%四氢呋喃,用冰醋酸调pH至6.10)-乙腈(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硫酸阿托品质量浓度在24.18~290.16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7.21%,RSD=1.1%(n=5).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且专属性强,可用于产品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益庆;陈乃江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为我国处方药直接面对消费者(DTC)广告营销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分析美国等国家处方药DTC广告营销、指南的情况,提出我国尝试DTC广告营销的建议.结果 与结论我国应支持DTC广告,国家应制定和严格实施相关管理制度,大力宣传DTC广告,并应选择合适的品种以及广告媒体、投放地区.
作者:郭莹;邢花;刘建巍 刊期: 2011年第10期
该文介绍了超细粉体技术在中药制荆中的应用现状及其优缺点,并展望其在中药制荆领域的应用前景.超细粉体技术对中药制剂质量和制剂工艺均有重要的影响,为现代给药系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必将受到关注和重视,得到更完善的发展和提高,从而促进制药工业的发展.
作者:王春花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清浊祛毒丸中咖啡酸、虎杖苷和丹皮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mm×4.6 mm,5 μm),用甲醇-0.1%磷酸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4 nm,进样量5μL.结果 咖啡酸、虎杖苷和丹皮酚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4.8~96.0 μg/mL(r=0.999 5,n=5),4.1~82.0μg/mL(r=1.0,n.=5)和12.0~240.0μg/mL(r=0.999 9,n=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10%(RSD=1.6%,n=9),101.62%(RSD=0.8%,n=9),102.71%(RSD=1.2%,n=9).结论 该法方便、快捷、准确、灵敏、重现性好,能更全面地控制清浊祛毒丸的质量.
作者:黎强;张晓娟;钟明利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对厚朴中厚朴酚及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方法 采用乙醇提取法,以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得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优选的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8,70%乙醇,提取3次,每次2 h.结论 通过正交设计法优选的厚朴提取工艺简单合理、稳定可行.
作者:李锐;陈中兰;肖宏;林世和;曾庆源 刊期: 2011年第10期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退药原因,减少患者退药.方法 收集住院药房退药申请单10 622份,对退药原因、种类和退药金额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药房2009年1月至12月共退药29 784次,退药品种274种,退药金额为134.93万元.退药原因主要为修改医嘱、患者拒用或出院转科、输入错误、患者死亡、药房缺药和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应加强药品规范化管理,减少退药,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作者:潘柏良;谢宝芬;张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