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埃索美拉唑对氯吡格雷高维持量作用的影响

刘琼华;毛永连;张军;刘利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 氯吡格雷,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 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 血小板聚集反应性
摘要: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氯吡格雷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出院时均给予阿司匹林75mg和氯吡格雷150mg长期口服,埃索美拉唑组另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以磷酸化血小袄血管扩张荆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程度计算的血小板反应指数(PRI)用于评估氯吡格雷效果和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性(ADP-Ag).结果 随访1个月,埃索美拉唑组患者血小板氯吡格雷反应性与对照组有同样的效果,PRI VASP为(37.3±5.8)%对(39.4±6.3)%,P>0.05;血小板聚集反应性埃索美拉唑组与对照组有同样的效果,ADP-Ag为(51.3±14.6)%对(52.7±15.3)%,P>0.05.结论 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且同时需要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时,建议应尽可能选择对CYP2C19抑制效力小的埃索美拉唑.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对新医改形势下医药零售企业发展的思考

    旨在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简称新医改)给药品营销渠道带来了巨大变化.医药零售企业如何跟上改革步伐,分享改革成果,在新一轮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是目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该文在分析我国医药零售业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新医改形势下医药零售企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对医药零售业的发展进行了思考.

    作者:刘立奎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红花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40例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法,将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8例给予红花注射液20mL、胞二磷胆碱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奥扎格雷钠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治疗,每日2次.两组均以14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评判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组神经功能改善程度及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血浆纤维慢白原的浓度降低(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红花注射液联合奥扎格雷钠能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安全有效.

    作者:赵建红;甄敏哲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实现医院药库规范化管理的措施

    该文阐述了该院根据<山东省药品使用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采取措施,实现医院药库规范管理的做法.

    作者:李华荣;季淑梅;周宪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与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其与术后急性肺损伤的关系.方法 对20例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在肝素化前、转流30 min、体外循环停机时和术后24 h分别测定体外循环前后血小板计数(PLT)、血栓烷B2(TXB2)值变化;分别于术后用乌司他丁注射液20万U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3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用14 d.并于手术后即刻、2 h和6 h行动脉血气分析、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测定.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肺功能改变.结果 与体外循环术前相比,血小板计数在术中和术后降低,血栓烷B2在术中明显增高,术后很快下降但仍高于术前(P<0.05或P<0.01).肺动态顺应性和氧合指数在术后降低(P<0.05或P<0.01).结论 体外循环可导致血小板数量的改变和功能障碍,并在术后肺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赵初环;林洁;钱红兰;冯霞飞;张翔;孙成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舒筋活血分散片中4-甲氧基水杨醛含量

    目的 建立舒筋活血分散片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舒筋活血分散片中4-甲氧基水杨醛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Aichrom Reliasil C18柱(250mmx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四氢呋喃(50:50:0.2),流速1.0mL/min,柱温室温.结果 4-甲氧基水杨醛进样量在0.071 6~0.644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03%,RSD=3.17%(n=6).结论 该方法 操作简便,结果 稳定、可靠,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杨其军;诸葛周;余允建;戴德雄;李金和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雌三醇乳膏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40例

    目的 观察雌三醇乳膏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老年性阴道炎患者80例,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每晚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后,使用送药器将0.5g雌三醇乳膏、保妇康栓1粒置入阴道深部,雌三醇乳膏第1周内1次/d,7d后逐渐减至每周使用2次;保妇康栓1次/d,4周1疗程.对照组每晚单纯将保妇康栓1粒放入阴道深部.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50%,对照组为72.50%,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雌三醇乳膏联合保妇康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少,临床可推广使用.

    作者:王兰翠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7-2009年我院麻醉药品应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目的 分析医院麻醉药品临床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统计门诊和住院药房麻醉药品使用处方,记录患者使用的麻醉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金额等数据,以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及评价.结果 麻醉药品处方用量较大者为盐酸吗啡注射液及硫酸吗啡缓释片,其DDDs排序位居前列.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临床应用基本符合其管理规定,使用合理.

    作者:周唯敏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

    目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治疗是通过抗心肌缺血、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等措施来达到目的.该文具体介绍了各种类药的物作用机制、特点以及不良反应.

    作者:叶继锋;侯齐书;戴伟伟;唐锦心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杜仲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优化

    目的 优化杜仲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杜仲总黄酮提取率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 确定佳提取工艺.结果 微波提取法为佳提取方法,杜仲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微波功率200 W,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10min,料液比1:30.此条件下的总黄酮含量为1.97 mg/g.结论 优化的提取工艺简便、高效、快速、节能,可广泛用于各种中草药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

    作者:彭艳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奉贤区中心医院2008年至2010年抗肿瘤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肿瘤药物的应用状况和发展趋势.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抗肿瘤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其消耗数量、金额、类别.结果 中成药、抗代谢药和天然来源药物消耗金额居前3位,奥沙利铂、多西他赛和一些中成药位于品种销售前列.与大型医院相比有一定差异.结论 2008年至2010年该院抗肿瘤药物消耗金额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品种选择上仍倾向较成熟的药品和用于辅助治疗的中成药.

    作者:方佩丽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2007-2009年我院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调查与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二类精神药品的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以限定日剂量(DDD)和药物利用指数(DUI)为指标,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医院门急诊15 474张二类精神药品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种二类精神药品中,8种药品的DUI<1.00,1种药品的DUI>1.00.结论 该院二类精神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赵大贵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中山地区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成效与分析

    目的 了解中山地区基层医疗机构贯彻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情况以及在促进合理用药、缓解居民看病贵等方面所取得的实际效果.方法 调查中山地区15家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前后临床用药目录、处方内涵变化.结果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中山地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平均用药品种数同比增加7.80%,基本药物占临床用药目录比例同比增加52.20%;平均处方费用、药品费用所占比例,用药种数、注射刺使用率和抗茵药物使用率同比分别下降11.08%,6.60%,14.63%,8.00%,12.00%,基本药物使用率同比增加54.00%.结论 基本药物制度在中山地区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得到全面实施,社区卫生服务站合理用药水平明显提高,在缓解居民看病贵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有些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余其卢;刘英凌;李新强;邓北林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48例

    目的 观察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血塞通、胞二磷胆碱、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天3次,3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定、测定血脂、评判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和血脂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通心络胶囊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好、安全可靠.

    作者:何红梅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埃索美拉唑对氯吡格雷高维持量作用的影响

    目的 评价埃索美拉唑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患者支架置入术后应用氯吡格雷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埃索美拉唑组,出院时均给予阿司匹林75mg和氯吡格雷150mg长期口服,埃索美拉唑组另给予埃索美拉唑20mg口服,每日2次.以磷酸化血小袄血管扩张荆刺激磷蛋白(VASP)磷酸化程度计算的血小板反应指数(PRI)用于评估氯吡格雷效果和对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反应性(ADP-Ag).结果 随访1个月,埃索美拉唑组患者血小板氯吡格雷反应性与对照组有同样的效果,PRI VASP为(37.3±5.8)%对(39.4±6.3)%,P>0.05;血小板聚集反应性埃索美拉唑组与对照组有同样的效果,ADP-Ag为(51.3±14.6)%对(52.7±15.3)%,P>0.05.结论 对于接受氯吡格雷治疗且同时需要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时,建议应尽可能选择对CYP2C19抑制效力小的埃索美拉唑.

    作者:刘琼华;毛永连;张军;刘利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减肥药物不良反应文献综合分析

    目的 系统分析1978年至2010年国内减肥药物不良反应文献,为临床用药和相关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检索出的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减肥药物不良反应文献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不良反应文献共111篇,涉及10种减肥药物,其中报道较多的依次为西布曲明、芬氟拉明和奥利斯他.结论 减肥药物的不良反应涉及因素较多,具体原因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袁建;肖廷超;朱照静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参附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呼吸力学的影响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影响.方法 将4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行机械通气,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需要给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60 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机械通气10 d后呼吸力学参数及脱机率.结果 治疗组的气道峰压(PIP)、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ean)和吸气阻力(R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动态顺应性(Cd)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0 d后脱机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参附注射液能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机械通气患者的呼吸力学参数.

    作者:诸葛建成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他汀类药物多效性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进展

    目的 探讨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为合理应用该类药物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近期相关文献资料,对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他汀类药物除调脂作用外,还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血栓、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等多效性作用.结论 他汀类药物的多效性作用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临床可用于心肌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作者:周静波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托吡酯治疗秽语抽动综合征伴癫痫1例

    患者,男,15岁,因发作性奔跑、吼叫伴惊恐1月半,全身强直发作1次入院.1月半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作性奔跑、吼叫伴惊恐,在奔跑时能叫旁人让开,并可躲避途中障碍物;发作后有恶心,偶尔呕吐胃内容物;每次发作持续约20 s,发作间歇期正常;每天多发作3-4次,昼夜均可发作.

    作者:江思德;唐明山;邹耀兵;肖静;潘成德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我院中药膏方的应用及制作要点分析

    膏方可通过调补来增加人体精气储备、提高人体免疫力、平衡阴阳、恢复五脏六腑机能,广泛应用于治疗临床各科慢性、疑难性疾病.该文就膏方的应用、制作、贮存、服法、注意事项进行了探讨,以促进更合理地运用膏方.

    作者:沈玲儿 刊期: 2011年第12期

  • 我院静脉输液现状与临床药学服务思考

    目的 了解临床静脉输液工作的现状,探讨药师提供药学服务的切入点.方法 利用现场考察临床输液配制室条件,观摩和询问护师配制操作情况,查阅医师医嘱,走访住院患者等方法.结果 医院临床输液制度较为完善,但药物使用方法 不当偶有发生;操作环境尚有缺陷;护师输液操作熟练,但对药物特别是新药的理化性质、药物配伍变化掌握尚有欠缺,输液过程中药液颜色改变或混浊等现象偶有发生;患者对输液危害了解不够.结论 药师应参与临床工作,介绍药品知识,特别注重介绍新药理化性质,参与培养静脉输液护师专业队伍,有条件的医院应成立静脉输液配制中心,以促进静脉输液药物的使用安全、合理.

    作者:聂颖 刊期: 2011年第12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