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中等医学教育质量促进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发展

李一杰;胡秀丽

关键词:中等医学教育, 教育质量, 高等医学职业教育, 发展
摘要:建国 50多年来,我国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且占有较多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近年来中等卫生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影响了招生数量,中等卫生学校向何处发展,已成为卫生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因此,只要我们深入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分析国内、省内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方向就十分明确.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心电图教学与考核课件研究

    心电图检查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临床诊断技能,它对各种心律失常和传导障碍的诊断具有肯定价值.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和演变规律是诊断心肌梗死可靠而实用的方法.心电图检查可协助临床对房室肥大、心肌受损、供血不足、心包疾病、药物作用及电解质紊乱做出正确的诊断.心电监护已广泛应用于心脏外科手术、心导管检查、人工心脏起搏、电击复律、心脏复苏及其他危重病人的抢救,对挽救病人生命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医学生必须要掌握心电图诊断技能.但是心电图的教学又是临床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多数学生只会死背心电图的诊断依据,面对实际病例进行心电图分析,常如坠入云山雾海,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为了使心电图教学始终贯彻教学大纲的要求,我们研制了心电图教学与考核课件,较好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际脱节的矛盾,使医学生在学习掌握心电图基本理论的同时,提高阅图能力,对常见的异常心电图能够做出较为准确的诊断.

    作者:武兴权;赵向林;李长吉;武军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强实验室设备管理提高实验开出率

    实验室设备是医学教育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不可缺少的硬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实验设备日趋精密、复杂,设备价值在学校总资产中的比重日益上升.因此,如何正确选购、管理、使用、维修和保养实验设备,是学校实验室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笔者通过几年管理校实验室的实践,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作者:郑俊松;朱瑜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为了适应 21世纪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优化学校育人环境,今年我们在全体学生中深入开展了学生行为规范教育,组织了第三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营造了深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以推动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

    作者:王福安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关于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探讨

    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教育永恒的主题,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学水平,是医学高等院校不可懈怠的重要工作.对教师尤其是对青年教师加强培养,使之能迅速适应 21世纪医学教育,是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本文就如何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及教学能力谈谈个人体会.

    作者:杨新华;崔澂;赵亚朴;孙晓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中等卫校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由于我国城乡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愈来愈高,中专毕业生人才市场逐渐缩小,中等卫校面临着十分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新的挑战,促进中等教育的发展呢 ?就省部级重点中专而言,我们应当挖掘潜力,增强信心,摸清市场,调整专业,办出特色,知难而上,狠抓质量,谋求发展.

    作者:周宁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湖北省护理继续教育问题的探讨

    近我们对湖北省各级医疗机构医学相关类人才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仅对湖北省 3家省级医院和 10家地 (市 )级医院护理人员专科及以上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情况进行分析,并由此对护理继续教育问题进行探讨.

    作者:刘文俊;周森林;向红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兰州铁路局 1991~2000年登记的结核病情况分析

    为总结兰州铁路局 1991~ 2000年登记的结核病情况,探讨不同年龄组结核病的发病情况,对我院登记管理的 748例活动性肺结核病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 21~ 40岁组发病比例高,为 34.22%, 41~ 60岁组发病比例次之,为 25.40%,年龄大于 60岁组发病比例第三,为 24.47%, 0~ 20岁组发病比例低,为 15.91%.以上各年龄组的发病比例应引起结核病防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作者:张红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化学教学中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本文根据中等卫生学校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略作探讨.

    作者:陈忠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

    护理教育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如何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变革及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一项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加强护生工作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作者:刘根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从专业设置谈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深化改革

    1 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现状与机遇1.1 现状当前,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均以 1992年初所修订的社区医学、预防医学、妇幼卫生等 10个西医、西药类专业教学计划与大纲来教学.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专业显现出专业老化、缺乏特色、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的缺陷,限制了学校的发展,使中等卫生职业教育的道路越走越窄.

    作者:雍怡敏;谭华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寓素质教育于医学教学之中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社会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服务层次和服务方式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必须培养出高素质的医护人才,以适应社会需求,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紧迫的重任.如何将素质教育寓于医学教学之中,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作者:樊新霞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浅谈高职院校教师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教师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教师施予的教育影响能否发生反应以及如何发生反应,这与教育效果密切相关.笔者结合高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来探讨高职院校教师影响力的构成要素.

    作者:张钠;罗玲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致畸因素与优生措施

    据报道,现在我国大约每出生 1 500万婴儿,畸形儿就有 8~ 10万; 1967年世界卫生组织曾调查 2 000万新生儿,根据出生证明书登记的情况进行统计,每 1万名新生儿中有 83名畸形儿,占 0.83%;北京市 1977~ 1981年全市婴儿主要死因顺位调查统计显示,先天畸形占首位.可见先天性畸形儿数量是非常大的.要提高人口素质,优生是关键.在我国乃至全球目前优生的主要措施仍是预防性措施.笔者现就致畸因素及应采取哪些相应的预防性措施作如下探讨.

    作者:王小荣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高级护理班级管理方式探讨

    五年一贯制高职是我校 1999年开办的一个新专业,笔者接任了首届高职护理班的班主任工作,下面就高职护理班级管理谈几点浅见.

    作者:邵菊英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护理专业素质教育浅探

    中等卫校教师在教学和学生日常管理工作中处于特殊的地位,起着纽带作用.对学校而言,教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执行者;对学生而言,教师是对学校教学组织、管理满意度的信息反馈者.因此,教师的工作状况会直接影响学生素质教育的效果.

    作者:江海峰;蒋艳;王红月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考

    在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今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广大教育工作者主动进行实践和深入研讨,取得了可喜成效.笔者结合实践,谈些看法.

    作者:张积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对实行学分制的认识与思考

    1 对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认识1.1 学分制与学年制学分制起源于 19世纪 70年代的美国高等学校,是伴随着选课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 20世纪以来,学分制作为弹性选课的配套手段,为众多国家所采用.

    作者:邓燕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如何绘制医学挂图

    一幅好的医学挂图,能对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教师自绘挂图一般可分以下几个步骤:1 了解内容分出主次,然后根据整幅画的内容和要求,大致确定画面的位置和轮廓.

    作者:伍志芬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依法治校以德治校全面推动教育教学工作

    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校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中等职业教育文明与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中等职业学校教育中,努力做到依法治校与以德治校有机、完美地统一与结合,是推动中等职业教育快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

    作者:王懿 刊期: 2003年第04期

  • 提高中等医学教育质量促进高等医学职业教育的发展

    建国 50多年来,我国中等医学职业教育有了很大发展,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培养了大批人才,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并且占有较多的教育资源.但是,由于近年来中等卫生学校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影响了招生数量,中等卫生学校向何处发展,已成为卫生界人士关注的焦点.因此,只要我们深入学习国家有关教育方针政策,借鉴发达国家教育经验,分析国内、省内和本地的实际情况,方向就十分明确.

    作者:李一杰;胡秀丽 刊期: 2003年第04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