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蓉霞;杨瑞瑞;刘海静;袁向辉
目的 了解某医院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100例Ⅰ类和Ⅱ类切口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对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术前和术后的用药率分别为53.00%和47.00%;术后抗菌药物单用和二联用药分别占91.00%和9.00%;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3 d,Ⅱ类切口手术患者平均使用抗菌药物5 d,两类切口手术术后使用抗菌药物超过3 d者占23.00%.结论 该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不合理现象,应加强管理,规范用药.
作者:王爱生;李全栋;段晶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微生物的分布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预防和控制尿路感染以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7年至2009年恶性肿瘤患者尿标本分离的216株微生物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K-B法.结果 216株病原菌中革兰阴性杆菌144株,占66.67%,主要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革兰阳性球菌34株,占15.74%,主要是肠球菌和血浆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真菌38株,占17.59%,以白色念珠菌为主.药物敏感性试验表明,革兰阴性杆菌敏感率较高的药物是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革兰阳性球菌均敏感的药物是万古霉素.结论 医院恶性肿瘤患者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构成及其耐药性不断发生变化,临床应注重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杨贺;芮芳;王敬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研究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抑郁、焦虑障碍共病患者随机均分为文拉法辛缓释胶囊组(研究组)和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组(对照组),进行对照研究,疗程12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汉密顿抑郁量表、药物副作用量表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抗焦虑、抗抑郁作用均较对照组起效快(P<O.05或P<O.01),抗焦虑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末两组抗抑郁疗效相当.结论 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治疗抑郁、焦虑障碍共病起效快、疗效显著、安全性高、依从性好.
作者:王秀丽;康瑞;张中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制备氨甲苯酸凝胶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以卡波姆作凝胶基质制备氨甲苯酸凝胶,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 氨甲苯酸在227.2nm波长处有大吸收,其质量浓度在4.8~11.2μg/mL范围内与吸收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3批样品中氨甲苯酸含量为标示量的90.0%~110.0%.结论 氨甲苯酸凝胶制剂处方合理,制备方法可行;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氨甲苯酸的含量,方法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满足该药品检验的需要.
作者:文湘雄;王成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抗结核病药致肝损害的疗效.方法 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2.4 g,对照组给予甘草酸铵0.15 g,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结果 治疗前两组肝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8 d,两组肝功能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治疗7 d和14 d后,肝功能复常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抗结核病药所致急性药物性肝损害的效果显著.
作者:蔡育志;陈健儿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抗精神病药所致迟发性运动障碍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采用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对22例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进行症状分类,针对不同症状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积极治疗与护理,18例(81.82%)患者症状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也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针对迟发性运动障碍患者的异常不自主运动进行分类护理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
作者:王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规范处方书写,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医院处方点评工作的具体实践进行总结.结果 处方点评制度的实施,使处方质量有了较大提高,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结论 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处方点评工作模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牟修红;何文富;张磊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比较更昔洛韦眼用凝胶和阿昔洛韦滴眼液分别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选择68例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0.15%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滴眼,每日5次,每次l滴;对照组予0.1%阿昔洛韦滴眼液滴眼,每日10次,每次2滴.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周,并同时使用0.3%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每日3次.对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后的临床疗效评定和不良反应观察,并随访治疗后1年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治疗3周后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观察1年,其中治疗组复发2例(5.88%),对照组复发8例(23.53%),治疗组复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治疗单疱性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较阿昔洛韦滴眼液更确切,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安全性好.
作者:林体锋;薛圣游;卓文渊;施长春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地西泮和咪达唑仑质量浓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采用Waters C18柱(250 mm x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20 nnl.结果 地西泮和咪迭唑仑的低检测质量浓度为5 ng/mL,进样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O.05~10.0μg/mL(r>0.990 0);咪达唑仑和地西泮日内精密度的RSD分别为3.09%~5.33%和1.56%~4.25%,日间精密度的JRSD分别为4.72%~6.52%和2.59%~6.22%,方法回收率分别为94.02%~97.19%和96.07%~105.64%.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地西泮和咪达唑仑体内血药浓度和生物等效性的测定.
作者:余学军;陈琴华;李鹏;杨曼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痛风方剂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确保制剂质量稳定可控、安全、有效.方法 对展开剂及展开条件进行筛选,采用薄层色谱法定性鉴别制剂中的防己、黄柏、当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痛风方剂颗粒中粉防己碱的含量.结果 分别以正己烷-氯仿-甲醇(7.5∶4∶2)、正丁醇-冰醋酸-水(7∶1∶2)、石油醚-乙酸乙酯(4∶1)为展开制,可对痛风颗粒制剂中的防己、黄柏、当归进行定性鉴别.采用Kromasil C8柱(250 mm×4.6 mm,5μm)为分析柱,以含0.6%三乙胺的0.01 mol/L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用磷酸调pH至3.O)-甲醇-乙腈(50:20:30)为流动相.可对痛风颗粒制剂中的粉防己碱含量进行测定.粉防己碱的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4.0-40.0 p.g/mL(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41%,RSD=1.63%(n=9).结论 所建立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分别用于痛风颗粒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姚苑梅;徐玉红;李东;万于军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阿米替林中毒的护理抢救体会.方法 收集医院急诊科6例阿米替林急性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护理抢救分析.结果 经积极抢救,有5例(83.33%)患者好转,1例(16.67%)患者死亡.结论 积极救护、操作规范,是抢救成功的保证.患者服药剂量过大,发现不及时,将影响救治效果.
作者:汪玉梅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测定润降利膈颗粒中柚皮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0:8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83nm.结果 柚皮苷质量浓度在13.23~264.5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O.999 5(n=6),平均回收率为100.61%,RSD=1.94%(n=6).结论 所用方法精密度高、分离度好,可作为润降利膈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董军伟;王华新;李国川;彭安堂;张桂侠;吉朝锋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在利凡诺中期妊娠引产中的作用.方法 将100例自愿要求中期妊娠引产的孕妇随机均分为2组,观察组用利凡诺羊膜腔内注入并口服米非司酮,对照组使用利凡诺羊膜内注入并口服己烯雌酚,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所用引产时间和产后持续出血时间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两组均有孕妇出现药物流产的副反应,但观察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利凡诺用于中期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缩短引产时间,减少引产时阴道持续出血时间和药物副反应.
作者:朱婷婷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盐酸丁卡因胶浆应用于人工流产术的效果.方法 将拟行人工流产术的60例患者随机均分成两组,用药组在术前将盐酸丁卡因胶浆置入子宫颈管内,2 min后施行手术;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直接扩张宫颈施行手术.结果 用药组宫颈松弛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也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盐酸丁卡因胶浆应用于人工流产术中有明显松弛宫颈、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的作用.
作者:贾茹;鲁红梅;王莉;刘宏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筛选具菌活性的鱼腥草内生细菌.方法 结合鱼腥草内生细菌的总体特征,以茎内生细菌为筛选抗性菌的重点.结果 从约200个细菌菌株中筛选出1株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较好抗性的菌株,点接法抑菌圈内外径之比分别为3.28和3.8,发酵液滤纸片法抑菌圈直径均在10mm左右,发酵液在鱼腥草素大吸收峰283 nm波长处有吸收峰.结论 初步鉴定筛选出的菌株属芽孢杆菌属.
作者:胡汝晓;谢丙炎;谭周进;王春晖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建立呋喃西林溶液中呋喃西林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40:60:0.1),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呋喃西林进样量的线性范围为O.2~1.4μg(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8%,RSD为0.27%(n=6).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呋喃西林溶液中呋喃西林的含量测定.
作者:邓芳;万莉;崔小平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终止中期妊娠的疗效.方法 选取孕14~26周自愿要求终止中期妊娠的妇女600例,随机均分为3组,A组采用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内注射;B组加服米非司酮50mg,每隔12 h加服1次,连服3次;C组加用一次性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 mg.结果 3组终止中期妊娠成功率(72 h后)分别为97.00%,100%.100%;与A组比较,B组、C组自注药至宫缩出现、自宫缩至分娩所用时间均明显降低,产后2 h阴道出血量、胎盘和胎膜残留量均明显较低;3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副作用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A组有1例胎儿从后穹隆娩出.结论 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终止中期妊娠所用时间短、阴道出血少、胎膜残留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米非司酮顿服与分次服用的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单次给药用法方便、简单、不易漏服,值得推广.
作者:李秀英;张素萍;郭志敏;安秀丽 刊期: 2011年第13期
患者,女,51岁,既往无药物、食物过敏史,否认糖尿病史.因泌尿道感染前来我院门诊就诊,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加替沙星注射剂(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为0902210)0.40g静脉滴注.
作者:陈小蕾;郑莉莎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并介绍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64例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几,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常规予以抗感染、平喘和对症处理.治疗组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2 mL(1 mg)雾化吸入,每天2次.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和肺部喘呜改善情况,并进行临床疗效判定.结果 治疗组在喘憋、咳嗽、哮鸣音和湿罗音消失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x2=5.38,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生声嘶和口腔真菌感染等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安全性较好;充分做好雾化吸入的各项护理,是确保治疗有效、减少副作用的重要措施.
作者:翁玉英;严岩发 刊期: 2011年第13期
目前高血压病患者数大幅上升,为了达到高质量的降压效果,医学界正致力于各类新药和新治疗方法的研究.该文搜集了国内外近几年相关文献.主要从高血压疫苗、新型降压药的治疗和基因治疗等方面予以阐述,为高血压痛的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李凌霏;彭鹏 刊期: 2011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