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大黄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孟惠茹;黄一茜;梁雪原;王潇;平伟

关键词:大黄, 奥美拉唑, 中西医结合, 内皮素, 老年, 胃溃疡
摘要:目的 观察大黄联合奥美拉唑对老年胃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的影响.方法 将老年胃溃疡患者10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甲硝唑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治疗.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内皮素治疗前均明显升高,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内皮素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大黄与奥美拉唑合用更能降低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浆内皮素-1水平,临床疗效更优.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应通过加强药事管理减少患者退药行为

    目的 总结门诊西药房退药原因,探讨减少退药的措施.方法 收集整理2009年1月至12月退药处方594张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原因主要包括患者依从性差196张(33.00%),不良反应170张(28.62%),医生不合理用药等157张(26.43%),其他因素71张(11.95%).退药例数排名前3位的科室依次为内科(28.96%)、儿科(14.14%)、急诊科(12.29%).结论 应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服务理念.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退药情况的发生.

    作者:董艳;华丽霞;许应强;李海蓉;董利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高职药学专业建设刍议

    该文通过对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认为专业建设应遵循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实践技能掌握为核心,坚持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优化结构,整合资源,构建以名师为引领,融情境、激感悟、顺市场、定设置为体系的专业建设框架.

    作者:刘长君;王立岩;李乃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清热类中药防治感染性疾病的作用机理与应用

    目的 介绍清热类中药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 收集近10年有关文献报道.结果 清热类中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血、疏散风热等功效,在抗病原微生物、解热、抗炎、解毒、免疫调节等方面,均显示出较强的药理活性.结论 清热类中药用于治疗瘟病发热、风热感冒、咽喉肿痛、肺炎、胃炎、带状疱疹等多种疾病有较好的疗效,为临床上广泛用于多种感染、各种炎症、高热症以及外感风热等病症,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陈开文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药煎药机煎药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法

    目的 解决中药煎药机煎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煎药质量.方法 在中药煎药机的包装机上添加浓缩装置;对于遇高热有效成分易分解破坏的中药饮片和含挥发性成分的中药饮片,可以在浓缩时通过后下来解决.结果 中药煎药机添加浓缩装置后,可有效解决药包露出水面、加水量难以控制、有效成分易分解破坏等问题.结论 中药煎药机改进后,既保留了原有的特点,又吸收了传统煎药方法的优点,提高了中药汤剂的煎煮质量.保证了中医治病的疗效.

    作者:盛应根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甲氧基测定法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重点考察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甲氧基测定法试验结果的影响.方法 以羟丙甲纤维素为供试品,参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甲氧基测定法,依法操作.结果 反应温度在150℃,反应时间在50min时,测得的甲氧基含量高.结论 该方法气密性要求较高,重复性较差,毒性较大,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有待改进.

    作者:赵文法;李亮亮;孙大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2010年我院1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情况,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对2010年收集的156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性别和年龄、给药途径、ADR出现时间、引发ADR的药品种类、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56例ADR多发生于61~80岁年龄患者,女性多于男性;涉及的药品有84种,排序前3位的是抗菌药物62例(39.74%),抗肿瘤药30例(19.23%),中药制剂19例(12.18%);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108例,69.23%);ADR出现在用药1 h内90例(57.69%);较严重ADR 18例,新的ADR 17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常见(57例,36.54%),其次为消化系统(47例,30.13%)及神经系统损害(17例,10.90%).结论 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重复发生,确保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曾光;周颖;周国民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院门诊患者罗红霉素的处方分析

    目的 了解罗红霉素临床应用模式,促进其合理用药.方法 利用医院药房信息管理系统,对2010年6月门诊患者含罗红霉素的处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门诊罗红霉素以妇科、泌尿科、呼吸科疾病的治疗为主.个别处方存在诊断与用药不符.结论 门诊罗红霉素使用基本合理,但某些配伍用药值得探讨.应加强临床医生与药师的交流,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以促进罗红霉素合理使用.

    作者:杨莲华;鲍仕慧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肼质谱联用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在现代药物研发中,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消除分析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电喷雾离子肼作为一种质谱检测模式,可产生MSn多级裂解碎片峰,进而获得丰富的结构信息,在体内药物分析时可利用这些碎片峰(MSn)建立一种强专属性和高灵敏度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HPLC-MS)方法.该文评迷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肼串联质谱(HPLC-ESI-MSn)方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作者:陈琴华;朱军;李鹏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我国中药材资源保护现状及发展对策

    我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工作的开展使中药材种植面积、产量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但随着中药产业的发展,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野生药材数量普遍下降等问题也暴露出来,成为制约我国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该文就中药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发展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李卫平;邹龙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门诊专家处方质量点评及大处方情况分析

    目的 考核医院门诊专家处方质量、评价其用药经济性和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查2010年第4季度12位门诊专家医师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处方一般项目、处方适应性、处方用药合理性检查各项合格率都在93%以上;金额在500元以上的大处方不足1%,合格率99%.结论 门诊专家处方质量优于全院水平,用药经济、合理.

    作者:曾焕文;陈大奎;陈静;涂雪松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35例

    目的 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的疗效.方法 将7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脑复康口服.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疏血通(6 mL/d)静脉滴注1次,1周为1个疗程,共4个疗程,其后分别采用中文版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量表进行积分,用中国修订韦氏成人量表(WAIS-RC)进行智力测验比较.结果 治疗4周后MMSE量表、WAIS-RC量表均显示,治疗组智能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治疗前、后积分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疏血通对血管性痴呆有积极的治疗作用.

    作者:冷崇健;谢刚;陈光伟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医院药房创新服务模式探讨

    目的 探讨中医院药房的现代化服务模式.方法 结合医院药房服务所作的尝试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 与结论以构建信息化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确保药品安全合理使用为主要方向,形成门诊药房服务自动化、住院药房服务一体化、中药房服务特色化、药房药学服务常规化的服务模式,促进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

    作者:魏蓉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80例

    目的 观察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 将16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0例)用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对照组(80例)单用氟桂利嗪片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每个疗程14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6.25%,对照组为68.75%,两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心脑通口服液联合氟桂利嗪片治疗偏头痛疗效明显,未发现不良反应.

    作者:王文森;孙洁;王书杰;尹晓飞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48例

    目的 观察养血清脑颗粒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 将96例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相同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4 g口服,每天3次.治疗后第14天观察患者头晕、失眠、头重症状改善情况,做血液流变学、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比较.结果 治疗14 d后,治疗组头晕、失眠、头重症状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且血液流变学与脑血流动力学比较也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养血清脑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副作用小.

    作者:朱渝;潘成德;唐明山;邹耀兵;肖静;江思德;张建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现状与改进对策

    该文从医疗器械的学科特点出发,分析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现状与对策,提出了对我国未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展望,希望能为更好地开展此项工作提供思路.

    作者:王颖;蔡中琴;赵利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金嗓口服液治疗咽喉疾病240例

    目的 观察金嗓口服液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40例咽喉疾病患者,均用金嗓口服液治疗.结果 总有效率为86.67%.结论 口服金嗓口服液治疗急慢性咽喉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性会厌炎,治疗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适宜于临床常规应用.

    作者:王林丽;孟德胜;姬长友;彭亦新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经典恒温法考察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

    目的 考察呋喃西林溶液的稳定性,并预测其室温贮存有效期.方法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通过经典恒温法预测其有效期.结果 呋喃西林溶液的含量随时间变化属一级降解反应,经典恒温法测得25℃时k值为1.851 4×10-5h,分解10%的时间为7.91个月.结论 呋喃西林溶液有效期暂订为6个月.

    作者:彭其胜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精制蛋黄卵磷脂亲水-亲油平衡值测定及其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中的应用

    目的 以亲水-亲脂平衡值为指标考察精制蛋黄卵磷脂在水中和油中的分散特性并研究其在鸦胆子油乳注射液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核磁共振波谱(NMR)法,根据其化学位移值及亲水基团与亲油基团质子数相对比值(R)计算亲水-亲脂平衡值.结果 精制蛋黄卵磷脂在水中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结论 可用精制蛋黄卵磷脂代替豆磷脂作乳化剂制备鸦胆子油乳注射液.

    作者:高山;麻军法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42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将84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素E1联合弥可保,治疗组采用中药活血通痹汤与弥可保联用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效果、神经传导速度和体征症状评分.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76.19%;治疗组在总有效率、改变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及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较好.

    作者:牛永成;梁丽芳;吴晓红 刊期: 2011年第20期

  • 展舒胶囊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展舒胶囊的制备工艺.方法 选择浸膏收得率为评价指标,以浸膏收得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重复验证试验筛选出佳提取条件.结果 除三七、血竭外的3味中药以70%乙醇回流提取,药渣以10倍水浸泡3 h,煎煮2 h,合并提取液和煎煮滤液浓缩成稠膏,加入三七、血竭后制成胶囊.结论 所用方法简便、迅速,测定结果可为展舒胶囊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赵曼;吴友良;赵小凤 刊期: 2011年第20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