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晓林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应用,以其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过程生动多彩的优势迅速为广大师生接受.但在制作时应避免设计课件面面俱到,内容堆砌华而不实,避免产生多媒体教学就是现代化教学的模糊认识,积极探索,推进医学教育技术现代化改革的进程.
作者:沈维青 刊期: 2004年第21期
培养人才的创造素质是时代的召唤,但如果人才的创造性培养不付诸于行动,则创造性教育只是一纸空谈.而在创造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手段和形式尤其重要,主要是通过突破传统教育思想的束缚,运用多元化教育形式诱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才能.
作者:杨留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近几年,由于医疗卫生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资源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合理因素,而导致某些医学专业人才相对过剩现象,尤其是医疗技术配置的城乡差距越来越明显.
作者:潘瑞华 刊期: 2004年第21期
提出面向社会需求,满足学生需要,突出计算机课程特点,提高教学质量的改革观点.
作者:李锡丹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着重论述了英语课启发式教学法的4个方面:启发式教学的条件是教学互动,启发式教学的精义是灵活生动,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是巧妙设问,启发式教学的核心是因材施教.从理论和实践应用上说明,启发式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优良教学法.
作者:唐修珍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众所周知,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适应我国21世纪对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人才的要求,教育部在2001年修订了德育课教材.
作者:涂利 刊期: 2004年第21期
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因素及其身心发展与智能发展的后天条件的不同,而存在个体发展的差异.因此,在学校教育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出现学业差生和品德差生.
作者:雷红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中等卫生学校担负着为各级医院培养中初级卫生技术人员的重任,职责和现实都要求我们必须培养和造就出医德医风好、业务水平高、动手能力强,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而医学专业本身又要求从业人员既要有渊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极强的实际操作技能.
作者:杨国宏 刊期: 2004年第21期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常见传染病,对肝炎患者的健康教育是预防及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从健康教育宣传、饮食教育、用药指导、出院指导4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陈红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为全面了解湘潭卫校中专医学生思想观念与学习心理状态的现状,对影响湘潭卫校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其社会环境、就业前途、教师等因素对中专医学生学习心理状态的影响.
作者:谭进;刘芝兰 刊期: 2004年第21期
加强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是医学院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也是医学教育者十分紧迫的任务.揭示医德内涵与实质,强调对医学生进行医德教育的重要性,从医学教育各个环节入手,探讨医学生医德教育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作者:徐新娥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中等卫校在使用新编教材<药理学基础>中,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是每一个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在近两年的教学实践中,对药理学课堂教学进行积极探索和思考,就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有一些体会,现与同行商榷.
作者:陈陆生 刊期: 2004年第21期
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将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减少心、脑、肾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伍三妹 刊期: 2004年第21期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往不可缺少的工具,要使人们的交往达到预期的目的,就必须准确使用语言,讲究语言技巧,把握语言交往艺术.
作者:唐志宏 刊期: 2004年第21期
随着现代医药科学和临床药学的发展,药物作为防治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和防治疾病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者:郑小云;陶爱群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生药是指在产地经过简单加工而未精炼的天然药物商品药材.生药标本是指经过整理而保持完整性状特征的生药实物样品,供观摩、教学和研究之用.
作者:张环 刊期: 2004年第21期
目的找出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阻碍中学生体育意识向体育行为转化的不利因素,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和建议.方法对我区5所中学高中一年级1851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及利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学生的体育意识向体育行为转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加上男女生也存在差异.结论中学体育教学改革应根据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在教学内容、方法和形式上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适合男女生特点的体育项目,以提高全体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作者:李浬 刊期: 2004年第21期
根据心理健康测定的特点,采用列联参数构成模糊矩阵,大频数构成模糊向量,建立了模糊综合决策模型.该模型应用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评定,取得了良好效果.
作者:杨映红;邓敏 刊期: 2004年第21期
学习道德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和社会舆论维系的调节学生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意识和行为规范,是维持学习实践正常进行的精神动力.
作者:李长驰;许加宾 刊期: 2004年第21期
临床检验科的实习带教是检验科的工作内容之一,认真、热情的实习带教是临床检验科工作者应尽的职责.毕业生实习,在检验医学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全面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对于研究人体生命科学的医学生来说,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梁勤;李萍 刊期: 2004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