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增全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痊愈6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分别为61.54%和51.2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分别为89.74%和76.92%o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低、程度轻微.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较好药物.
作者:李淑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布托啡诺在预防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中寒战的效果.方法 选取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布托啡诺组(B组)、哌替啶组(D组)、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组).记录各组在给药后5,15,30min时的寒战预防效果、生命体征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D组在用药5 min内寒战预防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86.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B组和c组在用药前后生命体征指标变化无显著性差异,D组较用药前具有显著性(P<0.05);B组较D组易发生嗜睡(P<0.05),D组较B组更易发生恶心呕吐(P<0.05);3组均无呼吸抑制.结论 布托啡诺与哌替啶对处理硬膜外麻醉下腹部手术后寒战均有显著效果,布托啡诺治疗效果优于哌替啶,但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王进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小儿治哮灵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HC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094~0.84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0.46%(n=6).结论 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治哮灵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金美花;刘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5例,A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3 mg/d,B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 mg/d,于治疗4周和8周后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由帕利哌酮缓释片引起的心电图异常主要集中在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ST-T改变上,仅见2例传导阻滞和1例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ST-T改变的发生率,治疗4周后A组分别为14.3%,5.7%,8.6%,B组分别为20.0%,8.6%,11.4%;治疗8周后A组分别为17.1%,8.6%,8.6%,B组分别为25.7%,14.3%,17.1%.治疗4周后和8周后帕利哌酮不同剂量组间的同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但其异常改变程度较轻,是安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作者:王晓敏;宫本宏;黄晓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的氯胺酮对芬太尼诱发咳嗽反射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氯胺酮组和安慰剂组,每组各90例.术前1 h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口服安定2.5~7.5 mg.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氯胺酮0.1 mg/kg(氯胺酮组)或0.9%氯化钠注射液(安慰剂组),给药体积均为2 mL,1 min后静脉注射芬太尼3μg/kg,记录咳嗽发生时间、例次数和程度.结果 氯胺酮组咳嗽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安慰剂组的40.00%(P<0.05),且发生时间延迟(P<0.05).结论 全身麻醉诱导前静脉注射亚麻醉剂量氯胺酮可有效抑制芬太尼诱导的咳嗽反射,且发生时间延迟.
作者:卢昱坤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促进钙制剂的合理应用.方法 结合工作实践,并参考相关文献及药品说明书,提出药师在审核钙制剂处方时应注意的问题结果与结论医院临床上所用钙制剂品种多样,因此药师审方应注意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是否相符,剂量、用法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配伍禁忌等问题,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赵源浩;张莹莹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氟比洛芬酯用于治疗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疗效.方法 选择行下腹部手术的惠儿60例,年龄2~10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随机分成氟比洛芬酯组(I组)和生理盐水组(Ⅱ组),各30例,所有患儿均行面罩吸入8%七氟醚进行诱导,氧流量为4 L/min;术中麻醉用2%~3%七氟醚吸入维持,氧流量为2 L/min,维持麻醉深度在脑电双频指数(BIS)40~60.观察记录一般情况、手术麻醉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躁动程度,并监测记录氟比洛芬酯或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前(T0)、注射后5 min(T1)、10 min(T2)、拔管前5 min(T3)、拔管即刻(T4)、拔管后5 min(T5)、拔管后10 min(T6)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以及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患儿在一般情况、手术麻醉时间、停药至清醒时间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I组患儿术后躁动发生率(13.3%)显著低于Ⅱ组(43.3%),躁动程度显著轻于Ⅱ组(P<0.05,);I组围拔管期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显著低于Ⅱ组相应时点值(P<0.05);两组惠儿术后未发现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论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镇痛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小儿七氟烷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和血流动力学变化.
作者:兰群飞;樊理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阴道用乳杆菌胶囊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每晚阴道用乳杆菌胶囊和复方沙棘籽油栓各1粒,对照组给予甲硝唑片和乙菧酚片各l粒阴道局部使用,疗程均为7d,1月后维持治疗1次,分别于治疗后第10天和1,2,3,6个月复诊.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8.33%和93.33%,复发率分别为1.67%和6.67%.结论 阴道用乳杆菌联合复方沙棘籽油栓治疗老年阴道炎疗效可靠,复发率低,副作用少.
作者:钱亚平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医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0年抗微生物药物出库数据,采用金额排序和用药频度(DDDs)排序进行分析.结果 该院抗微生物药物应用β-内酰胺类药物占主导地位,头孢丙烯片的用药频度高,注射用头孢西丁钠的销售金额高.结论 应规范抗微生物药物的选择和使用,以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焦乾升;黄富宏;李全良;尹文星;高超;袁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的应用情况,以利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0年3月至7月门诊高血压患者处方1 276张,统计用药情况,分析治疗方案、用药频度等.结果 治疗方案以单一用药和二联用药居多.钙离子拮抗剂(CCB)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应用多.结论 抗高血压药应用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及世界卫生组织的用药准则.
作者:石燕来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冷宁康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临床试验要求的560例各类烧伤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各280例.对照组使用磺胺嘧啶银治疗,治疗组使用冷宁康敷料治疗.观察记录患者创面疼痛情况、创面完全愈合时间,并对创面愈合质量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0~I级疼痛占93.93%,而对照组0~I级疼痛占19.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浅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3.23 d,深Ⅱ度创面平均愈合时间缩短4.57 d.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冷宁康敷料不仅能减轻患者痛苦,还能促进烧伤创面愈合,是一种治疗烧伤的良好外用敷料,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汪乐;林雪松;项雪燕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网孔型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支撑棒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缓释微球后治疗兔股骨头早期缺血性坏死的效果.方法 将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球的n-HA/PA66支撑棒植入兔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模型,术后3,6,12周时行影像学及组织切片观察.结果 复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囊的n-HA/PA66支撑棒与单纯n-HA/PA66支撑棒治疗效果比较,影像学检测无明显差异,组织染色显示前者有更多的新生骨长入n-HA/PA66支撑棒.结论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缓释微囊能增强植入n-HA/PA66支撑棒治疗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的骨修复过程.
作者:陈诚;梁熙;黄伟;胡宁;尹世杰;杨明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完善小儿健脾贴膏的质量标准.方法 对处方中丁香、吴茱萸、五倍子、冰片分别采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鉴别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 建立了吴茱萸、五倍子、冰片3项薄层鉴别以及丁香中丁香酚的液相色谱鉴别和含量测定.薄层图谱斑点清晰,空白无干扰;丁香酚加样回收率为82.2%,RSD为2.9%(n=6).结论 薄层色谱法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含量测定专属性强,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较全面地控制小儿健脾贴膏的质量.
作者:颜晓航;薛玉梅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进一步验证扶脾养肝丸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部分药效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药药理学常规实验方法,观察扶脾养肝丸对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以及对0.1%CCl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扶脾养肝丸高、中剂量能明显抑制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和减慢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墨汁的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高、中、低剂量对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生大黄煎液所致脾虚小鼠具有良好的复健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扶脾养肝丸对试验动物有一定的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等作用.
作者:朱跃芳;胡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对固元胶囊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初步结构研究.方法 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HPSEC-ELSD)法分析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 得到了固元胶囊结构的初步信息;要得到固元胶囊进一步的结构信息,可采用甲基化、部分以水解等得到糖链结构片段,通过核磁共振仪等仪器分析法得到其高级结构信息.结论 对固元胶囊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初步结构研究能为固元胶囊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陈卫平;陈琴鸣;刘斌;戴德雄;刘根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术麻醉时患者的苏醒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1月择期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56例,随机均分为两组,研究组28例的麻醉维持采用瑞芬太尼,对照组28例采用芬太尼,观察两组麻醉苏醒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意识恢复时间为(7.1-4-2.3)min,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为(5.1 4-2.0)min,清醒时间为(8.2±3.5)min.拔管时间为(9.3±4.3).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低血压的发生率为25.0%,心动过缓的发生率为28.6%,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芬太尼用于甲状腺切除术麻醉,能明显缩短患者的苏醒时间,且不增加并发症,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范志康;陈民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氢氯噻嗪质量浓度的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以磺胺甲基异嗯唑为内标,采用Agilent Zobrax SB C18柱(100 mm×2.1 mm,3.0μm)为固定相,甲醇-水(80:20,V/V)为流动相,流速为0.15 mL/min;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离子监测模式,氢氯噻嗪和内标的检测离子对分别为m/z 295.7→268.7和m/z 251.8→156.0.结果 血浆中氢氯噻嗪质量浓度在1.070..214.4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r2=0.998 8),低定量浓度为1.070μg/L,日内、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13.9%.相对回收率均在100.5%~102.2%范围内.结论 该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线性范围宽,方法灵敏、专一性好、操作简便,适用于氢氯噻嗪血药浓度的测定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蓉;杨昆;谭洁;胡云芳;程俊霖;于翠霞;余潜;樊宏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了解医院慢性病门诊降压药物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慢性病门诊280张高血压处方进行统计分析,分析降压药物用药情况.结果 50~80岁患者所占比例为81.79%,用药频度高的是钙拮抗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应用频率高的药品是氨氯地平(安内真)、厄贝沙坦(安博维)、氨氯地平(络活喜)、替米沙坦(嘉瑟宜)、酒石酸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等,且其药物利用指数(DUI)均小于1.结论 该院慢性病门诊降压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合理,应继续加强处方审查和药学监护,真正做到安全、有效、经济的合理用药,选择佳的治疗方案.
作者:李晓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的香附、枳壳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采用Alltima C18柱(250mm×4.6mm,5μm),以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6.0)-乙a-(59:4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am,柱温为30 ℃.结果 枳壳、香附和甘草薄层色谱法鉴别专属性强,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50 1~1.0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7),延胡索乙素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60%(n=6).结论 所用方法可准确地定性、定量,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
作者:董媛;张赟华;刘莹莹;李忠琼;张雯洁;董兆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测定马来酸伊索拉定片中马来酸伊索拉定含量及含量均匀度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zorbax SB-C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0.1%冰醋酸溶液-甲醇(60:4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0 nm柱温为30℃.结果 马来酸伊索拉定质量浓度在10~80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1.00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05%,RSD=0.92%(n=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可用于该制剂中马来酸伊索拉定的定量分析、含量均匀度检测以及质量控制.
作者:娄月芬;田丰;唐跃年;王斌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