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任强;郑咏池
目的 比较诺和锐和诺和灵-R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诺和锐治疗组和诺和灵-R治疗组,分别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诺和锐与诺和灵R.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糖负荷2 h血糖和胰岛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诺和锐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餐后2 h血糖和低血糖发生次数均显著低于诺和灵-R治疗组(P<0.05).治疗后两组间空腹血糖、餐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中,诺和锐的疗效与安全性优于诺和灵-R.
作者:刘维娟;王邦琼;郭莲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进一步验证扶脾养肝丸的临床疗效,为其临床应用提供部分药效学依据.方法 采用中药药理学常规实验方法,观察扶脾养肝丸对醋酸致痛小鼠扭体次数、正常小鼠小肠推进运动的影响以及对0.1%CCl4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扶脾养肝丸高、中剂量能明显抑制醋酸致痛小鼠的扭体次数和减慢正常小鼠小肠推进墨汁的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高、中、低剂量对CCl4所致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并对生大黄煎液所致脾虚小鼠具有良好的复健作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扶脾养肝丸对试验动物有一定的疏肝解郁、活血通络等作用.
作者:朱跃芳;胡娟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研究苯磺酸氨氯地平口腔黏附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微晶纤维素(MCC)为稀释剂或填充剂,卡波姆为黏附材料,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为缓释骨架,阿斯帕坦(asipatan)为矫味剂,硬脂酸镁(magnesium)为润滑剂,制备苯磺酸氨氯地平口腔黏附片;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考察其黏附力和黏附时间.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卡波姆和HPMC在处方中的比例分别为37.5%和25%时,黏附力为7.9N,黏附时间达4.9 h.结论 本制剂处方工艺成熟,检测方法简便、准确、可靠,适于医院制剂室配制和应用.
作者:喻德雅;刘凤琴;杨常成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的影响.方法 将96例HIE患儿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均予以常规吸氧、维持心肺功能,抗惊厥,降颅压,控制脑水肿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酯(GM-1)20 mg/次,对照组加用胞二磷胆碱(CDPC)0.125 g/次,静脉滴注,1次/d,2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疗效,并进行患儿行为神经(NBNA)评分和血浆NSE测定.结果 治疗组患儿在意识障碍恢复正常、惊厥停止、原始反射与肌张力恢复正常的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出生后第2周、4周两组患儿NBN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上升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2周后,两组惠儿血浆NSE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JP<0.05或P<0.01),且治疗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结论 神经节苷酯治疗新生儿HIE的临床疗效较胞二磷胆碱更佳,可明显减轻神经元损伤,降低血浆NSE含量,并且可逆转脑缺氧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
作者:叶鑫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采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利培酮片进行治疗.结果 观察组痊愈6例,显效18例,好转11例,无效4例;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6例,好转10例,无效9例.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显效率(痊愈+显效)分别为61.54%和51.28%,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分别为89.74%和76.92%o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总显效率和总有效率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出现频率低、程度轻微.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具有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患者服药依从性好等优点,是目前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较好药物.
作者:李淑新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ETV)联合胸腺肽a1治疗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chronic liver failure,CLF)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22例予以综合性护肝治疗以及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B组23例加用皮下注射胸腺肽a1针1.6 mg,每周3次,观察疗程12周.结果 B组治疗后患者肝功能明显改善,血清总胆红素从(338.6±142.8)μmol/L降至(101.4±35.7)μmol/L,凝血酶原活动度从(34.5±15.6)%升至(63±24.3)%,Child-pugh评分显著改善,血清HBV-DNA含量平均下降幅度为(4.3±2.6)log 10 copies/mL,应答率为93.33%,较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老年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及早行抗病毒联合胸腺肽a1治疗,可有效提高生存期,疗效肯定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婉;郭西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考察国产头孢克洛胶囊与参比制剂在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头孢克洛的质量浓度,通过对20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单次交叉口服750 mg头孢克洛的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计算其药物动力学参数及相对生物利用度.结果 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的0~t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分别为(29.460±5.731)和(30.106±5.349)ttg/(mL·h),0~∞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分别为(30.327 4±6.128)和(30.909±5.497)μg/(mL·h),峰浓度(Cmax)分别为(20.901±4.070);6,(21.067±3.422)μg/mL,达峰时间(tmax)分别为(0.900±0.462)和(0.800±0.208)h,半衰期(t1/2)分别为(0.660±0.082)和(0.666±0.070)h,受试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8.0±9.6)%.结论 受试制剂头孢克洛胶囊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戴青;陈勇川;夏培元;唐敏;向荣凤;熊丽蓉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对固元胶囊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初步结构研究.方法 用高效分子排阻色谱(HPSEC-ELSD)法分析纯度、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以及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单糖组成.结果 得到了固元胶囊结构的初步信息;要得到固元胶囊进一步的结构信息,可采用甲基化、部分以水解等得到糖链结构片段,通过核磁共振仪等仪器分析法得到其高级结构信息.结论 对固元胶囊多糖的分离纯化与初步结构研究能为固元胶囊的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陈卫平;陈琴鸣;刘斌;戴德雄;刘根才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评估缬沙坦舍用氢氯噻嗪对治疗老年轻中度收缩期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单用缬沙坦片40 mg、每日1次口服,根据血压可逐步加量至40 mg、每日2次;联合组以缬沙坦片(用法同对照组)联合氢氯噻嗪12.5 mg、每日2次.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治疗前后的随测血压和生化指标.结果 对照组随测血压的降压有效率为73.44%,但与氢氯噻嗪合用后降压总有效率可升至90.62%,且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轻微.结论 缬沙坦与氢氯噻嗪两药合用治疗老年轻中度收缩期高血压安全、有效.
作者:张绍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观察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106例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患者均分为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的治疗组与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治疗的对照组,每组53例,通过心电图结果、血液流变学检测对比其心肌缺血的改善及血液流变学改变.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86.79%.对照组为41.51%,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纤维蛋白原浓度显著降低(P<0.01),心电图及血流变学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对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疗效显著,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供,降低动脉压及冠状动脉阻力;对冠心病合并高黏血症安全有效;能提高生活质量,且无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秦勉;原斌;杨暴;周益盛;任向前;付志诚;王维祖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小儿治哮灵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HC C18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47:53:0.2),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 黄芩苷进样量在0.094~0.846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0.46%(n=6).结论 该方法分离效果好、简便准确,可用于小儿治哮灵片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
作者:金美花;刘汇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确定芪丹颗粒剂的成型工艺条件.方法 采用颗粒成型率、吸湿性为指标筛选颗粒的佳辅料配比.结果 以干浸膏粉与辅料(蔗糖:糊精=3.32:1.43)按7.25:4.75比例混匀,以90%乙醇为润湿剂,制得的颗粒成型率高、吸湿率小.结论 该成型工艺条件可为芪丹颗粒制剂处方组成的确定提供依据.
作者:欧阳春华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提高制剂质量,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阐述大输液配制中活性炭种类的选择、保存、加入量、加入方式等问题.结果 与结论输液类产品的配制过程中,活性炭的加入对产品质量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首先应注意活性炭种类的选择,并注意其温度、pH等对其的影响并选择合适的加入方法,确保大输液产品的质量.
作者:谢予朋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运用,以明确患者的心理、生理、安全等方面的实际需要.方法 对医院2009年至2010年86例次药物咨询记录进行心理学分析,找出患者咨询的主要需求.结果 与结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应用于药物咨询实践中,可指导药师从患者的需要出发,为其提供适当的药物咨询,使其配合治疗,促进早日康复.
作者:张晓亮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自制鼻饲匀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对比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自制匀浆鼻饲21 d前后营养指标变化、观察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和调查患者家属对此种营养支持的满意度.结果 自制匀浆鼻饲21 d后8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液血红蛋白和血浆白蛋白含量有所提高(P<0.05);血液淋巴细胞总数、三头肌皮褶厚度(TSF)和上臂肌围(MAMC)无明显改变(P>0.05).鼻饲期间发生腹胀23例(26.74%)、腹泻26例(30.23%)、便秘11例(12.79%),未发生吸入性肺炎.患者家属对此种营养支持满意度91.86%(79/86).结论 自制鼻饲匀浆能满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需求,降低了肠内营养胃肠道并发症发生率,能被广大患者接受.
作者:江珍珺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分析医院麻醉药品使用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采集2007年至2010年住院部计算机管理系统麻醉药品使用数据,采用用药频度分析法对10种麻醉药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麻醉药品用药金额逐年递增,使用品种趋向多样化.近两年舒芬太尼、芬太尼、吗啡分别居用药频率前3位,主要用于术中及术后镇痛,吗啡制剂已取代哌替啶注射液成为临床缓解肿瘤疼痛之首选.结论 该院麻醉药品应用基本合理,但仍有待于逐步完善,更趋合理.
作者:游春霞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奥硝唑所致药品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993年至2010年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奥硝唑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奥硝唑药品不良反应较少,以消化系统药品不良反应为主,其次是神经系统药品不良反应.女性用药应注意监测肝功能,并注意不能喝酒.结论 应加强对奥硝唑长期用药后的监测,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陈佳;任强;郑咏池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建立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的香附、枳壳和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气滞胃痛颗粒中的延胡索乙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采用Alltima C18柱(250mm×4.6mm,5μm),以0.1%磷酸溶液(用三乙胺调pH至6.0)-乙a-(59:41)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am,柱温为30 ℃.结果 枳壳、香附和甘草薄层色谱法鉴别专属性强,延胡索乙素进样量在0.050 1~1.0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n=7),延胡索乙素平均回收率为99.94%,RSD=1.60%(n=6).结论 所用方法可准确地定性、定量,重现性好,可用于控制气滞胃痛颗粒的质量.
作者:董媛;张赟华;刘莹莹;李忠琼;张雯洁;董兆君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制备复方地氯咽炎喷雾剂并评价其质量.方法 以地塞米松磷酸钠和醋酸氯己定为主药,蒸馏水为主要溶剂制备喷雾剂.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主药含量.按照2010年版<中国药典>对喷雾剂的要求和方法对制剂进行检测.结果 所制喷雾剂为无色透明液体,每瓶总喷次、每喷量、每喷主药含量等均符合规定.地塞米松磷酸钠质量浓度在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回收率100.30%,RSD=1.76%(n=6);醋酸氯己定质量浓度在10~2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98.53%,RSD=3.26%(n=6).结论 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可行,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有望开发成治疗急慢性咽炎的新制剂.
作者:靳芳庆;吴燕;张福成;陈雄 刊期: 2011年第23期
目的 探讨帕利哌酮缓释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 将7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各35例,A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3 mg/d,B组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6 mg/d,于治疗4周和8周后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由帕利哌酮缓释片引起的心电图异常主要集中在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ST-T改变上,仅见2例传导阻滞和1例Q-T间期延长.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和ST-T改变的发生率,治疗4周后A组分别为14.3%,5.7%,8.6%,B组分别为20.0%,8.6%,11.4%;治疗8周后A组分别为17.1%,8.6%,8.6%,B组分别为25.7%,14.3%,17.1%.治疗4周后和8周后帕利哌酮不同剂量组间的同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帕利哌酮缓释片可引起心电图改变,但其异常改变程度较轻,是安全的抗精神分裂症药物.
作者:王晓敏;宫本宏;黄晓 刊期: 2011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