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向东;杨西晓;闫海霞;李秀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罗先润;曹程浩;李朗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肿瘤特异性肠内免疫营养物(supportan)对癌性恶病质小鼠的营养、恶病质相关细胞因子的调理作用.方法 建立C57小鼠癌性恶病质模型,观察supportan对恶病质小鼠体重的影响,以及与癌性恶病质发生、发展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结果 supportan能明显抑制癌性恶病质小鼠体重下降(P<0.05),显著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P<0.05),与甲羟孕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upportan能明显改善小鼠癌性恶病质小鼠的营养状况,其含有的ω-3脂肪酸具有调节TNF-α,IL-1,IL-6等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郑亚兵;马胜林;姜初明;孔祥鸣;周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金莲花醇提物的抗呼吸道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鸡胚培养流感病毒,并用鸡红血球凝集试验检测药物对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药物和病毒先在体外直接作用后的共同接种试验中,金莲花醇提物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体外直接灭活作用;在甲型流感病毒先感染鸡胚后再接种药物试验中.金莲花醇提物可抑制病毒在鸡胚内的增殖.结论 金莲花醇提物在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赵宏伟;赵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视明合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备视明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药材.结论 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检测准确、灵敏,可用于视明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林丽;张瑶;龙世林;姚云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与代谢综合征和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关系.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多导睡眠图检查,血清抵抗素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结果 肥胖人群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增高;与时照组相比,OSAHS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也明显增高.OSAHS非肥胖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IR)指数具有正相关性.OSAHS肥胖组、OSAHS非肥胖组血清抵抗素水平与甘油三酯(TG)具有正相关性.与体重指数(BMI)具有正相关性.OSAHS组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LSaO2呈负相关.结论 血清抵抗素水平越高,睡眠紊乱及低氧血症指标越差;OSAHS病情越重,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越大.
作者:程正文;杨秀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荆相关性肾病(RCIN)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5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于造影前1 h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 mL,治疗组63例于造影前24 h和造影后24 h口服乙酰半胱氨酸600 mg,每日2次.所有患者均在造影前、造影后48 h查血清肌酐.结果 治疗组肌酐增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CIN的发生率(32.2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69.84%).结论 应用乙酰半胱氨酸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RCIN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吉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普乐安片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方法 通过建立测定普乐安片氮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测定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评估,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果 合成不确定度为0.019 2,扩展不确定度为0.7,普乐安片氮含量测定结果为(17.0±0.7)mg/片.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普乐安片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通过相关资料文献,从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利奈唑胺是具有给药途径优势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曲俊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效果及治疗经济性.方法 采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西地兰)、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心律平等)和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适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B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心力衰竭患者55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55%;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住院后第1周所花费用多,随着病情的稳定及控制.医疗费用逐渐下降.结论 在心力衰竭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地应用适量的ARB,BB或ACEI及醛固酮拮抗剂,既可增加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又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陈青华;陈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健脑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健脑颗粒中川芎、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中主要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川芎、枸杞子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20~1.6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0.80%(n=6).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健脑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万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7-2008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用量、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及日均费用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呈上升趋势,日均费用比较稳定.钙拮抗剂2年中销售金额和DDDs排序均居榜首.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基本合理,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在应用中占主导地位.
作者:秦冬颖;黄业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丹皮酚传递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丹皮酚传递体,以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佳处方和工艺;考察其多分散度、Zeta电位、包封率,并对传递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丹皮酚传递体分散于0.9%氯化钠注射用水中,室温放置20 d稳定,粒径变化较小.佳配方为磷脂/胆固醇3:1,磷脂/吐温-80 2:1,磷脂/丹皮酚10:1;水合温度为37℃,平均粒径为89.34 nm.结论 丹皮酚传递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所得传递体粒径较小且均匀.
作者:李志;胡海英;王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联合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影响.方法 11例患者予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联合血液净化.监测治疗前后血液生化、血流动力学、氧合代谢、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一般状况、血液生化、氧合代谢指标、全身炎症反应均有一定的改善,病情均明显稳定.结论 早期联合血液净化能明显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内环境,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郑贞苍;娄雪萍;杨爱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氯霉素二甲亚砜溶液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氯霉素二甲亚砜溶液中氯霉素含量,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所测含量结果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方法都可以作为医院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可将UV法用于制剂半成品含量控制而将HPLC法用于成品的含量控制,以缩短检验时间,保证制剂质量.
作者:肖淼生;叶立红;姜华军;郭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并统计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占第1位的始终是苯磺酸氨氯地平;2007年出院病历中联合用药率达86.34%.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临床用药时,应注意个体化给药,使高血压患者用药更合理、有效、经济.
作者:叶佐武;石佳娜;王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均治疗8周.从治疗前及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及有效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持续下降,CGI-SI评分均逐渐降低;阿立哌唑组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1%和87.10%.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支胜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3 h以上,第1天;希罗达2000 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两药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37例,21 d为1个周期,至少连用2个周期.结果 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为29.73%;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提高者19例(51.35%);主要毒性反应为外周感觉神经异常、骨髓抑制,患者均可以耐受.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阮新建;张侠;于忠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莫西沙星是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的第4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通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进行文献检索,归纳总结了2007年国内莫西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妇科急性盆腔炎、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薇;匡长春;刘祖雄;丁启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30mL,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但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清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2%(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CHF,可有效调节内源性神经激素,显著降低其血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刘小花;胡昌盛;季乃军;梅建华;周大金;樊必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卡托普利加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糖尿病基础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和卡托普利片口服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9%,优于对照组(70.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服药期间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毒性反应.结论 卡托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秀浪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