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胜利
目的 观察在产程中通过改变产妇体住矫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在医院分娩的初产妇6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产妇临产后在一般护理的基础上,观察组进行体位矫正,对照组不作体位矫正.结果 观察组第一和第二产程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1),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枕后位产妇通过改变体位矫正枕后位,不但能降低难产的发生率及剖宫产率,且有助于提高分娩质量和围产儿情况.
作者:周宁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重症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效果及治疗经济性.方法 采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西地兰)、抗心律失常药(利多卡因、心律平等)和醛固酮拮抗剂(螺内酯),适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B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等治疗心力衰竭患者55例.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达94.55%;治疗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患者住院后第1周所花费用多,随着病情的稳定及控制.医疗费用逐渐下降.结论 在心力衰竭基础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地应用适量的ARB,BB或ACEI及醛固酮拮抗剂,既可增加患者长期用药的依从性,又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及预后.
作者:陈青华;陈丽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毒性反应.方法 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3 h以上,第1天;希罗达2000 mg/(m2·d),分2次口服,第1-14天.两药联合治疗晚期胃癌患者37例,21 d为1个周期,至少连用2个周期.结果 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1例,有效率为29.73%;治疗后Karnofsky评分提高者19例(51.35%);主要毒性反应为外周感觉神经异常、骨髓抑制,患者均可以耐受.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深入研究.
作者:阮新建;张侠;于忠和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健脑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健脑颗粒中川芎、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中主要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川芎、枸杞子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20~1.6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0.80%(n=6).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健脑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万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轻中度PIH患者作为治疗组,予川芎嗪注射液120mg静脉滴注,1次/d,10d为1个疗程,以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其治疗前后外周血培养上清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含量的变化,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另取40例正常妊娠妇女作为时照组.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前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升高,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和血浆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增加;治疗1个疗程后,患者外周血培养上清PBMC中IL-4水平明显上升,IFN-γ水平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降低(P均小于0.05).结论 川芎嗪治疗PIH的另一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增强Th2介导的体液免疫,纠正Th1/Th2细胞因子比例失衡;同时,川芎嗪还具有明显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
作者:王梅琴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型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患者血液和组织中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强,且与脂代谢异常相关.胆碱酯酶作为神经系统的一种水解酶,参与催化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具有多种亚型,如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该文着重阐述了血液中胆碱酯酶的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王静;李启富;程庆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心脉神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150mm×4.6mm,10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磷酸(75:25),检测波长438nm,流速1.2mL/min.结果 大黄素质量浓度在0.0022~0.011 0g/L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33 111 090.9C+396.4,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0.96%.结论 HPLC法适用于心脉神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曹健;黄林清;王芳;朱丽莎;张恩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罗先润;曹程浩;李朗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视明合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备视明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药材.结论 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检测准确、灵敏,可用于视明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林丽;张瑶;龙世林;姚云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骨科手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 选择骨科住院择期手术病例920例,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于术前30~60 min快速静脉滴注头孢曲松2.0 g,4 h后再次同剂量滴注1次;对照组术前、术中未用药,术后回病房用头孢曲松静脉滴注,连用7 d.结果 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切口感染率、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骨科手术在术前麻醉诱导期及术后短期使用抗菌药物效果好,随意延长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反而会增加感染机会.
作者:杨小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已经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又是世界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人数多的国家,因此,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备受瞩目.现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有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和免疫调节剂3大类.该文对已经上市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
作者:林雯雯;高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制备丹皮酚传递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丹皮酚传递体,以粒径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设计优选佳处方和工艺;考察其多分散度、Zeta电位、包封率,并对传递体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丹皮酚传递体分散于0.9%氯化钠注射用水中,室温放置20 d稳定,粒径变化较小.佳配方为磷脂/胆固醇3:1,磷脂/吐温-80 2:1,磷脂/丹皮酚10:1;水合温度为37℃,平均粒径为89.34 nm.结论 丹皮酚传递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所得传递体粒径较小且均匀.
作者:李志;胡海英;王盼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就诊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24例随机均分为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均治疗8周.从治疗前及治疗后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分及有效率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PANSS总分和各因子得分持续下降,CGI-SI评分均逐渐降低;阿立哌唑组恶心呕吐、头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利培酮组(P<0.05);利培酮组锥体外系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阿立哌唑组(P<0.05);阿立哌唑组和利培酮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1%和87.10%.结论 阿立哌唑和利培酮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均比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支胜利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中药洗剂中非法添加苯扎溴铵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对中药洗剂金归洗液进行微量苯扎溴铵的检测.结果 化学分析法和紫外光谱扫描法的干扰大,结果不明显,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方便.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中药洗剂中添加的苯扎溴铵含量检测.
作者:陈卫平;陈琴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莫西沙星是近年来广泛用于临床的第4代氟喹诺酮类广谱抗菌药物.通过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进行文献检索,归纳总结了2007年国内莫西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妇科急性盆腔炎、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感染、非淋菌性尿道炎、慢性前列腺炎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薇;匡长春;刘祖雄;丁启瑞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三维制霉素栓中维生素E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检测波长280 nm,流速0.8 mL/min.结果 维生素E进样量在0.484~3.872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62%,RSD为1.81%(b=6).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简便快捷,重现性好,可作为三维制霉素栓中维生素E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钟月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240例,根据随机量表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0mg,每晚1次)、非诺贝特组(200mg,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晨起口服非诺贝特100mg,晚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m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27.49%,27.72%.9.5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6.83%;非诺贝特组分别下降10.78%,8.64%,34.92%,HDL-C上升22.21%;联合用药组分别下降30.71%,31.92%,38.13%,HDL-C上升27.74%.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阿托伐他汀组(62.50%)和非诺贝特组(60.00%).3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肌病症状,无退出或终止病例.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临床可行性,但应该注意掌握适应证和服药方法,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作者:王月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醋酸甲羟孕酮广泛应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住症等,注射剂可用作长效避孕药,大剂量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但其他方面的临床应用较少.该文综述了醋酸甲羟孕酮在妇科、抗肿瘤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叶思款;季波;吴佩兹;张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肿瘤特异性肠内免疫营养物(supportan)对癌性恶病质小鼠的营养、恶病质相关细胞因子的调理作用.方法 建立C57小鼠癌性恶病质模型,观察supportan对恶病质小鼠体重的影响,以及与癌性恶病质发生、发展相关的血清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变化.结果 supportan能明显抑制癌性恶病质小鼠体重下降(P<0.05),显著降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P<0.05),与甲羟孕酮相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supportan能明显改善小鼠癌性恶病质小鼠的营养状况,其含有的ω-3脂肪酸具有调节TNF-α,IL-1,IL-6等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郑亚兵;马胜林;姜初明;孔祥鸣;周卫民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硬膜外阻滞(EA)用于妇科肿瘤患者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64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评分(ASA)Ⅰ~Ⅱ级的妇科肿瘤患者,随机均分为AHH组(A组)和对照组(B组),均实施EA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均以10mL/(kg·h)输入复方乳酸钠.A组在硬膜外给药前预先输入聚明胶肽液总量的1/2,EA及全麻诱导后至手术切皮前再输入总量的1/2,输入速率为30 mL/min,总量为15 mL/kg.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指标等.结果 A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各时点均无显著变化,B组在AHH毕(T1)时SBP,DBP,MAP明显下降,A组中心静脉压(CVP)在T1与手术毕(T2)时显著增加且均高于AHH前(T0)时及B组(P<0.05).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在稀释后A组各时点均明显下降,B组在T2和术后第1夭(T3)时明显降低(P<0.05),两组在T1和T2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激活凝血活酶时间(APTT)在稀释后有所延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纤维蛋白原浓度(FIB)在T1和T2时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B组(P0.05);B组输液量、麻黄碱用量、术中及术后24 h输血量均显著多于A组(P<0.05).结论 AHH与EA联合在治疗上可起到互补作用,用于妇科肿瘤患者手术疗效满意.
作者:夏雷;王美美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