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月平
目的 研究金莲花醇提物的抗呼吸道甲型流感病毒作用.方法 采用鸡胚培养流感病毒,并用鸡红血球凝集试验检测药物对病毒在鸡胚尿囊液中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 在药物和病毒先在体外直接作用后的共同接种试验中,金莲花醇提物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体外直接灭活作用;在甲型流感病毒先感染鸡胚后再接种药物试验中.金莲花醇提物可抑制病毒在鸡胚内的增殖.结论 金莲花醇提物在体外对甲型流感病毒具有直接杀灭作用,对甲型流感病毒在鸡胚中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赵宏伟;赵玉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2型糖尿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患者血液和组织中胆碱酯酶的活性增强,且与脂代谢异常相关.胆碱酯酶作为神经系统的一种水解酶,参与催化水解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具有多种亚型,如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该文着重阐述了血液中胆碱酯酶的变化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
作者:王静;李启富;程庆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心脉神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柱(150mm×4.6mm,10 μm),流动相为甲醇-0.02mol/L磷酸(75:25),检测波长438nm,流速1.2mL/min.结果 大黄素质量浓度在0.0022~0.011 0g/L范围内与峰面积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A=33 111 090.9C+396.4,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35%,RSD为0.96%.结论 HPLC法适用于心脉神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作者:曹健;黄林清;王芳;朱丽莎;张恩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氯霉素二甲亚砜溶液中氯霉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和紫外分光光度(UV)法测定氯霉素二甲亚砜溶液中氯霉素含量,并对两种方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方法所测含量结果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方法都可以作为医院制剂含量测定方法,可将UV法用于制剂半成品含量控制而将HPLC法用于成品的含量控制,以缩短检验时间,保证制剂质量.
作者:肖淼生;叶立红;姜华军;郭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乙酰半胱氨酸对肾功能不全患者造影荆相关性肾病(RCIN)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125例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2例于造影前1 h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 mL,治疗组63例于造影前24 h和造影后24 h口服乙酰半胱氨酸600 mg,每日2次.所有患者均在造影前、造影后48 h查血清肌酐.结果 治疗组肌酐增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RCIN的发生率(32.26%)也明显低于对照组(69.84%).结论 应用乙酰半胱氨酸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RCIN的发生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吉国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门冬胰岛素对肝源性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对43例肝源性糖尿病患者使用门冬胰岛素(诺和锐)进行治疗,观察其治疗前后的血糖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所有患者血糖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除3例患者死于肝病并发症外,其余患者空腹血糖均控制在(6.8±1.0)mmol/L,餐后2 h血糖均控制在(8.2±1.1)mmol/L,睡前血糖均控制在(7.3±1.8)mmol/L.结论 门冬胰岛素治疗肝源性糖尿病安全、有效、方便.
作者:卢海波;周世良;李航;谢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测定中药洗剂中非法添加苯扎溴铵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对中药洗剂金归洗液进行微量苯扎溴铵的检测.结果 化学分析法和紫外光谱扫描法的干扰大,结果不明显,而高效液相色谱法准确、方便.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中药洗剂中添加的苯扎溴铵含量检测.
作者:陈卫平;陈琴鸣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致药源性脱发的药物,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1991-2007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引起药源性脱发的药物文献,将涉及药物分为抗微生物药物、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中药和其他4类进行归纳.结果 共检索到抗微生物药物10种,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3种,中药2种,其他8种,共计23种非化疗药物可引起药源性脱发.结论 非化疗药物引起药源性脱发的机理尚不十分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药源性脱发问题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康勤洪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健脑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健脑颗粒中川芎、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中主要成分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 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川芎、枸杞子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淫羊藿苷进样量在0.20~1.6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0.80%(n=6).结论 所用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健脑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万李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或电复律成功后在心电监护下静脉应用胺碘酮,观察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28例患者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好转.总有效率为93.33%.结论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辉;罗先润;曹程浩;李朗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并统计2007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抗高血压药物销售金额占第1位的始终是苯磺酸氨氯地平;2007年出院病历中联合用药率达86.34%.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相符.临床用药时,应注意个体化给药,使高血压患者用药更合理、有效、经济.
作者:叶佐武;石佳娜;王小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视明合剂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醇提法、水提醇沉法制备视明合剂;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够检测出黄芩、白芷、白芍、三七药材.结论 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检测准确、灵敏,可用于视明合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林丽;张瑶;龙世林;姚云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前,乙型病毒性肝炎已经引起世界性的广泛关注,而我国又是世界上感染乙型肝炎病毒人数多的国家,因此,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备受瞩目.现用于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主要有核苷类似物、干扰素和免疫调节剂3大类.该文对已经上市的乙型病毒性肝炎治疗药物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
作者:林雯雯;高永良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通过相关资料文献,从药代动力学、临床应用、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综述利奈唑胺的研究进展.利奈唑胺是具有给药途径优势的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感染的有效抗菌药物.
作者:曲俊兵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脑钠肽(BNP)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15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9例和对照组77例,均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附注射液50mL,对照组加用丹参注射液30mL,均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及血清BNP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但治疗组增加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血清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但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2%(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治疗老年CHF,可有效调节内源性神经激素,显著降低其血清BNP水平,改善心功能.
作者:刘小花;胡昌盛;季乃军;梅建华;周大金;樊必夫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醋酸甲羟孕酮广泛应用于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及子宫内膜异住症等,注射剂可用作长效避孕药,大剂量可用于治疗乳腺癌等,但其他方面的临床应用较少.该文综述了醋酸甲羟孕酮在妇科、抗肿瘤等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
作者:叶思款;季波;吴佩兹;张丽梅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早期联合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的影响.方法 11例患者予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早期给予联合血液净化.监测治疗前后血液生化、血流动力学、氧合代谢、炎症因子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患者的一般状况、血液生化、氧合代谢指标、全身炎症反应均有一定的改善,病情均明显稳定.结论 早期联合血液净化能明显改善重症胰腺炎患者的内环境,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作者:郑贞苍;娄雪萍;杨爱祥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取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240例,根据随机量表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20mg,每晚1次)、非诺贝特组(200mg,每日1次)、联合用药组(晨起口服非诺贝特100mg,晚上口服阿托伐他汀10mg)m疗程均为8周.结果 治疗后阿托伐他汀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分别下降27.49%,27.72%.9.52%,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上升6.83%;非诺贝特组分别下降10.78%,8.64%,34.92%,HDL-C上升22.21%;联合用药组分别下降30.71%,31.92%,38.13%,HDL-C上升27.74%.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77.50%,高于阿托伐他汀组(62.50%)和非诺贝特组(60.00%).3组血清肌酸激酶(CK)、肝肾功能等检查均无明显变化,未出现肌病症状,无退出或终止病例.结论 阿托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具有临床可行性,但应该注意掌握适应证和服药方法,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
作者:王月芳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普乐安片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方法 通过建立测定普乐安片氮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测定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各个因素进行评估,由此计算合成不确定度,终给出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和置信水平.结果 合成不确定度为0.019 2,扩展不确定度为0.7,普乐安片氮含量测定结果为(17.0±0.7)mg/片.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普乐安片氮含量测定的不确定度分析.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门诊药房处方差错情况,尽量减少差错发生.方法 统计门诊药房2008年7月至9月的处方量以及处方差错数量,对差错的不同原因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讨论减少差错发生的办法.结果 这3月中处方差错发生率为0.09%,其中7月份为O.11%,8月份为0.08%,9月份为0.06%.主要差错有用法错误(23.76%)、签名不符(10.89%)、用量错误(9.90%).结论 应加大<处方管理办法>的宣传力度并认真贯彻执行.加强处方点评制度及相关措施的落实与完善,严格审核处方,以降低处方差错发生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王向东;杨西晓;闫海霞;李秀娟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