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提高金昌市周边农村肺结核病发现水平的方法探讨

何桂芝;赵永福;刘慧青

关键词:农村, 肺结核, 发现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提高金昌市周边农村结核病发现水平的方法.方法通过自制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金昌市周边农村500名就诊可疑肺结核病人关于就诊问题的认识进行调查.结果村民的文化程度、性别、年龄与其对肺结核的了解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差异系数分别为f=28.156,t=119.27,f=11.16;被调查者中,77.2%的村民在患病后选择的首诊场所是综合医疗机构,次之为私人诊所,仅有9.2%的人选择就诊于专业结防机构.结论长期有效的健康教育并辅以强有力的行政干预措施是提高肺结核就诊率的有效方法.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相关文献
  • 糖骨宁胶囊治疗糖尿病并骨折临床疗效判定

    自1999年10月~2001年4月,我们应用自制糖骨宁胶囊对36例糖尿病并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并与口服消渴丸和伤科接骨片对照组33例及仅予以抗生素治疗的19例进行对比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冯康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天水市北道区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卫V项目)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分析

    目的分析天水市北道区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卫V项目)9年的成本效益.方法对1993~2001年天水市北道区世界银行贷款额度、地方配套经费使用与病人发现、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9年共利用世界银行贷款12.6万元,地方配套经费9.8万元,共计22.4万元.治愈涂阳肺结核病人1 324例;减少结核病感染1.324~1.986万人;减少肺结核传染源发生0.0662~0.0993万元,节约治疗资经301.82万元,减少治疗误工费117.85万元,因减少活动性肺结核的发生而避免经济损失123.14~184.71万元.结论天水市北道区9年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显著,是一项投入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巨大的疾病控制项目.

    作者:孟克勤;张建明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盐酸异丙嗪糖浆稳定性及含量测定方法探究

    目的考虑到原处方盐酸异丙嗪糖浆中未加抗氧剂,易氧化变色,糖浆不稳定.在原处方盐酸异丙嗪糖浆中加入抗氧剂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99nm波长处测定盐酸异丙嗪糖浆中盐酸异丙嗪的含量,并对其外观、贮藏条件进行观察比较,考察其稳定性.结果盐酸异丙嗪浓度(C)在12.5μg·ml-1~87.5μg·ml-1范围内与其吸收度(A)呈线形关系,直线回归方程为C=96.55A+0.280,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2.2%,RSD为0.53%(n=5).结论加入抗氧剂的盐酸异丙嗪糖浆较未加抗氧剂的原有处方糖浆更稳定,不易氧化变色,盐酸异丙嗪的含量相对恒定,变化较小.加入的抗氧剂不影响其含量测定.建议在原有处方中加入抗氧剂,并用棕色瓶分装,增加其稳定性.

    作者:骆勤;焦海胜;李芳;王法琴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焦虑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现阶段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焦虑抑郁问题.方法采用目前较常用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观察组112名、对照组110名企业管理人员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1)观察组发生轻度焦虑的52人(46.4%),中度焦虑的29人(25.9%),严重焦虑的7人(6.3%),无焦虑24人(21.4%);发生轻度抑郁的12人(10.7%),中至重度的10人(8.9%),无抑郁的90人(80.4%).(2)与SAS、SDS评分显著相关的因素有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生活打击事件、不良嗜好、人际关系、工作岗位稳定性、使用计算机时间等.(3)SAS中选入的因素有工作压力、社会支持、人际关系、工作的稳定和知识量(P<0.01或P<0.05),选入SDS的因素有工作压力、生活打击事件、人际关系、躯体疾病(P<0.01或P<0.05).结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这个特殊群体存在着较明显的焦虑情绪,抑郁也有一定的发病率,应根据其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

    作者:冯莉萍;赵宝钰;吕素芳;张春梅;王素兰;赵玲;张作君;刘克勤;赵子霞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应用多媒体课件优化化学教学模式

    根据化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实践和体会,论述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方法、具体应用及其在教学中的优缺点.

    作者:陈惠敏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健康促进与结核病控制

    随着全球结核病疫情的回升,结核病已被列入国家重点控制的传染病之一,结核病也日渐成为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控制结核病已不能靠单一的卫生手段来解决.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WHO)更加强调和重视健康促进的作用,因为健康促进在解决当今社会公共卫生问题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2002年起,随着新的结核病控制项目的实施,新的有针对性的结核病控制项目中的健康促进策略已出台,健康促进工作已纳入项目工作的一部分.

    作者:高巧芬;穆洮俊;李晴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西藏31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管理治疗情况分析

    目的对我中心管理治疗的31例难治性(耐多药)肺结核病人的疗效及发现的问题进行评判,为西藏目前尚不能得到治疗和日益增多的大多数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的进一步管理提供指导和参考.方法对我中心近几年内管理登记治疗的31例难治性肺结核病人的病历及管理资料进行整理和综合分析.结果(1)目前所使用的抗痨1号化疗方案即3HP OFX EMB PZA A/18HP OFX EMB方案(HP:结核清、OFX:臭复星、EMB:乙胺丁醇、A:丁胺卡那)疗效较好.7例完成全疗程的病人,6例已被治愈,1例失败.(2)痰菌转阴时间短(平均3.5个月).(3)转阴率较高.包括2例建卡治疗不久丢失和5例刚建卡治疗的病人在内,已有22例病人的痰菌转阴.(4)丢失的病人多.治疗中丢失7例.结论根据以上结果应在我区推广和扩大1号化疗方案的使用.

    作者:胡庆亮;普珍;巴桑卓玛;德庆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25例HIV阳性者结核病感染和患病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我省重点人群中HIV/TB双重感染及发病情况.方法对25例HIV阳性者进行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5例HIV感染者中,24例出现各种症状为艾滋病病人;23例进行PPD试验,22例查验反应均为阴性;15例胸片无病变,6例为单侧或双侧下肺有炎症病变,4例为陈旧结核病变;25例全部收集3个痰标本涂片检查,未查到抗酸杆菌.结论PPD不能作为诊断HIV感染者是否感染结核杆菌的依据或方法,HIV/TB双重感染者应长期进行监测.

    作者:曹慧;吴建林;饶正远;刘杨椅;杨筠;熊国屏;邓大志;蒋绍双;冯淑范;秦光辉;王立;邓荣祥;吴知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四川省2003年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分析

    有效预防和控制结核病是保障特殊人群生命健康基本人权,体现人性化管理和人道主义的重要举措,对稳定特殊人群秩序、维护安全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这也是全社会结核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四川省特殊人群结核病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远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了使结核病防治工作覆盖四川所有人群,控制结核病在特殊人群中的流行,四川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办公室于2003年将全省18万人口的特殊人群纳入了中央经费支持结核病控制项目管理,对相关痰检、放射、临床、统计等专业人员分专业进行了培训,培训教材以<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指南>为主.在特殊人群中全面推行了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对发现的传染性肺结核病人和重症涂阴肺结核病人全部提供免费药品和全程督导化疗管理.现通过对四川省2003年特殊人群结核病防治工作情况和全省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有针对性地寻求在特殊人群中开展结核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

    作者:饶正远;卫邦富;吴建林;曹慧;蒋绍双;高有年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武威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对比性研究

    目的通过不同时期结核病控制策略对比研究,评价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成效及对传染源发现率的影响,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项目策略、措施的可持续性.方法根据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前后各类报表及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资料,对结核病人登记、治疗效果、成本效益及传染源发现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武威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从1993年开始实施,9年间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18 415例,发现涂阳肺结核3 915例,其中新发涂阳肺结核2 584例,复发及其他复治涂阳1 331例.与规划实施期相比发现的涂阳肺结核病例提高1.3倍.传染源发现率由项目实施前的34%,提高到69.5%,涂阳病例治愈率由项目实施前的77.4%,提高到95.4%.项目成本-效益比(CBR)1/18.4.结论武威市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涂阳病人发现率及治愈率逐年提高符合结核病控制项目高发现率、高治愈率的要求,达到了控制传染源的目的,其主要原因是行政干预、加强结防宣传和DOTS策略的落实.

    作者:李俊山;周义;许尔明;黄大鸿;杨天琳;张世芳;朱德竞;管凌云;翟秀珍;叶淑红;段晓虹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康定民族师专肺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民族地区大专生在校期间肺结核病免疫力水平、患病情况.方法参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第四次全国结核病抽样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手册>中的相关章节规定进行.结果PPD阳性772人,其中强阳性76人,其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为20.38%、2.01%.本地学生与内地学生PPD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x2=38.96,P<0.05).查出活动性肺结核病19人,涂阳病人8人,新发病例16人,其患病率和涂阳患病率分别为501.72/10万、211.25/]0万.其中,内地学生4人(汉族),本地学生15人(藏族13人、彝族1人、汉族1人);男生14人,女生5人.患病学生中藏族占73.68%(14/19).本地学生与内地学生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x2=4.17,P<0.05).结论康定民族师专在校大专生肺结核病患病率呈高发趋势,尤其是以本地藏族学生显著.

    作者:徐克均;刘远夏;刘布荣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护生素质提高

    为了培养更多新世纪需要的合格卫技人才,适应新的医学模式蓬勃发展的形势,当今社会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是促进护生素质提高的良好途径,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陈一新;朱莉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定西市安定区宁远中学师生结核病现况调查报告

    随着国际国内结核病疫情回升或在局部地区流行,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已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经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安定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防治所于2004年5月17日~5月22日对安定区宁远中学全校师生进行了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彩萍;张育琦;王永忠;蔺学礼;许红梅;李广园;李蕊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安岳县兴隆镇初级中学学生结核病患病情况调查

    目的了解学生结核病患病情况及流行因素,落实结核病管理措施.方法对可疑症状者和密切接触人员进行筛查,对可疑病人作X线检查和痰检,进一步诊断分型,了解学生的学习居住环境.结果该校一年级1班有学生103人,发现结核病人10例,其中传染性肺结核7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结论学生是一个特殊人群,人口密度大,接触密切,一旦发生结核痛疫情,易造成暴发流行,学校应改善学习和生活环境,实施卫生措施,加强宣传教育,依法管理结核病.

    作者:刘平;湛平;代洪伦;代蔚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职业学校教师素质的定位与实施

    根据我国现行教育体制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一特点,提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应具备高尚的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理论知识和教科研能力素质、人文科学知识与自然科学知识兼容并蓄的知识结构素质、师范性素质和创新能力素质.并介绍了本校的实施方法.

    作者:刘德军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结核菌素试验若干问题及其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中的用途探讨

    目的探讨现代结核病防治策略(DOTS)条件下开展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和应用,规范试验操作方法,统一试验结果判定标准和实际用途,减少试验不良反应发生率,预防受试人群发生群体性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内的结核菌素试验.方法参阅国内的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组织开展PPD试验的工作经验,整理、归纳和少量充实关于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方法、结果判定标准及医学意义、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和实际应用范围等内容.结果结核菌素试验是一项理论完善、技术成熟、操作方便、特异性强的辅助性诊断手段,其结果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信度.结论结核菌素试验(OT或PPD试验)具有特异性、可操作性和试验安全性.结合受试对象的年龄、免疫史、接触史和其他条件综合分析,可以发挥诊断价值,提供结核菌感染者线索,筛选BCG复种对象和提供健康教育特需人群,有助支持DOTS策略的实施,与DOTS策略具有相容性,值得提倡使用.

    作者:钟纪荣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贵州省结核病控制项目中免费药品出现毒副反应情况分析

    目的通过对贵州省结核病控制项目实验18个月(2003年1月~2004年6月),接受免费治疗的涂阳病人出现药物毒副反应和因毒副反应停止治疗的情况分析,评价药物的副作用对涂阳病人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实施工作指南>方案对发现的涂阳病人进行免费治疗和管理.结果接受治疗的15 937例涂阳病人有1 043例出现药物毒副反应,占接受治疗病人数的6.5%.副反应以胃肠反应为主,占57.4%.因各种原因中断治疗的1 360例涂阳病人中有126例因出现毒副反应停止治疗,占9.3%.结论除其他影响因素外,药物毒副作用已经成为影响涂阳病人完成疗程率和治愈率的重要因素.

    作者:陈玮;李杨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兰州市七里河区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效果分析

    兰州市七里河区世界银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自1993年10月在全区9个街道,8个乡、镇相继展开,历经21天覆盖了全区.由于我区经济欠发达,处于城乡结合部位,配套资金不到位及群众保健意识差等因素严重影响了该项目工作的开展.为积累结控工作经验,本文对我区项目工作1993年第4季度至2001年第2季度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董延敏;韩致华;王毓昌;桑丽梅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对护生态度的培养应贯穿医学教育的始终

    通过论述对护生态度培养的目的和范畴,认为护生态度的培养应贯穿医学教育的始终,并将其与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因此,必须注意整个教学过程中态度培养的系统性和层次性,从而逐步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健全的心理素质.

    作者:许晓飞 刊期: 2004年第20期

  • 甘肃省贫困及少数民族地区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实施10年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甘肃省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定西地区、临夏州、甘南州)1992~2001年世行贷款结核痛控制项目10年效果.方法收集并分析1992~2001年三地、州结控项目季报表及有关资料.结果10年间接诊可疑症状者128 797例,年均涂阳新登记率达29.8/10万;初、复治涂阳病人治愈率分别达到96.7%和95.1%,超过<项目手册>要求的90%以上的指标.结论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世行贷款结核病控制项目10年成效显著,涂阳新登记率是项目实施前的4.1倍,证明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在正确执行项目各项技术策略的前提下也能够成功地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

    作者:王雯;高巧芬;司红艳;张岚;冯莉萍 刊期: 2004年第20期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卫生职业教育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科教司;甘肃省卫生厅

主办:甘肃省医学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