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某中医院225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综合分析

葛慷艳;张群智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分析, 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的22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87.11%),涉及药品13类71个品种,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50.67%)和注射用中药制剂(16.89%);ADR造成皮肤和附件损害多(54.67%),新的ADR 24例(10.67%).严重的ADR 19例(8.44%).结论 加强医院ADR监测报告工作,规范干预措施,可以降低ADR重复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金鸡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含量

    目的 建立金鸡片中穿心莲内酯和脱水穿心莲内酯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甲醇-水(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5啪和250 nm,流速为0.8 mL/min,进样量10μL.结果 穿心莲内酯、脱水穿心莲内酯的进样量分别在0.020 68~0.124 08μg和0.081 04~0.486 24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22%和99.13%,RSD分别为1.06%和1.45%(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两组分分离度好,测定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火旺;谢雄瑞;黄湖斌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我院临床药物配置中心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应用体会

    目的 促进医院药物配置中心摆药的自动化.方法 比较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工作模式与传统手工摆药模式.结果 与结论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可提高摆药的速度和准确性,改善卫生状况,减少药品污染,缩短护士领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与水平.

    作者:阮玉琼;温悦;孟德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的思考

    在目前药害事件时有发生的形势下,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系统应急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的思考.

    作者:邹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百合的研究现状

    综述中药百合的栽培、采收、炮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及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湿疹霜的制备及定性鉴别

    目的 制备稳定性好的湿疹霜制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用筛选出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湿疹霜制剂,对其外观、细腻度、涂展性、药物鏊别等质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制得的湿疹霜稳定性良好,质量符合外用乳膏剂的有关要求.结论 湿疹霜制剂稳定性良好,配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制订的质量标准可较好地控制其质量.

    作者:谷福根;吴涵;孟根达来;王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桂哌齐特中的残留溶剂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桂哌齐特中二氯甲烷、乙腈、甲苯、吡啶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P-FFAP石英毛细管柱.柱温130℃,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以水为溶剂.结果 二氯甲烷、乙腈、甲笨、吡啶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0.60(r=0.999 9)、0.008 2~0.41(r=0.999 5)、0.017 8~0.89(r=0.999 8)、0.004~0.20 m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6%~99.0%(RSD=1.1%~2.5%);低检出限为0.84~9.85 μg/mL;3批样品中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物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魏莉;姜建国;宋更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药新药市场需求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概括影响中药新药市场需求的因素,并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分类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和归纳法,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专家咨询法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 与结论概括出影响中药新药市场需求的某病种患者、新药产品自身特点、市场同类产品及药事管理政策环境四大因素,发现患者的数量、新药的疗效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石帅;谢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分析与防范措施

    目的 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减少配置差错的有效措施,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方法 归纳分析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2008年1月至2008年8月发生的差错,并根据原因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结果 371 742份输液中发生审方差错13份,内部差错112份,漏错14份,差错2份.常见的差错类型有药师溶剂贴错、摆药错误、给药时间错误等.结论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通过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临床医务人员药学知识,提高药师审方能力,加强药师、护士配置查对工作,将明显减少配置差错,促进临床安全用药.

    作者:苏素红;吴瀛达;计佩影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溴己新及其片剂的含量

    目的 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RP-IP-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及其片剂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三乙胺(含5 mmo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4,30:70:0.3),检测波长为249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 盐酸溴己新进样量在0.080 4~1.6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5%,RSD=0.72%(n=6).结论 该法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溴己新及其片荆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凯;王玉红;杨阔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更昔洛韦滴鼻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介绍更昔洛韦滴鼻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更昔洛韦为原料制备更昔洛韦滴鼻液,采用紫外分光度法直接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留样观察法观察其稳定性.结果 制荆中主药更昔洛韦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0.52%(n=5).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适用于医院制荆室配制和应用.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志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基层医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目的 调查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经济、适当地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08年3月至2009年2月医院门诊处方6 000张,筛选出不合理处方并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处方225张,占抽查处方总数的3.75%.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重复用药、选药不当、配伍不合理和溶剂选用不合理等.结论 临床医师、药师需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学习,不断提高用药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谷玉凤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药师参与肝病专科临床查房的作用与体会

    目的 通过分析病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从理论研究、数据分析、参考对照、实验探究等方面结合临床应用,分析各典型病例.结果 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工作,有利于结合实际病例,为医师提供用药参考.结论 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既能帮助解决更多的临床用药问题,同时也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还有助于药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作者:郭仙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乳酸酸中毒3例分析

    患者1,男,52岁,1个月前发现消瘦、乏力、头晕、心悸、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当地查血糖10 mmol/L、尿酮体阳性,诊断为糖尿病并酮症酸中毒,经治疗后症状明显好转,但仍有乏力、食欲不振.

    作者:段雅;郑宪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循证理念在临床药师工作中的应用

    循证医学与药学服务相结合,已经成为临床药学新的发展方向,其中药物疗效评价又是临床药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该文着重介绍了药物疗效评价中新药的疗效评价、方案内治疗药物评价、经验用药疗效评价、辅助药物疗效评价及不良反应循证等,为循证理念与临床药师工作更好地结合提供参考.

    作者:严郁;贾萍;唐尧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乙基淀粉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测定羟乙基淀粉中2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检测器为FID检测器,色谱柱为DB-FFAP毛细管柱(30 m×0.53 mm,1.5 μm),进样口温度为180℃,柱温为90℃,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 甲醇和环氧乙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2~3.00mg/mL和0.0004~0.01 mg/mL,可同时测定2组分.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宋更申;周丽;孙玉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2004-2008年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医院的122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2例ADR报告中,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个体差异、用药方法不当等原因均可导致ADR发生.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ADR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凯南;索娟;陈军;刘志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临床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方法 对住院患者及门急诊患者的用药处方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住院患者为36.33%,门急诊患者为57.14%.结论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作者:白在先;李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16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0例经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湿、止带、止血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6.25%;出血时间治疗组为(6.95±1.07)d.对照组为(19.25±0.88)d;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3.31±0.62)周,对照组为(6.55±0.38)周.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包甘芬;叶纪沟;吴线玲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现状及对策

    该文分析了在中成药及保健品中非法添加化学药品的成因、类型、特点及危害,并提出了对策.

    作者:唐洁;任荣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山药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

    目的 鉴别山药真伪,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介绍山药及其伪品的饮片性状特征、显微鉴别.结果与结论 山药与参薯在外观上比较接近,但显微鉴别有明显差异,与木薯、褐苞薯蓣在外形和显微鉴别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参薯、木薯与褐苞薯蓣不能代替山药.

    作者:程培秀;魏银贵;余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