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160例

包甘芬;叶纪沟;吴线玲

关键词:宫颈糜烂, 微波治疗, 中西医结合
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20例经产妇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利湿、止带、止血中药治疗.结果 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76.25%;出血时间治疗组为(6.95±1.07)d.对照组为(19.25±0.88)d;创面愈合时间治疗组为(3.31±0.62)周,对照组为(6.55±0.38)周.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羟乙基淀粉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建立测定羟乙基淀粉中2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顶空气相色谱法.方法 检测器为FID检测器,色谱柱为DB-FFAP毛细管柱(30 m×0.53 mm,1.5 μm),进样口温度为180℃,柱温为90℃,检测器温度为250℃.结果 甲醇和环氧乙烷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为0.12~3.00mg/mL和0.0004~0.01 mg/mL,可同时测定2组分.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可靠.

    作者:宋更申;周丽;孙玉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不同生命周期的医药企业危机管理

    该文分析了医药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可能面临的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危机管理办法.

    作者:郭莹;侯宇婷;袁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横断面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加强临床合理使用的监督管理.方法 对住院患者及门急诊患者的用药处方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住院患者为36.33%,门急诊患者为57.14%.结论 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

    作者:白在先;李彩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我院临床药物配置中心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应用体会

    目的 促进医院药物配置中心摆药的自动化.方法 比较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工作模式与传统手工摆药模式.结果 与结论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可提高摆药的速度和准确性,改善卫生状况,减少药品污染,缩短护士领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与水平.

    作者:阮玉琼;温悦;孟德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新医改背景下的医药第三终端市场发展趋势探讨

    该文根据新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下简称新医改)政策分析了新医改对医药第三终端市场的影响,并探讨了新医改背景下医药第三终端市场的发展趋势.

    作者:屈伸;陈玉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用帕累托图分析供应商的滴眼剂瓶质量缺陷

    目的 分析供应商的滴眼剂塑料瓶质量情况,为评估供应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双盲法,将滴眼剂1号、2号瓶分批分别在全自动灌装机上用珍珠明目滴眼液进行灌装后,对挑检质量缺陷品利用帕累托图分析缺陷所在.结果 发现主要质量缺陷来自于塞子和瓶口之间尺寸原因.结论 对于发现的问题,供应商应着力解决.

    作者:覃朝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药品检验用标准物质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用标准物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性建议.

    作者:仲素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乐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妇乐颗粒中大黄素和大黄酚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C18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65 nm.结果 大黄素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0 54~0.210 80μg,r=0.999 9(n=6),平均回收率为101.69%,RSD=2.52%(n=6);大黄酚的进样量线性范围为0.01112~0.222 40 μg,r=1.000 0(n=6),平均回收率为96.73%,RSD=1.74%(n=6).结论 该方法结果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妇乐颗粒质量控制的定量方法之一.

    作者:盛燕;汪培钧;张文婷;陈勇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我院病危患者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2008年部分病危患者病历,对其用药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0%,联合用药率为44.58%,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合理使用管理.

    作者:张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的思考

    在目前药害事件时有发生的形势下,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系统应急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的思考.

    作者:邹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药学服务中医院药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

    目的 促进医院药学服务水平的提高.方法 从医院药师工作现状、心理素质在药学服务中的作用、医院药师必备的心理素质及如何加强药师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论述.结果与结论 优质的药学服务需要医院药师与患者面对面地接触与交流,提供优良的切实可行的药物治疗服务.加强药师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对于提升药学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林芬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活血镇痛胶囊中阿魏酸含量

    目的 建立活血镇痛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TMC18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乙腈-1%冰醋酸(20:1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0 nm,流速1.0 mL/min.结果 阿魏酸质量浓度在3.84~122.88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6.94%.RSD=0.93%(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合于活血镇痛舍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福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海南及广东广藿香种植方法比较研究

    通过对海南及广东两地广藿香种植方法比较,总结两地种植方法的不同及优缺点.

    作者:何明军;杨新全;杨海建;杨春雨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桂哌齐特中的残留溶剂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马来酸桂哌齐特中二氯甲烷、乙腈、甲苯、吡啶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HP-FFAP石英毛细管柱.柱温130℃,检测器为FID检测器,检测器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00℃,以水为溶剂.结果 二氯甲烷、乙腈、甲笨、吡啶检测浓度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0.60(r=0.999 9)、0.008 2~0.41(r=0.999 5)、0.017 8~0.89(r=0.999 8)、0.004~0.20 mg/mL(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96.6%~99.0%(RSD=1.1%~2.5%);低检出限为0.84~9.85 μg/mL;3批样品中4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中国药典>要求.结论 该方法简单、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药物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魏莉;姜建国;宋更申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抗精神病药所致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症32例

    目的 探讨八珍汤联合利可君片治疗抗精神病菊物所致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老年患者6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八珍汤联合利可君片治疗,时照组30例采用利可君片治疗,在继续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升高白细胞的疗效及1个疗程(15 d)结束1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疗程结束后1月的复发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八珍汤联合利可君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祝云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杜仲壮骨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杜仲壮骨胶囊中三七、人参、淫羊藿、川芎、当归5种主药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 通过改变吸附剂、展开剂、显色剂,筛选出适宜的层析条件.结果 各主药成分分离好,有效成分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结论 5种主药的薄层色谱鉴别可作为该药品的定性鉴别方法.

    作者:李玉兰;李春花;汪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山药及其常见伪品的鉴别

    目的 鉴别山药真伪,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介绍山药及其伪品的饮片性状特征、显微鉴别.结果与结论 山药与参薯在外观上比较接近,但显微鉴别有明显差异,与木薯、褐苞薯蓣在外形和显微鉴别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参薯、木薯与褐苞薯蓣不能代替山药.

    作者:程培秀;魏银贵;余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溴己新及其片剂的含量

    目的 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RP-IP-HPLC)法测定盐酸溴己新及其片剂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三乙胺(含5 mmol庚烷磺酸钠,用磷酸调pH至3.4,30:70:0.3),检测波长为249nm,流速为0.8 mL/min.结果 盐酸溴己新进样量在0.080 4~1.60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25%,RSD=0.72%(n=6).结论 该法简便、结果可靠、专属性强,可用于盐酸溴己新及其片荆的质量控制.

    作者:郑凯;王玉红;杨阔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一枝黄花的提取工艺优选及质量控制

    目的 筛选一枝黄花中有效成分芦丁提取工艺的优条件及对芦丁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甲醇质量分数为考察因素,以芦丁含量为指标,对提取条件进行优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芦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30min,提取次数3次,甲醇质量分数70%.含量测定以乙腈-甲醇-0.4%醋酸溶液(16:8:76)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 nm,线性范围为0.687 6~1.604 4μg(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27%,RSD为0.69%(n=6).结论 优选的工艺可行,具有操作性.用HPLc法测定含量简便、灵敏、准确.

    作者:冯华;邹孔强;王小东;张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 2006-2008年我院口服抗高血压药应用分析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2006年至2008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购入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增长.购药金额为前3住的药物类别是钙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频度排前3位的药物类别是钙拮抗剂、利尿荆与ACEI.结论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一致,符合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作者:富胜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