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云龙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边振甲日前在浙江绍兴召开的全国食品药品广告审查监管工作座谈会上强调,保障人民群众用药保健安全是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神圣职责,违法广告屡屡发生的现实问题也提示和要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打击违法广告上应该更有作为.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4年至2008年医院的122例中药注射剂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122例ADR报告中,ADR主要累及系统/器官及其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个体差异、用药方法不当等原因均可导致ADR发生.结论 临床应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加强ADR监测,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凯南;索娟;陈军;刘志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八珍汤联合利可君片治疗抗精神病菊物所致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 将抗精神病药物所致白细胞减少症的老年患者62例分为两组,治疗组32例采用八珍汤联合利可君片治疗,时照组30例采用利可君片治疗,在继续应用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升高白细胞的疗效及1个疗程(15 d)结束1个月后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优于对照组的83.33%(P<0.05),疗程结束后1月的复发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P<0.05).结论 八珍汤联合利可君片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所致老年患者白细胞减少症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祝云龙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收集的22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静脉给药引发的ADR多(87.11%),涉及药品13类71个品种,易引起ADR的药物为抗感染药物(50.67%)和注射用中药制剂(16.89%);ADR造成皮肤和附件损害多(54.67%),新的ADR 24例(10.67%).严重的ADR 19例(8.44%).结论 加强医院ADR监测报告工作,规范干预措施,可以降低ADR重复发生率,提高临床用药水平.
作者:葛慷艳;张群智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建立适合于贴膏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方法 采用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对各种贴膏剂微生物限度检查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 对于贴膏剂,可采用培养基稀释法(0.2mL/皿)进行细菌数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霉菌和酵母菌数检查,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结论 经对伤湿止痛贴膏、正伤消痛膏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二部)>方法学验证标准.
作者:任安民;由亚宁;王小亮;绳金房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研究注射用奥沙利铂和注射用胰岛素同时存在于5%葡萄糖注射液中,以及奥沙利铂单独存在于5%果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线性梯度洗脱法测定5%葡萄糖注射液中胰岛素和奥沙利铂的含量,等度洗脱法测定5%果糖注射液中奥沙利铂的含量.结果 6 h内奥沙利铂与胰岛素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含量未见明显变化,奥沙利铂在5%果糖注射液中的含量亦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5%葡萄糖注射液与奥沙利铂和胰岛素配伍,5%果糖注射液与奥沙利铂配伍,均可用于伴有糖尿病的肿瘤患者.
作者:邱澜;吕景燕;庄茜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医院口服抗高血压药物应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统计分析2006年至2008年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日均费用等.结果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购入金额和用药频度逐年增长.购药金额为前3住的药物类别是钙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荆(ACEI)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使用频度排前3位的药物类别是钙拮抗剂、利尿荆与ACEI.结论 口服抗高血压药物的应用情况与国内外总体用药情况基本一致,符合抗高血压用药原则.
作者:富胜瑛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综述中药百合的栽培、采收、炮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其进一步深入开发利用及资源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黄燕萍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该文分析了医药企业在不同生命周期可能面临的危机并提出了相应的危机管理办法.
作者:郭莹;侯宇婷;袁红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用标准物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规范性建议.
作者:仲素霞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调查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查2008年部分病危患者病历,对其用药方法及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8.30%,联合用药率为44.58%,用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结论 该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基本合理,但应进一步加强合理使用管理.
作者:张磊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通过对海南及广东两地广藿香种植方法比较,总结两地种植方法的不同及优缺点.
作者:何明军;杨新全;杨海建;杨春雨 刊期: 2010年第08期
在目前药害事件时有发生的形势下,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该文分析了药品检验系统应急管理存在的缺陷,提出了加强药品检验应急管理的思考.
作者:邹江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制备稳定性好的湿疹霜制剂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 用筛选出的处方和制备工艺制备湿疹霜制剂,对其外观、细腻度、涂展性、药物鏊别等质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 制得的湿疹霜稳定性良好,质量符合外用乳膏剂的有关要求.结论 湿疹霜制剂稳定性良好,配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制订的质量标准可较好地控制其质量.
作者:谷福根;吴涵;孟根达来;王毅 刊期: 2010年第08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应用广度和深度不断延伸,统计过程控制(SPC)是对计算机技术依赖性较强的过程控制工具.该文重点分析了SPC在药品生产过程中有效进行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期促进SPC在我国制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中得到重视和发展.
作者:张贻昌;赵建东;曹正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概括影响中药新药市场需求的因素,并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文献调查法、社会调查法、分类比较法、分析综合法和归纳法,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专家咨询法对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筛选.结果 与结论概括出影响中药新药市场需求的某病种患者、新药产品自身特点、市场同类产品及药事管理政策环境四大因素,发现患者的数量、新药的疗效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等是主要影响因素.
作者:石帅;谢明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鉴别山药真伪,以保证临床用药安全.方法 介绍山药及其伪品的饮片性状特征、显微鉴别.结果与结论 山药与参薯在外观上比较接近,但显微鉴别有明显差异,与木薯、褐苞薯蓣在外形和显微鉴别上都有较明显的差异.参薯、木薯与褐苞薯蓣不能代替山药.
作者:程培秀;魏银贵;余志刚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河南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网站建设状况,探讨其发展医药电子商务的基础条件.方法 采用非概率分层抽样的方法,对河南省509家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网站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2级指标体系对比方法对企业网站的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 样本企业总体建站率为40.55%,药品生产企业建站率高于经营企业;企业网站质量综合评价优秀率为8.60%.结论 河南省医药企业网站发展的速度及地域均衡程度亟待提高.
作者:杨运;葛龙涛;李海剑;宋丽丽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介绍更昔洛韦滴鼻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以更昔洛韦为原料制备更昔洛韦滴鼻液,采用紫外分光度法直接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留样观察法观察其稳定性.结果 制荆中主药更昔洛韦平均回收率为99.97%,RSD=0.52%(n=5).结论 该制备工艺简单,性质稳定,含量测定方法简便,适用于医院制荆室配制和应用.
作者:刘祖雄;张红;王志朝 刊期: 2010年第08期
目的 促进医院药物配置中心摆药的自动化.方法 比较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工作模式与传统手工摆药模式.结果 与结论全自动口服摆药机可提高摆药的速度和准确性,改善卫生状况,减少药品污染,缩短护士领药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从而提升药学服务质量与水平.
作者:阮玉琼;温悦;孟德胜 刊期: 2010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