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晟;蔡云祥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对药物相关知识的需求情况,以利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药学服务.方法 收集医院2008年1月至12月的咨询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药物咨询的内容以用法用量(27.66%)、药物适应证(22.25%)、不良反应及用药注意事项(12.68%)居多.结论 开展药物咨询工作,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有利于药师业务水平提升,从而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陈映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渐进性中枢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且伴有严重的行为异常,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综合征.该文就其治疗药物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包括免疫治疗药物、作用于胆碱系统的药物、脑代谢改善药、钙离子拮抗剂、神经细胞营养物等.
作者:任汝仙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为防范食物中毒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1起某医院职工集体聚餐引发鼠伤寒沙门菌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资料.结果与结论 有关人员及时向当地卫生监督部门报告,调查人员全面取证留样、缜密调查分析,对于食物中毒的判断和认定至关重要.
作者:舒开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两个波长分别测定阿替洛尔的有关物质,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胶柱,以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6.8 g,加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 mL,用磷酸调PH至3.0)700 mL、加甲醇300 mL与辛烷磺酸钠1.30 g混匀作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26 nm或275 nm,流速为1.0 mL/min.分别在两个波长处测定有关物质.结果 在226nm波长处所测得的数据准确,误差小.结论 在226 nm波长处测定阿替洛尔有关物质,可更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
作者:刘红莉;姜建国;宋更申;马钱钱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正交试验研究黔北产厚朴中厚朴酚和和厚朴酚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超声时间、加甲醇量、甲醇体积分数为考察因素,以厚朴酚和和厚朴酚总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条件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工艺为超声40 min,甲醇量为25 mL,甲醇为纯甲醇.结论 优选的工艺稳定、可行、省时,可在制订厚朴药材提取工艺时参考.
作者:冯华;申桂霞;罗秀琼;邹孔强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养血通络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五指毛桃、何首乌和威灵仙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制剂中主要成分表儿茶素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薄层色谱图中斑点清晰,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HPLC法精密度、重现性良好,表儿茶素进样量在0.040 8~1.0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加样回收率为99.21%,RSD为1.09%(n=6).结论 该法可有效控制养血通络片的质量.
作者:陈华;何锦钧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促进合理使用维生素C(VitC),准确评判检验报告单.方法 选择30份(分为高、中、低血糖值3组,各10份)不含VitC的糖尿病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先准确测出原血液标本的血糖值,再逐一加入不同量的还原物质VitC,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进行检测,观察在不同量的还原物质中样品血糖值的变化情况.结果 VitC对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干扰极大.当VitC超出临床常用量时,无论原血糖值多高,血清样本中血糖检测结果全为零.当按临床常用量加入VitC时,所测得的样本血糖值减少了一半.结论 健康体检者尤其是心、脑、肾病患者,在体检前的2~3d一定要停用VitC和禁食含VitC类水果.临床医师应高度重视检验结果的检测方法和体检者还原物质的摄入情况,以及血中存在的还原物质累加量对血糖值影响的程度,以便排除干扰,准确判断结果和正确治疗.
作者:张娅琴;张雅稚;曹君华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立足于我国医药第三终端的特点,结合四川蜀中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蜀中制药)成功的营销策略,从产品策略、渠道策略、终端推广及广告促销策略等方面,就中小型医药企业如何开拓医药第三终端的营销策略提出了一些建议.
作者:汪波 刊期: 2010年第12期
该文分析了7-氨基脱乙酰氧基头孢烷酸系列(7-ADCA系列)产业结构现状和产业竞争态势.7-ADCA系列由于产品特性上的缺陷,未来发展空间有限,第3终端将成为主流销售渠道;中间体和下游产品都已迈向国产化或出口型,企业应该提高自身消化转移能力,以应对未来市场愈演愈烈的竞争.
作者:宋娟;董丽;吴惠芳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门诊处方质量情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分析医院2008年7月至12月门诊处方12000张.结果 合格处方11 144张(92.87%);不合格处方856张(7.13%),其中处方前记错误率为42.17%,处方正文错误率为57.83%.结论 医院处方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医师用药中应强化合理用药概念,药师应加强审核处方的能力,保证用药安全.
作者:边向阳;叶青;沈建幸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鲍曼不动杆菌的医院感染分布特征及其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统计分析206株鲍曼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感染科室分布及耐药状况.结果 206株鲍曼不动杆菌中,来自痰液154株(74.76%),来源于咽拭子18株(8.74%)及伤口分泌物15株(7.28%);感染科室分别为呼吸内科64株(31.07%),重症监护病房(ICU)35株(16.99%),血液内科30株(14.56%).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苷类、喹诺酮类均有较高的耐药性,而对碳青酶烯类、β-内酰胺类及含酶抑制剂复合药物较敏感,其中敏感的是亚胺培南(91.8%),其次是美罗培南(84.5%).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多来自于痰液标本和呼吸科病房,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临床应加强对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监控并防治耐药菌株的传播流行.
作者:汤桂丽 刊期: 2010年第12期
亲和色谱法是利用化合物和药物作用靶之间的亲和活性,将目标化合物从大量无亲和活性的化合物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具有色谱分离和活性筛选可同时进行的特点,特别适合于研究复杂体系中的效应物质.以生物和非生物来源物质为配基的各种亲和色谱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分析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该文归纳了亲和色谱原理在天然药物活性成分分离、筛选中的几种应用形式,并对其应用概况和前景进行了讨论,以期更好地利用这一分析工具.
作者:饶澄;黄显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了中药挥发油活性成分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阐述各种提取方法的特点及概况.方法 查阅近年来相关文献资料,加以整理分析.结果 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水蒸气蒸馏法、溶剂回流法、微波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其中水蒸气蒸馏法在制药行业中常用.结论 挥发油作为中药的重要有效成分,应对其提取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作者:温悦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医院开展处方评价与分析专项活动前后门急诊处方的规范性和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6月门急诊处方21324张、7月至12月门急诊处方25 162张,根据2007年卫生部<处方管理办法>和有关文献对处方书写规范性和用药合理性进行评价.结果 处方评价与分析专项活动前不规范处方9 462张(44.37%),用药不合理处方2416张(1 1.33%);专项活动后不规范处方2 275张(9.04%),用药不合理处方1536张(6.10%).结论 开展处方评价与分析专项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医院门急诊处方质量,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书写不规范现象及不合理用药情况,需引起重视.
作者:刘艳秋;孙安修;蔡萍;戴燕鸣;黄富宏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洛美沙星即型凝胶滴耳剂中地塞米松的含量.方法 以Diamonsil C18柱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pH为3.0~3.5),流速为1 mL/min,柱温40℃,检测波长240nm,进样量20μL.以峰面积外标法计算.结果 洛美沙星质量浓度在0.015~0.036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01%,RSD=2.95%(n=9).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复方洛美沙星即型凝胶滴耳剂中地塞米松的含量.
作者:陈丽娜;李东;谢燕贤;温中明;廖朝峰;李惠民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提取、分析黑种草籽的挥发性成分.方法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提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GC-MS)方法测定挥发油的成分,质谱图用NIST图谱库检索,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定性、定量.结果 得到了29个定性结果,鉴定出29个化合物,主要化合物有异长叶烯(isolongifolene)38.01%,松烯(sabinene)11.23%,4-(1-异丙基)-苯甲醛(4-methylethyl-benzaldehyde)7.67%,5-异丙基-2-甲基-1,4苯醌(5-isopropyl-2-methyl-1,4-benzoquin)7.02%,乙酸龙脑酯(bomyl acetate)5.27%,樟脑(camphor)4.98%,冰片(bornol)3.13%,左旋薄荷酮(L-menthone)2.25%.结论 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法得到的挥发油的纯度高.
作者:段鹤君;付朝晖;陈兰桂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病区药房药品报损情况,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对2004年至2007年报损记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年中过期失效为药品报损的主要原因,所占比例大;破损药品虽居第2位,但报损金额接近过期失效药品;药品年报损率虽然没超过0.2%,但逐年升高.结论 药品报损与制度不完善、运输及储存条件等多种因素有关,应采取相应措施,降低药品报损率,减少药品损失.
作者:华丽霞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灯盏花素可通过降低尿白蛋白含量、抑制氧化应激、抑制酶蛋白激酶(PKC)等多种途径来防治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作者:赵锦欢;张丽梅;李洋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聚乙烯吡咯烷酮(PVP)K30和PVP V64中残留单体N-乙烯-2-吡咯烷酮(NVP)和α-吡咯烷酮(2-P)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 分别用固-液回流、高分子溶解/沉淀法分离提取PVPK30和PVP VA64中的残留单体NVP和2-P,再用PEG-20M毛细管柱气相色谱法测定其含量.结果 NVP和2-P质量浓度分别在2.60~195.12 mg/L和2.28~170.70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比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5%~103.6%.结论 气相色谱法分析成本低,灵敏度高,能同时测定PVPK30和PVP VA64中残留单体NVP和2-P的含量,并能监控其中可能残存的其他小分子有机杂质.
作者:杨秀德;邱湘龙;贾毅;黄葛琳;姚志梅 刊期: 2010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测定双氯芬酸钠喷雾剂中主药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冰醋酸(80:20:0.8),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84 nm.结果 双氯芬酸钠质量浓度在20~7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RSD=0.86%(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专属性强,可用于双氯芬酸钠喷雾剂的含量测定.
作者:杨青;彭亚玲 刊期: 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