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应权
病人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病情从得到控制、逐步稳定、趋向好转到痊愈康复,即可出院.值此之际,一定要重视对病人进行出院指导.
作者:蔡荣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就<妇产科护理学>教材的整体结构及护理诊断等方面的内容提出一些想法,目的是使此教材更具科学性、思想性、实用性、创新性.
作者:赵风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教学评价是保证教育教学改革措施有效实施的必要手段,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探究其存在的问题,尽快形成一套系统完整的适应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
作者:冯彦武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素质是关键;论述提高职教教师获取信息能力的重要性;指出目前职教教师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和改进措施.
作者:贾榕平;张建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高职学校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开展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亦日显重要.在高职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方面应注重:一、就业政策的指导;二、就业形势的指导;三、择业观念的指导;四、就业心理的指导;五、择业技巧的指导;六、适应社会的指导,并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在校学习的全过程.
作者:何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我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人员缺乏及人员知识老化.开展卫生检验继续再教育培训,应建立一支具有较高理论与实践水平的师资队伍.通过再教育培训,提高全省卫生检验人员的理论水平,在教学中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作者:胡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中职时代是人生的重要转折时期,这一时期学生处于青春期,处于心理的断乳期.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使得中职生存在许多心理问题,并有一些学生患有明显的复杂多样的心理障碍与疾病.若学校不正视这个问题,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才立业.本文对影响中职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及对策作初步探究,为教育工作者管理和决策提供参考.
作者:周武兵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医疗模式已不能满足每个患者的需求,医患纠纷不断增加,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正常医疗秩序.急救中心作为医院的服务窗口,更应加强这方面的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尽量避免医患纠纷,很好地达到疾病救治的目的.
作者:安栓德;王若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笔者在几轮高职护理专业预防医学教学中,对均数标准误的内容采用实验法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家霞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从正、反两个方面介绍了在机能学实验教学中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体会,说明该模式对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扩充课堂教学容量,提高实验成功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等具有显著作用.同时还对计算机辅助机能学实验教学在今后的应用作了一些探讨.
作者:王晓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细菌性痢疾(以下简称菌痢)是兰州铁路地区主要法定传染病之一,20年来一直报告法定发病率第一位.菌痢发病具有季节性流行特征,一般认为每年的夏秋季节高发.本文试用圆形分布法探讨1980~1999年本地区菌痢高峰期的变化,为更好控制该病发生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作者:徐鹏 刊期: 2004年第07期
甲酸的银镜反应是有机化学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学生实验往往难以成功.为了提高甲酸银镜反应的成功率,经过多次实验,发现甲酸溶液的pH值在10~12,银氨溶液用3mol/LNH3·H2O和0.5mol/L以上的硝酸银溶液配制,水浴温度控制在80℃~90℃,甲酸银镜反应就能成功.
作者:陈梦龙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为改进和加强妇产科学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1)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2)合理调整实验课程;(3)精心准备教学;(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5)加强实验考核.
作者:周赞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管理方法和观念已难以完全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只有拓宽视野,不断探索和运用新的教育管理方式,才能提高成人教育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其适应社会的要求.
作者:伍健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革兰染色是微生物学重要的实验内容之一.经过革兰染色,可将细菌分为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对于鉴别细菌、了解细菌的致病性及指导临床用药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革兰染色实验较为简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下面笔者从革兰染色实验结果误差入手,对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常见错误进行归纳和分析,并探讨相应的对策.
作者:唐毓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传统的ID无菌操作中,注射药物一直使用0.9%生理盐水,消毒剂为75%酒精.实验操作后20分钟左右,总有一些学生注射部位皮肤出现红肿等过敏现象,这给我们提出了疑问.研究分析后,我们把疑点定位在消毒剂的使用上,并因此做了以下实验.
作者:于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中招生人数的增加,中等卫生学校的生源现主要由那些未被高中录取,学习成绩较差和其他一些无法就业的初中毕业生构成,这就降低了中专生的整体道德素质水平.如何提高中专生道德素质,是众多管理者和教育者积极探讨和研究的一个课题.在此,笔者根据目前中专生的自身特点,提出几点看法.
作者:巩周荣 刊期: 2004年第07期
教材是教师授课和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媒体,药理学类教材更是临床医师和药师指导临床用药的主要依据,应具有相当权威性.然而笔者在教学与阅读中,发现许多大中专药理学类教材中出现了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对稳态血药浓度的定义不够全面和完整,值得商榷.
作者:周四喜 刊期: 2004年第07期
化学实验是中专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达到知识目标的同时,应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具有正规、精确、熟练的操作技术.如何建立和形成一套操作性强,能够客观反映实验教学目标达标程度的评价方法,是一个需要探索的问题.笔者在化学目标教学的实践中,将布卢姆学习理论的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理论应用到化学实验教学中,作了一些初步的尝试,收到较好的效果.
作者:陈伟群 刊期: 2004年第07期
为了解扩招后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对1052名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SCL-90临床症状自评调查,分析发现有245名学生存在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发生率为23.3%).男生与女生在强迫症状、恐怖症状等方面也存在显著差异.提出加强挫折教育、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工作,减负及实施学习动机目标管理等措施和建议.
作者:王鑫龙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