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云
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功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具体做法以及取得的成效.
作者:戴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妊娠巨细胞病毒目前被公认为是常见导致宫内感染的病毒,与孕妇异常产和新生儿先天畸形密切相关,应予以高度重视.故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张艳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适应新形势,就素质教育时代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进行讨论,以期引起教育同行的关注并付诸实践.
作者:谢淑芬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患者,女,53岁.外阴左侧大阴唇处皮疹一年,于2003年9月11日来我院就诊.无自觉症状,既往体健.体检: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检查:外阴部皮肤变黑粗糙,左侧大阴唇下方有3处绿豆大小淡黑色略高出皮面之扁平丘疹,表面呈细颗粒状,稍有光泽,呈线形排列.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肥厚伴有假角质囊肿,乳头瘤样增生,可见多数条状表皮细胞排列成索,相互交织成网状并分枝,似腺体瘤内含有较多黑素.根据以上临床特征,我们诊断为脂溢性角化,行手术切除,追踪观察.
作者:罗建远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自血疗法和碘仿纱条治疗拔牙后干槽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20~50岁患者32例,随机分组,行自血疗法(22例)和碘仿纱条治疗(10例),随诊1~2周,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自血疗法的成功率为90.9%,碘仿纱条治疗为80.0%,两者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但2种治疗方法成功病例中自血疗法更有利于减轻疼痛及加速创面愈合.结论自血疗法同碘仿纱条治疗一样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前者更有利于减轻疼痛及加速创面愈合.
作者:张清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适应医学教育模式和任务的转换,我校对机能学科实验教学进行了全面改革,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3门学科的实验教学进行有机重组,删繁就简,同时增设综合性实验、实验设计、病例讨论等内容,通过系统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全面掌握医学实验领域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基本原理,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具体问题,形成创新思维.
作者:朱坤杰;张亚珍;金香兰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及人们档案意识的提高,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档案的作用和重要性,档案工作的领域亦随之拓宽,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和普通百姓的家庭.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年轻的父母,在注重优生优育的同时,若能较详细地记录下孩子生活、学习、锻炼、成长等情况,建立起家庭保健档案,必有利于孩子茁壮成长.
作者:樊小华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放射诊断是现代医学的重要支柱之一,自从发现X射线并在医学上开始应用以来,放射诊断技术已几经更新换代,并日益广泛和普及,随着医学影像学的迅速发展,放射科室如何提高X线影像质量、提高X线诊断水平、减少受检者和放射工作者受照剂量,日益引起放射界同仁的重视和探讨,于是提出了放射科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理论.
作者:宋文斌;张彦彩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高血压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慢性病,在美国,其患病数超过5 000万,在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患病人数占11.88%,全国大约有9 000万高血压病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与高血压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在许多地区已成为超过肿瘤的主要杀手.而目前高血压的控制情况并不理想,普遍认为高血压治疗的依从性不高,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高血压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原因.因此,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在护理工作中,我们发现它的实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我们采用问卷形式对高血压病患者营养教育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找出其共性问题,探索应对措腚施,为高血压病营养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作者:钱用红;李夫艳 刊期: 2004年第06期
笔者在近年教学中,发现我校学生专业课考试成绩每况愈下,在某些班级表现得非常突出,究其根本原因是很多学生存在厌学专业课的现象,现分析如下.1主要原因1.1由受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导致医学高职课程设置有专业课与文化基础课.文化基础课如语文、政治、数学、化学等课程,其教学过程和学习方法,学生在中学阶段都已适应,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相对较高;然而,专业课就并非老面孔了,内容较生疏,学习起来非常吃力,学习兴趣及主动性不易调动.再加上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学习成绩中、上等的学生都被高中分流,进入中职、高职的生源素质每况愈下,学生学习更感到力不从心与被动.因此,大部分学生对专业课不免存在或多或少的厌学、怯学倾向.
作者:尚海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酶活力-速率法测定酶促反应中底物或产物随时间的变化量.该方法每隔一定时问(10~60s)测定底物或产物的变化量,在线性期内确定每分钟平均吸光度值(△A/min),并计算出酶活力单位.该方法要求分析仪器具有恒温装置和自动监测功能.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和微量流动比色计均能满足这些要求.近2年来,我们在医学检验专业的生化实验教学中,尝试用UV-160型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进行速率法测定,并与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微量流动比色计进行比较,总结出其优点和不足,探讨其在生化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孙彦坪;王治西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从哲学、心理学的角度对如何提升高职生综合素质作了7个方面探讨.
作者:饶红涛;盛幼珍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医德医风是医院办院宗旨的具体化,也是医院整体实力的外在表现.医德医风建设已经成为关系医院生存与发展的大事.面对新的形势,我校紧紧围绕育人目标,以医德医风教育为切入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医院培养了一大批医德医风高尚、医术精良的高素质医护人才.
作者:穆云霖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通过比较新教学计划和新教学大纲与1994年部颁大纲,指出新计划与新大纲的课程结构模块化、专业方向专门化、课程评价学分制等突出特点,并提出几点思考.
作者:欧绍淑 刊期: 2004年第06期
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和行为组成的有机整体,它的栽体是学校的师生员工.校园文化的主要功能是教育激励功能、导向规范功能、约束支配功能、辐射示范功能.
作者:刘平娥 刊期: 2004年第06期
随着社会变化加剧,饮食结构改变等因素影响,冠心病已成为当今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冠心病的并发症--心肌梗塞致死率更高,其主要原因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冠状动脉中的1支或2支甚至3支血管内形成粥样斑块,堵塞了血管而发生狭窄或闭塞,使心脏血流量减少,随之引起心肌缺氧缺血,临床上便出现心绞痛、心肌梗塞、心力衰竭,甚至猝死.当前,普遍采用的冠脉血管形成术或血管内置放支架是治疗冠心病、心肌梗塞的主要方法.我们仿照临床用家兔做血管内置放支架实验,探讨如下.
作者:黄黎月 刊期: 2004年第06期
论述适应新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明确校园文化的内涵,并对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几点建议.
作者:么晓霞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介绍了妇科吸宫术实验课改革中应用青瓜模拟早孕子宫实施吸宫术的方法,加强了学生动手能力.
作者:曹月霞;苏秀莲 刊期: 2004年第06期
以心绞痛病人的护理一节的设计及制作展开论述,实践证明,这种形式既轻松又有趣,可以激发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去探索,有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获取和理解,学习成绩显著提高.
作者:张志涛 刊期: 2004年第06期
学校改建医专,进入高等教育行列,原有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已不适应现实要求.因此必须加强学习,树立高校理念,完善高校教学管理体系;加强教学管理,重视质量监控;加强学生管理,树立优良学风.如此才能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姚军汉;侯志英 刊期: 200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