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华玲;何艳;赵泉;程东升
目的 考察夫西地酸在含果糖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方法 观察夫西地酸与果糖在氯化钠溶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6h内的外观并测定pH,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配伍液室温放置6 h内夫西地酸的含量变化.结果 与配伍0 h比较,配伍液放置6 h内的外观、色泽均无明显变化,pH略有变化;配伍液中夫西地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均保持在95%以上,配伍6 h内无新物质产生.结论 夫西地酸与果糖在氯化钠溶液中配伍后室温放置6 h内夫西地酸性质基本稳定.
作者:李雪松;钱斌;杨龙;李小军;晏远志;邹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西药和中成药联用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查2007年1月至2008年6月门诊西药和中成药联用处方5 400张,并进行分科、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78张,占调查处方总数的1.44%,不合理问题包括选药不当、配伍不当、用法用量不当、重复用药、禁忌证用药等.结论 临床医生和药师应注意西药和中成药联合用药的合理性.
作者:项连女;董常青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加强对我国网上药店的监管.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和网站调研的方法,分析了网上药店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我国网上药店监管在法规、监管手段、部门协调等方面存在问题,应该从完善法规、加强技术监管、多重监管手段并重、完善监管协作机制等方面加强对网上药店的监管.
作者:刘少冉;陈玉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该文分析了医药企业的研发创新模式,为我国医药企业选择适合的创新模式提供参考.
作者:王宏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给予注射用灯盏花素10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对照组38例给予生理盐水100mL,两组均为每日1次,均予以胰岛素及对症治疗,疗程为14 d,分别观察临床症状、体征,检测24 h蛋白尿总量、血浆白蛋白、肌酐和血清尿素氮.结果 治疗14 d后,糖尿病肾病Ⅳ期治疗组患者血清肌酐、尿素氮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Ⅲ期及Ⅳ期治疗组的24 h尿蛋白总量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血浆白蛋白则明显升高;V期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注射用灯盏花素对早期、中期糖尿病肾病有降低蛋白尿、升高血浆蛋白的作用.
作者:兰海平;吴复琴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法,对2008年1月至6月532例外科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应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32例患者全部使用了抗菌药物.抗菌药物涉及7类23种,其中预防用药372例(占69.92%),治疗用药160例(占30.08%).结论 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干预和监督,促进合理用药.
作者:晏学新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院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趋势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药物敏感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以自行研制的院内感染监控系统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临床分离率居前10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屎肠球菌、粪肠球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分离率已达到65.23%,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分别为58.20%和67.90%,革兰阳性(G+)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敏感率均保持在98%以上;肠杆菌科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均在90%以上;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敏感率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对G+球菌始终保持着高活性,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的葡萄球菌;碳青酶烯类仍然是对肠杆菌科细菌活性好的药物;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加,并出现了多重耐药菌株.
作者:雷金娥;梁宗强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调查医院近3年的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08年12月医院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病原菌,应用VITEK32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 分离并经鉴定的病原菌共计7 57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608株(21.23%),居前5位的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革兰阴性菌5 965株(78.77%),居前5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3年中部分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明显下降.结论 该院病原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培训,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和临床用药督导.
作者:苏静;胡忠杰;苗佩宏;韦庆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如何在医院药剂科做好药学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优秀药学人才.方法 通过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结果与结论 毕业实习是药学实习生走向工作岗位的关键步骤,而实习带教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带教老师和实习生共同配合努力,才能提高带教水平和实习质量.
作者:林光勇;朱光辉;路黎;李校堃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为临床上合理使用药物治疗性早熟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查阅近年来文献,综合分析有关性早熟的药物治疗方法.结果 目前临床上治疗性早熟有多种药物,治疗方案也不尽相同,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结论 性早熟的药物治疗必须考虑不同个体的特征、类型并综合分析,以制订药物治疗方案.
作者:白帮富;陶嫦娟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前列康贴治疗早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98例慢性前列腺炎所致早泄患者,应用前列康贴治疗,治疗时间4周,记录治疗前后射精潜伏期的变化及夫妻双方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结果 98例患者中,脱落2例(2.04%);4周后,射精潜伏期明显延长由治疗前(-0.80±0.75)min延长至(11.30±2.35)min;夫妻对性生活满意68例(70.83%),基本满意22例(22.92%),不满意6例(6.25%).结论 前列康贴是治疗早泄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聪华;李宝祥;王菲;王德斌;宋哲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如何建立有效的急救解毒药品储备供应机制,以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方法 从我国目前食物中毒、化学中毒、职业中毒以及毒蛇咬伤等解毒药品的储备供应状况出发,分析该储备供应机制中存在的问题.结果与结论 我国目前对食物中毒、化学中毒、职业中毒的解毒药品的储备相对充足,但对蛇毒解毒药的储备不足,建议进一步完善药品储备目录,科学地制定储备计划,保证药品供应,同时完善药品信息储备,以便发生中毒事件时能够及时、合理地调配药品.
作者:廖淑雯;陈永法;邵蓉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严重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原因,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29例严重ADR病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严重ADR涉及的药品种类较多,其中以抗感染药物居首位,临床表现以过敏性休克为主,给药途径以静脉方式占多数.结论 临床应加强用药监护,重视ADR监测工作,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许建平;王明丽;徐星凯;钱春艳;刘莺;薛燕 刊期: 2009年第12期
临床常用的含砷中药雄黄和砒霜等均属无机砷.雄黄所致不良反应多表现为慢性中毒;砒霜则既可致急性中毒,也可致慢性中毒.该文初步探讨了体内砷的代谢及其与急、慢毒性机制的相关性.无机砷甲基化转化成毒性较小的有机砷,并主要以有机砷的形式从尿中排出,砷的毒性与其在体内代谢后的形态密切相关;而进入体内的三价砷可能与多种重要的巯基酶结合,导致酶失活,从而阻碍细胞的呼吸和正常代谢,造成细胞损害;五价砷可能与磷酸竞争,使氧化磷酸化过程拆偶联,抑制高能磷酸键三磷酸腺苷(ATP)的生成,从而干扰能量代谢等.
作者:徐智;黄可龙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对二丹合剂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进行验证.方法 按照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的要求进行常规法和培养基稀释法的验证试验.结果 用常规法检验时,二丹合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回收率为0;用培养基稀释法时,对大肠埃希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回收率均大于70%.结论 二丹合剂的微生物限度检查应采用培养基稀释法.
作者:曲华玲;何艳;赵泉;程东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医院药品的价格层次及有关数据,为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及国家宏观调控药品价格提供参考.方法 将某院常用西药价格划分为多个层次并进行调查.结果 60元内的药品品规数占用药总数的83.89%,60~100元的占7.25%,100~500元的占8.13%,500~1 000元的占0.73%.100元以上各主要作用类别的药品品规数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抗肿瘤药物、诊断用药、专科用药等.结论 医院药品价格层次日趋合理.
作者:陈文琼 刊期: 2009年第12期
在天然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的改革,对实验内容从5个方面进行设计,每个方面都有不同的目的和要求,以此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者:朱兰寸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车前子的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Zorbax SB-C18柱(150 mm×4.6 mm,5μm);检测波长360 mn,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45:55),柱温30℃,流速1.0 mL/min.结果 槲皮素、山亲酚、木犀草素、芹菜素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1 504.412X+9.975 6,Y=1 991.745 X+8.605 1,Y=567.591X+2.539 7,Y=1 811.803X+0.307 4;质量浓度线性范围分别是0.055 22~0.193 3μg/mL,0.046 1~0.161 3 μg/mL,0.125 5~0.439 3 μg/mL,0.060 3~0.211μg/mL,r在0.999 9~1.000 0之间;槲皮素、山柰酚的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2.87%和102.95%,RSD分别为0.28%和1.08%;样品分别含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芹菜素0.81,0.634,0,0.08 mg/g.结论 RP-HPLC法分析车前予中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方法简便可行,重复性好,结果可靠.
作者:曹学松;王锦军;黄兆文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以5-硝基-2-甲基苯酚为原料合成6-甲基-3-硝基-2-氯苯酚.方法 利用盐酸条件下滴加次氯酸钠法制备产品,考察盐酸浓度、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副产物物质结构的综合分析,并以FTIR-8400型傅立叶交换红外分光光度计、NMR-200型核磁共振波谱仪进行结构表征.结果 产品收率为61%,确定了主要副产物的分子结构为邻对位氯苯酚.结论 确定的初步反应条件有利于改进工艺,进一步提高产品收率.
作者:赵明华 刊期: 2009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改善老年患者血液流变学的方法.方法 选择老年血液流变学异常者36例,予通心络胶囊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结果 通心络胶囊能纠正异常的血液流变学且无明显副作用.结论 通心络胶囊对老年患者动脉粥样硬化过程有显著作用.
作者:吴瑞格 刊期: 2009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