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院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及建议

张刘慧

关键词:住院药房, 拆零口服药品, 管理, 建议
摘要:目的 规范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调配发放.方法 根据工作实践,分析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现状.结果与结论 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使用存在一些隐患,建议通过制订相关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使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出院患者电话回访的方法及意义

    通过对住院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可以延长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时间、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使医患关系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

    作者:于春艳;刘爱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医院门诊中药房实行微机联网的利与弊

    探讨医院微机联网对门诊中药房工作带来的有利方面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促使医院的管理及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岳树香;李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解除剖宫产术后尿潴留20例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解除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4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和传统诱导排尿法,观察患者自主排尿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治疗剖宫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斯;周翠萍;李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甲醇、乙醇、丙酮、三氯甲烷和吡啶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DB-624毛细管柱(30m×0.53 mm,3μm),FID检测器,柱温采用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温度为250℃,栽气为氮气,流速为3 mL/min,分流比为1:1.结果 3批样品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 顸空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合于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王英瑛;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同产地天冬中多糖的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天冬中多糖的含量差异.方法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天冬中多糖含量较高,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0.88%(n=6).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张庆红;马梅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地骨皮与荃皮及香加皮的鉴别与应用

    目的 鉴别地骨皮与荃皮、香加皮.方法 从基源、性状及显微鉴别进行鉴定,结合中医配伍阐述其应用.结果与结论 应正确区分地骨皮及荃皮和香加皮,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江彬;杨仕军;张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该文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作者:叶建斌;曹雅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医院药房药品有效期管理探讨

    目的 加强药房药品的有效期管理.方法 采用适宜的电脑软件并结合手工措施进行管理.结果与结论 通过计算机系统和手工管理措施,可以很好地对药房药品有效期进行良好管理.

    作者:涂厉标;程宁;王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咽炎袋泡饮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 建立咽炎袋泡饮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陈皮、大黄、山豆根、连翘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大黄、陈皮、山豆根、连翘的特征斑点.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 可靠,可作为咽炎袋泡饮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戴卫红;高志刚;李云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431例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门诊患者退药原因,寻求改进措施.方法 对2008年1月至6月医院门诊药局431份患者退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退药的主要原因为药物不良反应,其次为患者自身原因和医务人员的原因.结论 临床退药现象不可避免,但应采取措施规范职业道德、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医患和医药沟通,降低退药率,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曹倩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盐酸依匹斯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盐酸依匹斯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方法 及其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方法 电极以盐酸依匹斯汀-四苯硼钠为载体、磷酸三丁酯(TBP)为增塑荆.结果 线性范围为1.0×10-2~5.0×10-6mol/L,检测下限为3.0×10-6mol/L,回收率为98.8%~101.3%.结论 电极法含量测定结果 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该电极可用于盐酸依匹斯汀片刑的含量测定.

    作者:曲中堂;兰作平;谢庆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医院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及建议

    目的 规范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调配发放.方法 根据工作实践,分析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现状.结果与结论 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使用存在一些隐患,建议通过制订相关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使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张刘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慢性咽炎诊治初探

    咽炎是西医病名,以咽部红肿疼痛、吞咽不利、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临床较常见.若不识病状,不循病机,则较难治愈.因此,该文尝试以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并期待临床进一步验证,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官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我国处方点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目的 规范药品的使用及合理控制药品费用.方法 研究近年来相关政策法规,分析我国处方点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处方点评制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处方点评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缺乏客观公正性、管理滞后及执行不力等问题.结论 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我国尽快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以保证患者用药的经济性、合理性与安全性.

    作者:古今;张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古巴公共医疗体系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借鉴古巴经验完善我国的医疗体系.方法 阐述古巴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结果与结论 我国医疗体系的构建应注重核心职责,明确战略路径、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建立高效的医药监管机制,加强全科医学教育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互促进.

    作者:杨舒杰;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该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作者:孟家安;陈绍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运用NPS理论提升医药企业大客户忠诚度的探讨

    该文阐述了医药企业大客户及大客户忠诚的概念,分析了提升大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性,提出了运用NPS理论,有效满足大客户需求和建立大客户管理部门等方式来提升大客户忠诚度的见解.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咳宁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咳宁片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88:1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室温.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4.96~74.88μg/mL,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0.41%(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盐酸麻黄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楠;郑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689份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7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ADR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ADR报告689份,涉及226个品种.3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357例次(51.81%),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61个口服制剂导致ADR 276例次(40.06%).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新的ADR390例次(56.60%),严重的ADR较少.绝大多数ADR的转归良好.结论 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ADR的监测,加强时中药制剂说明书ADR项的监管,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玉荣;徐玉红;李东;姚苑梅;钟芬;丘晓清;吴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对策.方法 结合临床药学实践,对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目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处于实践积累阶段,但已对合理用药起到了促进作用.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行的.

    作者:周金生;冯少青;陈元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