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咳宁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吴楠;郑琰

关键词:消咳宁片, 盐酸麻黄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咳宁片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88:1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室温.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4.96~74.88μg/mL,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0.41%(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盐酸麻黄碱的质量控制.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我院处方评价制度的实践体会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药物.方法 通过处方评价制度,分析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处方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医师不够认真细致、合理用药知识掌握不够,药房把关不严等.应加强医、护、药、患之间的沟通,加强医师、药师责任心.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考核,并严格督促医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以保证处方质量.

    作者:薛彦宁;刘卫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该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作者:孟家安;陈绍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五味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目的 对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和存在问题加以综述,探讨中药五味研究的思路与方法.方法 查阅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资料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 应从多层次、多学科交叉、多因素、多靶点、动态地研究中药五味理论,从本质上揭示其科学内涵.

    作者:彭评志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007年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促进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报告工作的开展.方法 对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2007年收集到的227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DR涉及的药物94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多(108例);以头孢菌素类较高(29例);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多(201例);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主要为消化系统和皮肤及其属器官.结论 临床应重视ADR的监测和报告工作,以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杨作英;周国民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甲醇、乙醇、丙酮、三氯甲烷和吡啶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DB-624毛细管柱(30m×0.53 mm,3μm),FID检测器,柱温采用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温度为250℃,栽气为氮气,流速为3 mL/min,分流比为1:1.结果 3批样品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 顸空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合于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王英瑛;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抗肿瘤温热疗法的作用机制及用药方法

    目的 介绍临床上抗肿瘤有效的温热疗法.方法 阐述温热疗法的作用机制、加温装置及原理.以及抗肿瘤药物的选用和注意事项.结果 温热疗法与少量抗肿瘤药物联合,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且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温热疗法与抗肿瘤药物起协同作用,可使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邱澜;何文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咳宁片中盐酸麻黄碱含量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咳宁片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88:1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室温.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4.96~74.88μg/mL,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0.41%(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盐酸麻黄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楠;郑琰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盐酸依匹斯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与应用

    目的 探讨盐酸依匹斯汀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研制方法 及其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方法 电极以盐酸依匹斯汀-四苯硼钠为载体、磷酸三丁酯(TBP)为增塑荆.结果 线性范围为1.0×10-2~5.0×10-6mol/L,检测下限为3.0×10-6mol/L,回收率为98.8%~101.3%.结论 电极法含量测定结果 与高效液相色谱法一致,该电极可用于盐酸依匹斯汀片刑的含量测定.

    作者:曲中堂;兰作平;谢庆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古巴公共医疗体系建设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目的 借鉴古巴经验完善我国的医疗体系.方法 阐述古巴全民医疗保障制度的建设过程,分析其成功的原因.结果与结论 我国医疗体系的构建应注重核心职责,明确战略路径、完善社区医疗服务、建立高效的医药监管机制,加强全科医学教育与社区卫生服务的相互促进.

    作者:杨舒杰;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小型医药企业开发农村药品市场的策略

    该文从人口、经济、自然、监管等方面分析了农村药品市场的宏观环境,从中小型医药企业的状况、营销网络和消费者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农村药品市场的微观环境,提出了中小型医药企业开发农村药品市场的策略.

    作者:王海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运用NPS理论提升医药企业大客户忠诚度的探讨

    该文阐述了医药企业大客户及大客户忠诚的概念,分析了提升大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性,提出了运用NPS理论,有效满足大客户需求和建立大客户管理部门等方式来提升大客户忠诚度的见解.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药学服务的实践

    目的 提高合理用药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查房记录的药历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典型病例说明.结果 在全年查房记录的330份药历中,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154份(46.67%),纠正与药物应用相关错误115份(34.85%),疗效提高和缩短疗程37份(11.21%),费用下降/住院日减少24份(7.27%).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特长,协助临床医师调整用药方案,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周舍典;李琼;陈家璇;李松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安全监管

    据新华社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监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全面加强防控药械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2007年我院抗高血压药物用药分析

    目的 促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07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离子拮抗剂在品种数、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方面均排在第1位,单个药物用药频度高的是厄贝沙坦片(安博维).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荆方向发展.

    作者:何红永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神养血口服液中钩藤碱含量

    目的 研究安神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三乙胺(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钩藤碱质量浓度在5.0~5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15%(n=6).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安神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德潮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甘露消渴胶囊中11种元素的含量分析

    目的 探讨中成药中元素的分布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方法 以微波消解法制备供试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中成药甘露消渴胶囊中Cr,Mn,Cu,Zn,Se,Ni,V,Fe,Ca,Mg,K等11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甘露消渴胶囊中的Cr,Mn,Se,Ni,V,Fe,Ca,Mg,K相对含量较高,Cu/Zn比值较低.结论 该测定结果为研究此类中成药中元素含量与治疗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数据.

    作者:于昆;杨丽君;薛大方;李红;孙卫民;滕文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小型综合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 论证中小型综合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必要性.方法 比较传统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结果 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质量稳定、剂量准确、易于复核、能防止污染、易于管理等优势.结论 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更能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徐(王争)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慢性咽炎诊治初探

    咽炎是西医病名,以咽部红肿疼痛、吞咽不利、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临床较常见.若不识病状,不循病机,则较难治愈.因此,该文尝试以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并期待临床进一步验证,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官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褪黑激素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合阐述了褪黑激素的理化性质、合成、含量测定方法、临床应用及剂型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伍彬;张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

    目的 建立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18 nm,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25℃.结果 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进样量分别在0.203~3.248μg,2.166~34.656μg,8.008×10-1~160.16×1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98%,97.74%,96.64%.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银黄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庞兴寿;周颖;黎晓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