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兴寿;周颖;黎晓萍
目的 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甲醇、乙醇、丙酮、三氯甲烷和吡啶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DB-624毛细管柱(30m×0.53 mm,3μm),FID检测器,柱温采用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温度为250℃,栽气为氮气,流速为3 mL/min,分流比为1:1.结果 3批样品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 顸空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合于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王英瑛;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规范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调配发放.方法 根据工作实践,分析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现状.结果与结论 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使用存在一些隐患,建议通过制订相关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使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张刘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观察宁泌泰胶囊改善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精液质量的效果.方法 58例伴慢性前列腺炎不育患者,口服宁泌泰胶囊4粒/次,3次/d,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精液量、精子密度、活力的变化.结果 58例患者治疗前后精液量(2.15±3.22)mL和(2.88±4.15)mL;精子密度分别为(30.26±16.24)×106个/mL和(45.58±19.12)×106个/mL;精子活力a级分别为(9.58±4.10)%和(20.75±5.27)%,a+b级分别为(28.75±15.32)%和(50.15±9.87)%.结论 宁泌泰胶囊可显著改善伴慢性前列腺炎的不育患者的精液质量.
作者:陈淑敏;于忠建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的对策.方法 结合临床药学实践,对其现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 目前基层医院临床药学处于实践积累阶段,但已对合理用药起到了促进作用.结论 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是必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行的.
作者:周金生;冯少青;陈元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通过对住院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可以延长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时间、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使医患关系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
作者:于春艳;刘爱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阐述了医药企业大客户及大客户忠诚的概念,分析了提升大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性,提出了运用NPS理论,有效满足大客户需求和建立大客户管理部门等方式来提升大客户忠诚度的见解.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双氯芬酸钠栓中双氯芬酸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柱(250 nm×4.6mm,5μm),以0.1 mol/L冰醋酸溶液-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 nm.结果 双氯芬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0.83%(n=5),质量浓度在63.2~147.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HPLC法简便、快捷、准确.
作者:胡凤鸣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外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及抗病毒作用.方法 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用皮肤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豚鼠进行抗病毒试验.结果 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疱疹病毒的皮肤感染具有缩短病程、促进结痂及痊愈的效果.结论 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抗疱疹病毒药物.
作者:刘霞;朱健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合理用药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查房记录的药历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典型病例说明.结果 在全年查房记录的330份药历中,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154份(46.67%),纠正与药物应用相关错误115份(34.85%),疗效提高和缩短疗程37份(11.21%),费用下降/住院日减少24份(7.27%).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特长,协助临床医师调整用药方案,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周舍典;李琼;陈家璇;李松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咽炎是西医病名,以咽部红肿疼痛、吞咽不利、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临床较常见.若不识病状,不循病机,则较难治愈.因此,该文尝试以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并期待临床进一步验证,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官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苏氨酸中微量砷.方法 检测波长为193.7 nm,灯电流为12.0 mA,狭缝宽度为1.3 nm.结果 砷质量浓度在1.000 0~50.000 0 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线性关系良好,r=0.999 4,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31%,RSD=0.6%(n=9).结论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能有效控制苏氨酸的质量,且简单、准确、灵敏.
作者:周蓓瀛;李楠;郄冰冰;郭瑞锋;毕雪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18 nm,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25℃.结果 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进样量分别在0.203~3.248μg,2.166~34.656μg,8.008×10-1~160.16×1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98%,97.74%,96.64%.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银黄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庞兴寿;周颖;黎晓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介绍了国内近年来色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色谱-质谱联用、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由于这些联用技术在进样方式、分离模式、检测手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从而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使得其成为药物分析中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作者:杨胜丹;谭文渊;付大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规范药品的使用及合理控制药品费用.方法 研究近年来相关政策法规,分析我国处方点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处方点评制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处方点评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缺乏客观公正性、管理滞后及执行不力等问题.结论 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我国尽快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以保证患者用药的经济性、合理性与安全性.
作者:古今;张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磷酸(60:40:0.2),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浓度在1.960~9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9),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2.45%(n=9).结论 HPLC法专属性好、简捷、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马来酸氟苯那敏含量.
作者:陈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鉴别地骨皮与荃皮、香加皮.方法 从基源、性状及显微鉴别进行鉴定,结合中医配伍阐述其应用.结果与结论 应正确区分地骨皮及荃皮和香加皮,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江彬;杨仕军;张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7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ADR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ADR报告689份,涉及226个品种.3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357例次(51.81%),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61个口服制剂导致ADR 276例次(40.06%).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新的ADR390例次(56.60%),严重的ADR较少.绝大多数ADR的转归良好.结论 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ADR的监测,加强时中药制剂说明书ADR项的监管,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玉荣;徐玉红;李东;姚苑梅;钟芬;丘晓清;吴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促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07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离子拮抗剂在品种数、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方面均排在第1位,单个药物用药频度高的是厄贝沙坦片(安博维).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荆方向发展.
作者:何红永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同pH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 以光阻法测定样品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pH大于10的注射剂与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接触后,每1 mL样品中≥10 μm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与覆膜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接触后,pH大于10的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为避免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应使用覆膜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
作者:郭丙炎;黄宇;彭清;邱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咳宁片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 mol/L磷酸二氢钾(用磷酸调pH至3.0)-甲醇(88:12),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室温.结果 盐酸麻黄碱质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4.96~74.88μg/mL,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8.68%,RSD=0.41%(n=6).结论 HPLC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盐酸麻黄碱的质量控制.
作者:吴楠;郑琰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