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氯芬酸钠栓的含量

胡凤鸣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双氯芬酸钠栓, 双氯芬酸钠, 含量测定
摘要: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双氯芬酸钠栓中双氯芬酸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GOLD C18柱(250 nm×4.6mm,5μm),以0.1 mol/L冰醋酸溶液-乙腈(50:5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 nm.结果 双氯芬酸钠的平均回收率为99.31%,RSD=0.83%(n=5),质量浓度在63.2~147.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结论 HPLC法简便、快捷、准确.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含量

    目的 建立银黄注射液中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18 nm,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25℃.结果 绿原酸、黄芩苷和黄芩素进样量分别在0.203~3.248μg,2.166~34.656μg,8.008×10-1~160.16×10-3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6.98%,97.74%,96.64%.结论 HPLC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银黄注射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庞兴寿;周颖;黎晓萍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长春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制剂研究概述

    综述从天然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纯化抗肿瘤药长春生物碱的方法 ,同时介绍相关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与制剂概况,以为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于兆海;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煎药的浸出物含量.方法 按处方量称取生化汤药材10份,分别采用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药,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汤剂浸出物含量.结果 煎药机煎煮的生化汤样品中浸出物含量高于传统煎法.结论 煎药机煎煮浸出物含量高、便于携带,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作者:陈迎春;相聪坤;安福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氯雷他定胶囊的含量

    目的 建立氯雷他定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2 mol/LKH2PO4(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7 nm.结果 氯雷他定质量浓度在120.19~280.4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25%(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氯雷他定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孙大赢;张传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地骨皮与荃皮及香加皮的鉴别与应用

    目的 鉴别地骨皮与荃皮、香加皮.方法 从基源、性状及显微鉴别进行鉴定,结合中医配伍阐述其应用.结果与结论 应正确区分地骨皮及荃皮和香加皮,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江彬;杨仕军;张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阴黄的辨治体会

    目的 提高阴黄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其病机,总结出温肺疏肝、健脾温中化湿、温阳通便和利胆退黄4种治疗方法并运用于临床.结果 针对病机辨证施治,能大限度地减少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期,有效增加肠蠕动,解除腹胀纳呆等症状.使气机通畅,升降有序,瘀胆自除.结论 中医中药对阴黄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曼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安神养血口服液中钩藤碱含量

    目的 研究安神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三乙胺(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钩藤碱质量浓度在5.0~5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15%(n=6).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安神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德潮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丹参中丹参酮ⅡA受热降解规律研究

    目的 研究丹参中丹参酮ⅡA受热降解的规律.方法 采用化学动力学法,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分别在80,90,100,110.120,130℃温度加热不同时间的丹参酮ⅡA含量.结果 丹参酮ⅡA的含量(IgC)与加热时间(t)呈线性关系,k80℃=0.006 051/h,k90℃=0.008 149/h,k100℃=0.009 933/h,k110℃=0.031 64/h,k120℃=0.036 08/h,k130℃=0.103 9/h.结论 丹参酮ⅡA的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反应化学动力学模型.

    作者:赵新杰;王苏静;武爱玲;阮园园;杜志谦;夏华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网上检索中国药学专利的方法例析

    该文介绍了3个中国专利网站的收录范围和检索途径,以药品检索为例对检索结果 进行对比分析.阐明提高查全率和查准率的方法 .

    作者:佟岩;徐颖峰;杨错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安全监管

    据新华社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监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全面加强防控药械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磷酸(60:40:0.2),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浓度在1.960~9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9),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2.45%(n=9).结论 HPLC法专属性好、简捷、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马来酸氟苯那敏含量.

    作者:陈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抗肿瘤温热疗法的作用机制及用药方法

    目的 介绍临床上抗肿瘤有效的温热疗法.方法 阐述温热疗法的作用机制、加温装置及原理.以及抗肿瘤药物的选用和注意事项.结果 温热疗法与少量抗肿瘤药物联合,可诱发肿瘤细胞凋亡且可减少药品不良反应,使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结论 温热疗法与抗肿瘤药物起协同作用,可使肿瘤细胞凋亡.

    作者:邱澜;何文胜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同pH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目的 考察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同pH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 以光阻法测定样品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pH大于10的注射剂与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接触后,每1 mL样品中≥10 μm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与覆膜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接触后,pH大于10的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为避免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应使用覆膜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

    作者:郭丙炎;黄宇;彭清;邱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不同产地天冬中多糖的含量比较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天冬中多糖的含量差异.方法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天冬中多糖含量较高,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0.88%(n=6).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张庆红;马梅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应加强新形势下药品经营渠道的监管

    该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药品经营渠道的变革及其对监管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药品经营渠道监的建议.

    作者:孙勇;李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我院处方评价制度的实践体会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药物.方法 通过处方评价制度,分析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处方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医师不够认真细致、合理用药知识掌握不够,药房把关不严等.应加强医、护、药、患之间的沟通,加强医师、药师责任心.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考核,并严格督促医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以保证处方质量.

    作者:薛彦宁;刘卫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药学服务的实践

    目的 提高合理用药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查房记录的药历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典型病例说明.结果 在全年查房记录的330份药历中,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154份(46.67%),纠正与药物应用相关错误115份(34.85%),疗效提高和缩短疗程37份(11.21%),费用下降/住院日减少24份(7.27%).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特长,协助临床医师调整用药方案,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周舍典;李琼;陈家璇;李松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1例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西药常规强心、利尿、扩管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42%,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治疗组的显效率(41.94%)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治疗组左室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收缩未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输出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比(E/A)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与西医常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勇;黄彩玲;朱彩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甲醇、乙醇、丙酮、三氯甲烷和吡啶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DB-624毛细管柱(30m×0.53 mm,3μm),FID检测器,柱温采用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温度为250℃,栽气为氮气,流速为3 mL/min,分流比为1:1.结果 3批样品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 顸空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合于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王英瑛;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归调经颗粒中芍药苷含量

    目的 建立芍归调经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52~0.7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8%,RSD为1.9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芍归调经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友谊;林颖;陈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