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霞;朱健平
该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药品经营渠道的变革及其对监管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药品经营渠道监的建议.
作者:孙勇;李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合理用药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查房记录的药历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典型病例说明.结果 在全年查房记录的330份药历中,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154份(46.67%),纠正与药物应用相关错误115份(34.85%),疗效提高和缩短疗程37份(11.21%),费用下降/住院日减少24份(7.27%).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特长,协助临床医师调整用药方案,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周舍典;李琼;陈家璇;李松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规范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调配发放.方法 根据工作实践,分析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的管理和使用现状.结果与结论 住院药房拆零口服药品使用存在一些隐患,建议通过制订相关措施,加大管理力度,使管理更加规范,从而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
作者:张刘慧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更昔洛韦的含量.色谱柱为Phenomenex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水-甲醇(95:5),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1.0 mL/min.结果 更昔洛韦进样量在0.598 6~1.596 2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27%(n=9).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更昔洛韦葡萄糖注射液中更昔洛韦的含量.
作者:郭新社;杨珂;李遂一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对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相关因素如煎煮容器、浸泡及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温度及压力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合理煎煮服用中药的建议,以确保临床疗效.
作者:覃刚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阐述了医药企业大客户及大客户忠诚的概念,分析了提升大客户忠诚度的重要性,提出了运用NPS理论,有效满足大客户需求和建立大客户管理部门等方式来提升大客户忠诚度的见解.
作者:汤少梁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综述从天然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纯化抗肿瘤药长春生物碱的方法 ,同时介绍相关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与制剂概况,以为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于兆海;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促进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 对医院2007年抗高血压药物的品种、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日用药金额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离子拮抗剂在品种数、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方面均排在第1位,单个药物用药频度高的是厄贝沙坦片(安博维).结论 该院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基本合理,且已从短效制剂向长效制荆方向发展.
作者:何红永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7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ADR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ADR报告689份,涉及226个品种.3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357例次(51.81%),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61个口服制剂导致ADR 276例次(40.06%).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新的ADR390例次(56.60%),严重的ADR较少.绝大多数ADR的转归良好.结论 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ADR的监测,加强时中药制剂说明书ADR项的监管,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玉荣;徐玉红;李东;姚苑梅;钟芬;丘晓清;吴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探讨医院微机联网对门诊中药房工作带来的有利方面和不足之处,并提出了相应措施,促使医院的管理及服务更上一个台阶.
作者:岳树香;李建伟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从人口、经济、自然、监管等方面分析了农村药品市场的宏观环境,从中小型医药企业的状况、营销网络和消费者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农村药品市场的微观环境,提出了中小型医药企业开发农村药品市场的策略.
作者:王海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作者:叶建斌;曹雅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阴黄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其病机,总结出温肺疏肝、健脾温中化湿、温阳通便和利胆退黄4种治疗方法并运用于临床.结果 针对病机辨证施治,能大限度地减少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期,有效增加肠蠕动,解除腹胀纳呆等症状.使气机通畅,升降有序,瘀胆自除.结论 中医中药对阴黄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曼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芍归调经颗粒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柱(250mm×4.6 mm,5μm),以乙腈-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 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35℃.结果 芍药苷进样量在0.152~0.76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8%,RSD为1.9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芍归调经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曾友谊;林颖;陈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合阐述了褪黑激素的理化性质、合成、含量测定方法、临床应用及剂型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伍彬;张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发热的药物使用策略.方法 可采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解热剂、中药组合疗法,配合物理降温治疗SLE的发热.结果与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SLE的发热,效果显著、可靠.
作者:刘蔚;范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规范药品的使用及合理控制药品费用.方法 研究近年来相关政策法规,分析我国处方点评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处方点评制度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目前我国的处方点评制度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缺乏客观公正性、管理滞后及执行不力等问题.结论 未来的发展趋势需要我国尽快完善处方点评制度,以保证患者用药的经济性、合理性与安全性.
作者:古今;张方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房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从药品调剂、科学煎药、服药时间等方面说明指导患者.结果与结论 中药房处方分析是药学服务内容之一.归纳总结处方分析的应用方法,可为进一步提供全方位药学服务提供借鉴.
作者: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咽炎袋泡饮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陈皮、大黄、山豆根、连翘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大黄、陈皮、山豆根、连翘的特征斑点.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 可靠,可作为咽炎袋泡饮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戴卫红;高志刚;李云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论证中小型综合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必要性.方法 比较传统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结果 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质量稳定、剂量准确、易于复核、能防止污染、易于管理等优势.结论 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更能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徐(王争)光 刊期: 2009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