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处方分析在中药房药学服务中的应用

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

关键词:中药房, 处方分析, 药学服务
摘要:目的 探讨中药房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从药品调剂、科学煎药、服药时间等方面说明指导患者.结果与结论 中药房处方分析是药学服务内容之一.归纳总结处方分析的应用方法,可为进一步提供全方位药学服务提供借鉴.
中国药业杂志相关文献
  •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全面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安全监管

    据新华社信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日前要求各地充分认识加强防控甲型H1N1流感药械监管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全面加强防控药械监管,确保质量安全.

    作者:《中国药业》编辑部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慢性咽炎诊治初探

    咽炎是西医病名,以咽部红肿疼痛、吞咽不利、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临床较常见.若不识病状,不循病机,则较难治愈.因此,该文尝试以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并期待临床进一步验证,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官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相关因素探析

    对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相关因素如煎煮容器、浸泡及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温度及压力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合理煎煮服用中药的建议,以确保临床疗效.

    作者:覃刚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甘露消渴胶囊中11种元素的含量分析

    目的 探讨中成药中元素的分布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方法 以微波消解法制备供试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中成药甘露消渴胶囊中Cr,Mn,Cu,Zn,Se,Ni,V,Fe,Ca,Mg,K等11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甘露消渴胶囊中的Cr,Mn,Se,Ni,V,Fe,Ca,Mg,K相对含量较高,Cu/Zn比值较低.结论 该测定结果为研究此类中成药中元素含量与治疗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数据.

    作者:于昆;杨丽君;薛大方;李红;孙卫民;滕文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 测定克林霉素磷酸酯中甲醇、乙醇、丙酮、三氯甲烷和吡啶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DB-624毛细管柱(30m×0.53 mm,3μm),FID检测器,柱温采用程序升温,FID检测器温度为250℃,栽气为氮气,流速为3 mL/min,分流比为1:1.结果 3批样品中5种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 顸空气相色谱法灵敏、准确、可靠,适合于克林霉素磷酸酯中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

    作者:王英瑛;李俊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1例

    目的 观察黄芪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西药常规强心、利尿、扩管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疗程14 d.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7.42%,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不显著,但治疗组的显效率(41.94%)明显高于对照组(13.33%).治疗组左室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收缩未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二尖瓣血流输出早期流速与心房收缩期流速比(E/A)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与西医常规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林勇;黄彩玲;朱彩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褪黑激素研究进展

    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综合阐述了褪黑激素的理化性质、合成、含量测定方法、临床应用及剂型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伍彬;张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689份中药制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 了解该地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7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ADR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ADR报告689份,涉及226个品种.3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357例次(51.81%),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61个口服制剂导致ADR 276例次(40.06%).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新的ADR390例次(56.60%),严重的ADR较少.绝大多数ADR的转归良好.结论 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ADR的监测,加强时中药制剂说明书ADR项的监管,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玉荣;徐玉红;李东;姚苑梅;钟芬;丘晓清;吴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Excel在医院自制制剂标签套印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制剂标签的简单套印方法.方法 利用Excel表格,以像素为单位进行位置调整、精确定位打印.结果 利用该方法打印的标签清晰、美观.结论 采用该方法可不用其他专用套打设备,节省经费,同时也适于其他类似版式的文件、证书的套印.

    作者:王建平;闫玲;马长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我院处方评价制度的实践体会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药物.方法 通过处方评价制度,分析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处方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医师不够认真细致、合理用药知识掌握不够,药房把关不严等.应加强医、护、药、患之间的沟通,加强医师、药师责任心.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考核,并严格督促医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以保证处方质量.

    作者:薛彦宁;刘卫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地骨皮与荃皮及香加皮的鉴别与应用

    目的 鉴别地骨皮与荃皮、香加皮.方法 从基源、性状及显微鉴别进行鉴定,结合中医配伍阐述其应用.结果与结论 应正确区分地骨皮及荃皮和香加皮,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江彬;杨仕军;张晓红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阴黄的辨治体会

    目的 提高阴黄的治疗效果.方法 根据其病机,总结出温肺疏肝、健脾温中化湿、温阳通便和利胆退黄4种治疗方法并运用于临床.结果 针对病机辨证施治,能大限度地减少肠肝循环,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缩短黄疸期,有效增加肠蠕动,解除腹胀纳呆等症状.使气机通畅,升降有序,瘀胆自除.结论 中医中药对阴黄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李曼玲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对策

    该文就中药缓释制剂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作者:叶建斌;曹雅琴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重组人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的皮肤刺激性及抗病毒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外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及抗病毒作用.方法 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用皮肤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豚鼠进行抗病毒试验.结果 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疱疹病毒的皮肤感染具有缩短病程、促进结痂及痊愈的效果.结论 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抗疱疹病毒药物.

    作者:刘霞;朱健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小型综合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必要性探讨

    目的 论证中小型综合医院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的必要性.方法 比较传统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的优缺点.结果 小包装中药饮片具有质量稳定、剂量准确、易于复核、能防止污染、易于管理等优势.结论 使用小包装中药饮片更能保证中药质量和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徐(王争)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浅谈新医改方案中的基本药物制度

    目的 完善我国的基本药物制度.方法 结合<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分析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的不足.结果与结论 我国基本药物制度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改进和完善;医药企业需制订应对措施,以满足民众的基本医疗用药需求.

    作者:周杰;侯连兵;廖广仁;陆国椿;张健;岑远明;张薇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煎药的浸出物含量.方法 按处方量称取生化汤药材10份,分别采用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药,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汤剂浸出物含量.结果 煎药机煎煮的生化汤样品中浸出物含量高于传统煎法.结论 煎药机煎煮浸出物含量高、便于携带,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作者:陈迎春;相聪坤;安福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应加强新形势下药品经营渠道的监管

    该文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药品经营渠道的变革及其对监管工作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加强对药品经营渠道监的建议.

    作者:孙勇;李庆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长春花生物碱的提取、分离、鉴定、制剂研究概述

    综述从天然植物长春花中提取、纯化抗肿瘤药长春生物碱的方法 ,同时介绍相关生物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与制剂概况,以为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作者:于兆海;陈刚 刊期: 2009年第14期

  • 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及治理对策

    该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药材品种混乱的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对策.

    作者:孟家安;陈绍成 刊期: 2009年第14期

中国药业杂志

中国药业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主办: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