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帆
目的 探讨对照药品的管理及对仿制药质量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美国对照品药品管理制度与我国的管理制度进行对比.结果与结论 对照药品的内在品质差异对临床试验结果 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对照药品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证仿制药的高质量和高水准.我国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对照药品列表制度.
作者:宋燕;邵蓉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外用对皮肤的刺激性及抗病毒作用.方法 用健康家兔进行皮肤刺激性试验,用皮肤感染单纯疱疹病毒的豚鼠进行抗病毒试验.结果 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对完整皮肤和破损皮肤均无刺激性,对疱疹病毒的皮肤感染具有缩短病程、促进结痂及痊愈的效果.结论 干扰素α-2b脂质体凝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外用抗疱疹病毒药物.
作者:刘霞;朱健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氯雷他定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B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以甲醇-0.02 mol/LKH2PO4(80: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7 nm.结果 氯雷他定质量浓度在120.19~280.45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9.89%,RSD=0.25%(n=6).结论 HPLC法操作简便、准确、快捷.可用于氯雷他定胶囊的含量测定.
作者:孙大赢;张传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通过对住院患者出院后的电话回访可以延长患者接受医疗服务的时间、提高患者对医院的信任度,使医患关系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
作者:于春艳;刘爱梅 刊期: 2009年第14期
该文介绍了国内近年来色谱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包括色谱-质谱联用、色谱-核磁共振波谱联用、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联用、毛细管电泳-质谱联用.由于这些联用技术在进样方式、分离模式、检测手段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越性,从而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灵敏度和选择性,使得其成为药物分析中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作者:杨胜丹;谭文渊;付大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了解该地区中药制剂药品不良反应(ADR)总体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促进中药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下载2007年深圳市各单位上报的ADR报告表,筛选出中药制剂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制剂ADR报告689份,涉及226个品种.31个中药注射剂品种导致ADR 357例次(51.81%),绝大多数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61个口服制剂导致ADR 276例次(40.06%).ADR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全身性损害、神经系统反应等.新的ADR390例次(56.60%),严重的ADR较少.绝大多数ADR的转归良好.结论 应加强对中药制剂特别是注射制剂ADR的监测,加强时中药制剂说明书ADR项的监管,以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作者:王玉荣;徐玉红;李东;姚苑梅;钟芬;丘晓清;吴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质谱(MS)联用集HPLC的高分离能力与MS的高灵敏度、极强的定性专属特异性于一体,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分析、生物大分子分析、农药/兽药残留量分析、兴奋剂和毒品检测.该文就HPLC-MS联用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作者:王伟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对影响中药煎剂质量的相关因素如煎煮容器、浸泡及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煎煮温度及压力等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合理煎煮服用中药的建议,以确保临床疗效.
作者:覃刚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天冬中多糖的含量差异.方法 以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天冬中多糖含量较高,不同产地的含量差异较大.含量测定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100.04%,RSD=0.88%(n=6).结论 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回收率高.
作者:张庆红;马梅芳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药房处方分析及其在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从药品调剂、科学煎药、服药时间等方面说明指导患者.结果与结论 中药房处方分析是药学服务内容之一.归纳总结处方分析的应用方法,可为进一步提供全方位药学服务提供借鉴.
作者:陈迎春;安福丽;相聪坤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合理用药和治疗水平.方法 对临床药师参与神经内科查房记录的药历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典型病例说明.结果 在全年查房记录的330份药历中,制订个体化用药方案154份(46.67%),纠正与药物应用相关错误115份(34.85%),疗效提高和缩短疗程37份(11.21%),费用下降/住院日减少24份(7.27%).结论 临床药师利用专业特长,协助临床医师调整用药方案,可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药物治疗水平.
作者:周舍典;李琼;陈家璇;李松 刊期: 2009年第14期
咽炎是西医病名,以咽部红肿疼痛、吞咽不利、异物感为主要症状,属于中医喉痹范畴,临床较常见.若不识病状,不循病机,则较难治愈.因此,该文尝试以中医理论辨证治疗,并期待临床进一步验证,以提高疗效.
作者:王官鑫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提高处方质量,保证患者安全、有效、合理、经济使用药物.方法 通过处方评价制度,分析不合格处方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防范措施.结果与结论 处方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医师不够认真细致、合理用药知识掌握不够,药房把关不严等.应加强医、护、药、患之间的沟通,加强医师、药师责任心.加强合理用药知识的培训考核,并严格督促医务人员遵守规章制度,认真执行操作规程,以保证处方质量.
作者:薛彦宁;刘卫斌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中成药中元素的分布是否存在某种规律性.方法 以微波消解法制备供试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中成药甘露消渴胶囊中Cr,Mn,Cu,Zn,Se,Ni,V,Fe,Ca,Mg,K等11种元素的含量.结果 甘露消渴胶囊中的Cr,Mn,Se,Ni,V,Fe,Ca,Mg,K相对含量较高,Cu/Zn比值较低.结论 该测定结果为研究此类中成药中元素含量与治疗糖尿病之间的关系提供了参考数据.
作者:于昆;杨丽君;薛大方;李红;孙卫民;滕文锋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考察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同pH注射剂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 以光阻法测定样品的不溶性微粒.结果 pH大于10的注射剂与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接触后,每1 mL样品中≥10 μm和≥25 μm的不溶性微粒均有显著性增加(P<0.05);与覆膜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接触后,pH大于10的注射剂中不溶性微粒无显著增加(P>0.05).结论 为避免氯化丁基橡胶塞对不溶性微粒的影响,应使用覆膜药用氯化丁基橡胶塞.
作者:郭丙炎;黄宇;彭清;邱蓓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对比生化汤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法煎药的浸出物含量.方法 按处方量称取生化汤药材10份,分别采用传统煎法与煎药机煎药,按200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XA浸出物测定法测定汤剂浸出物含量.结果 煎药机煎煮的生化汤样品中浸出物含量高于传统煎法.结论 煎药机煎煮浸出物含量高、便于携带,更适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
作者:陈迎春;相聪坤;安福丽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研究安神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02%三乙胺(70:3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结果 钩藤碱质量浓度在5.0~50.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15%(n=6).结论 RP-HPLC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结果准确,可作为安神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李德潮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咽炎袋泡饮的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陈皮、大黄、山豆根、连翘4味药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薄层色谱法可鉴别出大黄、陈皮、山豆根、连翘的特征斑点.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结果 可靠,可作为咽炎袋泡饮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戴卫红;高志刚;李云霞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解除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 将40例剖宫产术后尿潴留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和传统诱导排尿法,观察患者自主排尿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新斯的明穴位注射联合开塞露纳肛治疗剖宫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斯;周翠萍;李丽华 刊期: 2009年第14期
目的 建立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马来酸氯苯那敏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5%十二烷基硫酸钠水溶液-磷酸(60:40:0.2),检测波长为210 nm.结果 马来酸氯苯那敏质量浓度在1.960~98.00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9),平均回收率为98.69%,RSD=2.45%(n=9).结论 HPLC法专属性好、简捷、快速、准确,可用于测定速克感冒胶囊中马来酸氟苯那敏含量.
作者:陈碧 刊期: 2009年第14期